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20:25:00

宋代詞壇高手如雲,但是要說站在巅峰之人,首推蘇轼和辛棄疾。蘇轼自不必多說,被後世譽為“蘇仙”可見其在宋代文壇的地位,辛棄疾也是不遑多讓,被後世尊為“詞中之龍”,是宋代詞壇唯一能和蘇轼相媲美的人物。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辛棄疾人道寄奴曾住)1

我們都知道,辛棄疾和蘇轼同樣屬于宋詞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那麼辛棄疾那麼多詞中哪首寫得最好呢?明代楊慎在《詞品》中便曾言“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永遇樂》為第一”。而在這首詞中辛棄疾也使用了他最擅長的一種寫詞方式,那到底是什麼寫詞方式呢?《中國詩詞大會》便曾考過《永遇樂》,從中我們也能了解到辛棄疾最擅長的寫詞方式。下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道題: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寄奴”是指?

A.孫仲謀 B.劉裕 C.劉義隆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辛棄疾人道寄奴曾住)2

這道題正确答案應該是B劉裕,但當時詩詞大會現場竟有26位詩詞高手不懂,答錯了這道題。而答錯的人中很多人都選擇了A孫仲謀?這又是為何呢?我們品讀這首詞便能發現問題所在。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辛棄疾人道寄奴曾住)3

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候已經66歲。他一生以收複中原為志,但是南宋朝廷羸弱,再加上多數時間主和派在朝堂中占據優勢,讓他的志向隻能如鏡花水月般。這次好不容易主戰派積極策劃北伐,辛棄疾被重用,本應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奈何當時獨攬朝政的韓侂胄卻是輕敵冒進。面對這樣的情況辛棄疾憂心不已,于是他在登臨京口北固亭遠望,寫下了這首詞作。

詩詞大會上有些選手之所以選錯這道題,主要是因為在上阕中出現的人名隻有“孫仲謀”,所以他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寄奴”指的就是孫仲謀。

但實際上這首詞上阕描寫了兩個和京口有關的曆史人物,從“千古江山……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說的是三國時期的孫權,他曾在京口建立京城,擊敗了來犯的曹操軍隊,可以說是英雄了得,但這樣的英雄現在已無處可覓,而他留下的舞榭歌台也在曆史的長河中變作塵埃。

“斜陽草樹……氣吞萬裡如虎”說的是宋武帝劉裕,他的小名叫做“寄奴”,曾以京口為基地平内亂,兩次揮師北上幾乎收複中原。這兩位英雄人物詞人都很是欽佩,但是他們的功業最終也都在曆史的長河中隻剩遺迹。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辛棄疾人道寄奴曾住)4

下阕前三句描寫的則是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封狼居胥”的典故,他立志恢複河南,在元嘉二十七年更是懷着必勝的信心北伐,最終卻以失敗結束,直接導緻了北魏的大舉南侵。詞人這麼寫也是希望南宋這一次的收複中原能夠借鑒這些曆史教訓,不要犯相同的錯誤。

接下來則是詞人從之前古代的事情轉入當下情形的描寫,在43年前詞人還在硝煙彌漫的揚州路奮戰,“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則是借古喻今,表明中原淪陷已久,當地的人們已經安于外族統治,這和詞人43年前的奮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後,辛棄疾以廉頗自比,表明自己随時可以為朝廷征戰收複失地,自己雖然年老,但是和廉頗一樣老當益壯,當然這其中還有一絲憂慮,怕自己不被重用報複難以實現。

辛棄疾重點詩詞解讀(辛棄疾人道寄奴曾住)5

細細品讀辛棄疾的這首詞我們會發現,他采用了很多的典故,倘若對這些曆史典故沒有了解,那麼就很難理解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在詞作中夾雜大量曆史典故也是辛棄疾最為擅長的寫詞方式,吳衡照在《蓮子居詞話》中便曾說“辛稼軒别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這也正是表明了辛棄疾酷愛用典的寫詞習慣。

正是如此,所以詩詞大會這道題26位選手答錯的情況下,便有觀衆調侃道:這得怨辛棄疾,因為他太愛用典故,這首詞中典故更是一個接一個,有些選手對此不了解也是情理之中。

對于辛棄疾酷愛用典的寫詞習慣,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