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拉撒是父母最關注的點,尤其是寶寶長時間不拉臭臭,讓家長經常是擔驚受怕,生怕孩子出現點什麼情況沒有及時應對,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下面就着重介紹大家最關心的便秘和攢肚子那些事。
什麼是攢肚子?
母乳喂養的寶寶,在滿月後兩至三天、五至七天,甚至是十天不排大便,但是排出的大便依舊是黃色軟便,排便時不困難,也沒有痛苦的表現,不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這種現象稱為攢肚,父母不要擔心,這是正常現象。
孩子一個月至兩個月大期間,消化能力得到增強,對母乳營養也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所以每天腸胃裡隻會遺留少量的殘渣,這些殘渣不足以促使直腸形成排便,因此排便減少。寶寶出現此現象,媽媽不用着急,因為這不但說明他腸胃的消化功能得到增強,還表示媽媽的母乳的質量非常好,營養均衡。
寶寶多大會出現攢肚
孩子滿月以後消化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能夠更加充分吸收、消化母乳或者奶粉,從而導緻排便量減少,所以一般是在寶寶滿月後開始攢肚。通常,喝母乳的的寶寶更容易發生攢肚的情況。
但是,每個孩子的體質不一樣,這一現象開始的時間也會稍有差别,有的可能早幾天,有的可能晚幾天。總體而言,攢肚現象大都還出現在孩子滿月前後。
寶寶攢肚的症狀
1.滿月前後出現連續幾天不排便的情況。
2.寶寶一個月至兩個月大期間,經常出現兩至四天,或者更長時間不大便的現象。
3.攢肚期間寶寶所排大便仍是正常顔色且無幹結的軟便。
4.攢肚時孩子排便狀态無異常,也沒有難受的表現。
5.寶寶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攢肚持續的時間也會稍有差異。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幹燥堅硬,秘結不通,2天以上大便1次,或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
單純性便秘常見的原因
飲食不足,嬰兒吃的太少,消化後液體被吸收,餘渣少,緻使大便少,變稠。
食物成分不當,食物中含大量的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道菌群對腸道内容物發酵作用減少,大便易呈堿性、幹燥。小兒偏食,吃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少,也易發生便秘。
腸道功能失常,生活不規律,不按時大便或環境變化和精神緊張等。
寶寶便秘的症狀
1.新生兒,大便質硬,而且少于每天一次,一些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可能例外。
2.大一點孩子,大便質硬,而且三到四天才出現一次排便。
3.不論什麼年齡的孩子,出現大便體積大,又幹又硬,而且排便的時候艱難、費力。
4.在一次量比較大的排便之後,陣發性的腹痛減輕。
5.大便表面有血。
寶寶便秘的處理方法
1. 根據嬰幼兒年齡大小,适時增加菜水、新鮮果汁,水果和碎菜等。6個月以上的嬰兒,水果(特别是西梅和梨)一般都可以幫助解決便秘問題,6個月以上的寶寶都開始吃輔食了,可以在孩子的日常飲食中多添加一些高纖維食品,包括西梅、杏、李子、葡萄幹、高纖維的蔬菜(豌豆,大豆、西藍花)以及全麥麥片和面包等。
2. 定時培養孩子排便習慣。
3.根據小兒活動能力多做運動有利用增加腸蠕動,促進大便通暢。
寶寶便秘的預防
綜上所述孩子的糞便是否為黃顔色且無硬結現象,乃是區分攢肚和便秘最主要的差異。家長要注意辨别這兩者,不要随意給寶寶用治療便秘的藥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