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國内生産總值的縮寫——代表一個經濟體一年生産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貨币價值。
國内生産總值(GDP)很重要,因為它被廣泛用于衡量一個經濟體的産出或生産。
按月、按季或按年計算。
計算國内生産總值(GDP)的公式或方程式: GDP = c i g (x-m) ,因為 c 指消費,i 指投資,g 指政府的投資和開支,x 指出口,m 指進口。
所以可以寫成 GDP = 私人消費 總投資 政府投資 政府開支 (出口-進口) 。
2、 GDP\GNP經濟學家使用許多縮寫。其中最常見的就是 GDP,它經常被報紙、電視新聞以及政府、中央銀行和商業團體的報告所引用。它已被廣泛用作國家經濟健康狀況的參考點。
GDP 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給定時間(比如一個季度或一年)内生産的最終産品和服務(即最終用戶購買的産品)的貨币價值。它計算一個國家境内産生的所有産出。
國内生産總值是由在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和服務組成的,也包括一些非市場生産,比如政府提供的國防或教育服務。另一個概念,國民生産總值(GNP) ,計算一個國家居民的所有産出。因此,如果一家德國公司在中國有一家工廠,這家工廠的産出将包括在中國的國内生産總值(GDP)中,但也包括在德國的 GNP 中。
并不是所有的生産活動都包含在GDP中。例如,黑市或者無報酬的工作(如在家或由志願者完成的工作)不包括在内,因為它們難以準确衡量和估價。例如,這意味着,面包師為顧客做一條面包會對GDP做出貢獻,但如果他為家人烘焙同一條面包,就不會對GDP做出貢獻(盡管他購買的配料會被計算在内)。
此外,GDP衡量的是最新的産出,比如衡量今年的GDP,那麼去年或前年生産的不算,比如買賣二手房就不算在GDP裡面。
4、三個角度從理論上講,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 GDP:。
生産法:把生産的每個階段的“增加值”加起來,其中增加值的定義是總銷售額減去生産過程中中間投入的價值。例如,面粉是中間投入,面包是最終産品;或者建築師的服務是中間輸入,而建築是最終産品。
支出法:将最終用戶的購買價值加起來,例如,家庭對食品、電視和醫療服務的消費;公司對機器的投資;政府和外國人購買商品和服務。
收入法:生産産生的收入加起來——例如,員工得到的報酬和公司的經營盈餘(大緻上是銷售額減去成本)。
5、繁榮與衰退當實際 GDP 強勁增長時,就業可能會增加,因為企業會雇傭更多的工人,人們的口袋裡會有更多的錢。當國内生産總值縮水時,就像在全球經濟危機中許多國家那樣,就業率往往會下降。
在某些情況下,國内生産總值可能在增長,但增長速度不足以為求職者創造足夠數量的就業機會。實際 GDP 增長确實随着時間的推移呈周期性變化。經濟體有時處于繁榮時期,有時處于緩慢增長甚至衰退時期(衰退往往定義為産出連續兩個季度下降)。
中國的GDP
6、GDP忘了告訴我們什麼?理解GDP不能告訴我們什麼也很重要。GDP不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生活水平或福祉的标準。盡管人均商品和服務産出(人均GDP)的變化經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普通公民的狀況是好是壞,但它并沒有捕捉到可能被認為對總體福祉很重要的東西。
例如,産量的增加可能是以環境破壞或健康等其他外部成本為代價的。或者它可能涉及休閑時間的減少或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的消耗。生活質量也可能取決于一個國家的GDP在居民中的分配,而不僅僅是總體水平。為了解釋這些因素,聯合國計算了人類發展指數,該指數不僅基于人均GDP,還基于其他因素,如預期壽命、入學率。
其他一些試圖解釋GDP的一些缺陷的嘗試,如“真正進步指标”(real Progress Indicator)和“國民幸福總值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Index),但也有人批評它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