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舊衣全新改造

舊衣全新改造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6 13:11:58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杭州有很多個“陳記”,包子鋪、水餃店、家常菜館。

有一家時尚服飾專業修改店也叫“陳記”。

它深藏在繁華的武林路背街小巷裡,不足8平方米,連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熨燙衣服隻能擺在店外。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1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2

盡管這樣,這裡從來不缺生意。

衣服不合身,褲子長短不合适,連帽子帽檐太寬,都能做改。

店開了27年,老闆的名字沒人知道,大家都喊她“陳師母”。

陳師母71歲了,穿着黑色羽絨服,戴着碎花袖套,架上老花鏡,她這一身跟“時尚”完全不搭邊,但經她手的都是潮流的服飾,下到100多元的運動褲,上到幾萬元的皮草,其中不乏各大奢侈品牌,比如香奈兒、Gucci、LV、Prada等。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3

“隻要是服裝,就會有修改的空間。衣服有問題,别急着扔,送來給我看看,說不定修補一下,還能穿一季。”陳師母笑着說,言語裡透着低調的驕傲和底氣。

這家店,是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的用戶推薦給我們的。他說,從去年看到今年,一直在關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小時小店的故事,而“陳記”改衣店也很“小時小店”:“這樣的社區小店,平時看着可能不起眼,可是你需要它的時候,就能知道它有多實在和多珍貴。”

1】小店不修邊幅的外表下

藏着幾位手藝精湛的大姐

2月24日,杭州陽光燦爛,有一種突如其來春天要來的感覺。

隻有把所有燈打開,才能照亮整個“陳記”改衣店。

小店牆壁斑駁,擁擠、雜亂,和歲月一樣不修邊幅。

同樣不修邊幅的還有店裡四台縫紉機。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4

陳師母占據着靠窗的位置,工作台上有一部座機。店裡兩名大姐,背對着大門。大姐們也都年紀不小了,都是外地人。陳師母說,兩個人手藝很好,在店裡工作20多年了。

陳師母正在改一條黑色運動褲,她用縫紉小剪刀一點點拆着線,動作娴熟。“這褲子,之前來改過,嫌大,改小一點,現在又要改大一點。”她一邊說着,一邊粘着拆下來的小線頭,“客人肯定很喜歡這條褲子。”

有人掀開門簾。

這是一位長相富态的老鄰居,他舉着一件白襯衫問陳師母:“這件襯衫才穿過幾回,領子磨壞了,能不能補一下?”

陳師母瞧了瞧,“鳄魚牌的。可以補的,把另外一面拆下來翻到外面來。”

鄰居放心地笑了:“衣服不貴,幾百塊,就是穿着舒服。開春了就能穿上了。”

不多時,一個時髦的小姐姐,踩着一雙Gucci的鞋子,抱着一件鵝黃色的小香風外套進了店,熟門熟路地換上外套,讓大姐給她改改:“肩膀寬了,袖子長了。”她說,改好了直接幫她快遞,省得再跑一趟。

“我在這邊改衣服好多年了,大姐們的手藝都很好。”小姐姐說。

店裡很多都是熟客,地上一個大袋子裡裝了10件衣服,是一個客人送來改的。“我們這裡是老客帶新客,有些在自家小區的店裡改了,沒改好還要送到我這裡,很多都是開着車子來的。”陳師母說。

2】半路出家跟着公公學裁縫

這些年走過來,生意一直不錯

每一件衣服改完後,陳師母都要拿到店門口燙一下。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5

陽光下,她的頭頂顯出絲絲白發。

“我都71歲了。”陳師母歎到。

她是黑龍江人,老伴杭州人,在黑龍江當知青時兩人相識。當年,28歲的陳師母跟着丈夫來到杭州,沒有任何技術的她在杭州找不到工作。

公婆一家全是做衣服的,公公是杭州有名的裁縫,在武林路上開了店,婆婆在友誼服裝廠工作。

“你跟着我學做衣服吧。”公公提議,老人家說,到什麼年代人都要穿衣服,“做個裁縫,吃口飯沒問題的”。

就這樣,陳師母半路出家,跟公公學裁縫,從最簡單的裁布學起,一點點積累。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衣服都是做的,客人買好料子到裁縫店,量好尺寸,等幾天就能有一身新衣裳。做一身西裝,隻有十多塊,呢大衣二三十塊。那時候的工資每個月才三四十元。

差不多學了兩三年,陳師母就能自己做衣服了。可那時候,客人們不相信新手。

一開始,客人會囑咐公公,“這個衣服不要叫你兒媳婦做”。再過了幾年,相同的囑咐變成對陳師母說了,“不要叫你家老公公做”。

問什麼呢?

一方面是公公年紀大,眼睛不好了,打的線不直了。

另一方面,陳師母的手藝越來越好了。

後來武林路拆遷,等1995年回遷,陳師母就在家樓下開了這麼一家店。店鋪是自家小叔子的,所以成本不高。她嫌做衣服麻煩,而且現成的衣服越來越多,便專門做起了改衣:“武林路服裝一條街,很多人買了衣服,不合适就來找我改,所以生意一直挺好。”

店裡生意好的時候,最多請了五六個工人,退休了的老伴兒也來幫忙。

3】大小長短都能改,羽絨服壞了也能補

奢侈品等大牌衣服送來補,也沒出過差錯

有做衣服的基礎,做修補對于陳師母來說,手到擒來。

衣服的大小、長短都能改,拉鍊壞了可以換,羽絨服破了洞可以補,對陳師母來說,真的“沒有改不了的衣服”。

一般來說,衣服改小容易,改大難。

“放個半寸一寸不難,我有個客人,挺胖的,買不到合适的衣服,總到我這裡來改。”她說,客人會在店裡買兩件同款衣服,一件打底,另一件做補充的零料。

襯衫、T恤、西裝、毛呢大衣、皮衣皮褲、羽絨服等,店裡接收任何材質的衣服。

店裡的收費也相對公道。補個洞,五塊十塊就夠,改褲腳15塊,雙面呢西裝之類的貴一些,兩三百元。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6

“客人能把衣服送過來修補的,說明是真的喜歡。”陳師母說,她修補過一條牛仔褲,每破一個洞,就拿來補一次,現在都補了三四回了。

來修補衣裳的,以年輕人居多,送來的大部分都是好衣服,其中不乏奢侈品,包括了香奈兒、Gucci、LV、Prada等。改過最貴的是幾萬塊的一件衣服。

“很多人都是從國外買回來的衣服,不合身,再來改。”陳師母坦言,面對貴的衣服,她也是有壓力的,畢竟價格高。幸好,這麼多年下來,她也沒出過差錯:“貴的衣服有貴的道理,針線等各種細節确實處理得比較好的。”

武林路上一家小有名氣的韓裝店經常送衣服來補。“有些衣服批發的時候有些瑕疵,到貨才發現,送到我這裡補一下。”

陳師母感歎,現在的衣服款式實在太多,設計師們也是容易。“有一件衣服,挂在那裡我都不知道怎麼穿,小姑娘穿在身上,我才能看清,才能下手怎麼改。”

她說,她從來不逛街,但從客人送來的衣服,就能了解當下流行什麼。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7

舊衣全新改造(沒有我改不了的衣)8

4】“我們吃手藝飯的,一天都不能停的”

杭州哪裡還有這樣的織補小店,歡迎來報料

每天早上9點小店開門,一直營業到晚上10點半。

陳師母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了武林路280号4單元的這家小店。

“我家老頭子潇灑得很,西湖邊走走,打打太極拳。我每天都要守着店。”陳師母說,自己閑不下來,不做事就難受。

在店裡,每天都能接到活兒。

一年下來,小店也就過年休息幾天。“以前初一初二都有生意的,今年大年初一我還改了好幾件衣服。”

如果陳師母不在,另外的改衣大姐也會在。

這些年,陳師母最長的一樣旅程,就是回黑龍江老家半個月。“回來就發現,休息的時間一長,手就有點生了。我們吃手藝飯的,确實是不能停下來的。”

陳師母有一兒一女,沒一個願意接她班。

随着年紀的增長,她也感覺到自己越來越吃力,“眼睛和手都沒年紀輕的時候靈光了。”

現在店裡還有一個空位,還在招人。

陳師母說,自己還能做幾年,“現在像我們這樣的店,太少了。能堅持長一點時間就再堅持堅持。”

你的身邊有這樣的織補小店嗎?歡迎和小時新聞一起完成杭州織補小店地圖。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