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0:21:54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這場大灣區中秋晚會)1

剛剛過去的中秋節,一場猝不及防的精彩晚會再次讓“大灣區”這三個字火出圈:頂配陣容、超豪華歌單、三分鐘經典混剪——看出了動辄以億計數的微博熱搜、以幾千萬計數的視頻播放次數、以幾十萬計數的轉評贊。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這場大灣區中秋晚會)2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這場大灣區中秋晚會)3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這場大灣區中秋晚會)4

網友們留言或是激動的“抱頭痛哭”,或是熱烈的“無限回放”,或是一邊感慨“爺青回”一邊連連贊美……一台晚會,何以有如此魔力?

一在同宗同源。

當彩雲追月的背景音樂穿雲而來、當年過七旬的林子祥全開麥點燃全場、當陳曉春等五位“大灣區哥哥”在哈雷摩托的轟鳴中演繹《真的漢子》、當琵琶古筝和小提琴中西合璧演繹的《世間始終你好》撞擊到所有人的耳膜、當《彎彎的月亮》和《月半小夜曲》缱绻着思念和憂傷流淌而出……所有人能感受到的就是一場最純粹的美好、更是美好的東西彙聚在一起的圓滿、還有圓滿所凝聚起來的一種難以言喻的平靜祥和——這一刻,管他什麼宮商角徴羽,又分什麼東西南北中?不過是一大家子人守在一起,幸幸福福歡聚一堂。

是粵是港還是澳,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炎黃子孫。

大灣區舉辦過中秋晚會嗎(這場大灣區中秋晚會)5

二在文化認同。

導演唐季禮在晚會的“飛花令”環節提到,用粵語吟誦古詩之所以格外有韻味,是因為粵語是隋唐時期由中原人帶到廣州的,所以最像隋唐時期中原人講的話。實際上,早在19世紀,清朝學者陳澧在其文章《廣州音說》就論證過,廣州音最接近中古漢語《廣韻》,實質是隋唐時期的中原古音。也正是因為如此,當粵語吟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時,不僅有一種古風古韻,更會在現在的粵語中找到諸多類似于“幾時”這樣的發音印證。

不止是發音,由古讀詞串聯起文化記憶、引起超越時空的聯想,是華夏兒女血脈中天然攜帶的基因。仍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為例,即便信達雅若林語堂的翻譯版本(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 With cup in hand,I ask of the blue sky),手持紅酒或威士忌的西方人,又如何能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三足酒樽?吃炸雞喝可樂當然也不壞,不過他們又如何能理解什麼是曲水流觞和魏晉風度?天上宮阙裡的桂花樹和玉兔,又如何能引發他們的思古和鄉愁?

然而,對你我來說,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都是那麼油然而生且心向往之。這,就是文化認同。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同氣連枝的最底層淵源。

三在香港影視及音樂中的情懷。

當一段段熟悉的旋律響起,當每一個鏡頭都是經典的混剪視頻出現在大屏幕,那些歌聲與光影之中,有時代的縮影,有時光的沉澱,有曆史的回響,有蘇醒的記憶:那是《精武門》裡熾熱的愛國情,是《射雕英雄傳》蕩氣回腸的俠之大者,是《大話西遊》裡的意難平,是《縱橫四海》裡三人共舞的唯美和浪漫,是《歲月神偷》的無奈和溫情,是麥兜和麥太帶給我們的細碎感動……

歲月河流的沖刷之下,是什麼讓這些影視作品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如果你仔細體會,每一部能夠久久打動人心的經典作品,其實都指向着最本真、最樸素的情感。它可以是最深沉的家國情懷,是返璞歸真的愛與信任,是“打好呢份工”的敬業務實,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而這一切,不僅是香港影視文化産業過往流金歲月的内核,也是整個大灣區蓬勃向上發展的深層密碼。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人生不免崎岖,難以絕無挂慮”。正如《獅子山下》歌中所唱,隻要“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大灣區未來一定會創造出更加流光溢彩的黃金時代。

來源:人民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