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渝經濟區和大灣區

成渝經濟區和大灣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9:58:53


成渝經濟區和大灣區(對話專家前方詳解)1

嘟嘟嘟~前方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雲中,今天我們來聊聊#成渝#~


我們的區域差距在一步步擴大。如果經濟完全過于集中在一個地區,或過于集中在幾個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對大國來說不是一個特别好的現象。


“之前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主要靠出口和投資,現在轉型為内需消費。内需消費,是跟人口的密集和對國内市場的輻射相關,成渝就這個角度講,相比其他内陸地區城市它是有優勢的。”


“灣區經濟其實是借鑒國外的一個形象說法,講下一個灣區,跟新的增長極是一個意思。稱為灣區會突出集聚作用、創新作用。國内的粵港澳、長三角都是創新區,大家也會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當做下一個灣區。


成渝地區又一次備受矚目。2020年伊始,中央為成渝兩地劃了一個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地将迎來合作共赢的新起點。


近日,中央财經委員會召開新年第一次會議,明确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從2011年的“成渝經濟區”到2016年“成渝城市群”,再到如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又有了新的目标定位。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雲中看來,這恰逢其時。“從區域發展來講是需要的,而且成渝也有這樣的條件。甚至可以說,在這個時點上,成渝是西部條件最好的地區。”劉雲中表示。


下面跟着經信君來聽聽看專家的詳解吧~

對比“成渝經濟區”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發展路徑進一步明确


從2011年的“成渝經濟區”到2016年“成渝城市群”,再到如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提法。稱謂的變化意味着什麼?


劉雲中:從經濟區到城市群到雙城經濟圈,提法上的改變,邏輯上是一脈相承的。它更明确了城市群下面兩個核心城市的都市圈和經濟圈的形成。雙城經濟圈更突出在成渝城市群裡面,一些空間、經濟和産業結構上的路徑變化。“成渝經濟區”,純粹是一個區域概念,沒有給出一種很具象的東西。但是2016年說“成渝城市群”的時候,并沒有放棄成渝經濟區的概念。在說“成渝城市群”時,可能會突出城市。因為城市是經濟、人類和文化活動最集中的載體,從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關系,城市和輻射地之間的關系,來構造城市群。


所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提法是在一步一步把它更加深化,或者說是更明确路徑的意思。并不是說用一個概念來完全替代另一個概念。


過去幾年,川渝兩地乃至全國多位專家學者都曾積極建言将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從現有發展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此次中央财經委員會會議強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您認為是釋放了怎樣一個重要信号?


劉雲中:中央财經委員會會議上專門讨論這個話題,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信号,對這個區域包括對整個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視是肯定的。


在“十三五”規劃裡面已經明确提出來,成渝地區作為一個城市群發展,國家也發布了成渝城市群的規劃。而且這裡面把成都和重慶又列為國家中心城市,這也是在規劃裡面明确提過的事情。從這個角度講,把成都和重慶都定義為國家中心城市,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原來說19個城市群,為什麼專門來讨論成渝,不讨論别的地方,(成渝的)重要也是不言而喻。


對比三大城市群

成渝最近10年發展

不比京津冀慢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确将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并列。成渝地區的發展區别于這些的點在于哪些?優勢是什麼?


劉雲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區域協調發展。成渝跟三大城市群相比是有一些差異的。從經濟角度講,粵港澳和長三角的經濟結構轉型會比較早一點也比較成功一點,京津冀是首都功能一個疏解的問題。


成渝在區域上講是一個内陸地區,不是一個外向型的城市群,這一點與長三角和粵港澳是不一樣的。如果看過去的發展基礎,很難看到它們産業結構有什麼相似點。


但現在有一些變化,經過交通或者國家政策上的變化之後,各個城市群的外向型都在發生改變,成渝的外向型也在提高,包括“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都帶來了新機遇。


這個優勢是跟國家大的經濟轉型結合在一起的,之前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主要靠出口和投資,現在轉型為内需消費。内需消費,是跟人口的密集和對國内市場的輻射相關,成渝就這個角度講,相比其他内陸地區城市它是有一些優勢的。


當然從變化角度講,也算是優勢。因為長三角、珠三角邊界上的增量變化其實比較小,原來它面向的海外市場,或是面向東部地區的這些市場,不可能繼續再有很大的增加。


但成渝則不然。成渝本來是一個人口很密集的地方,也是收入比較高的地方。尤其是随着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它輻射的地區會更廣。


近10年裡成渝地區獲得了較快發展,但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相比還有不足。您認為這種局面該如何打破?


劉雲中:我們有一個全國的數據,體現工業産品的數據變化。我們發現長三角、珠三角在全國來說,工業産品産量一直保持比較穩定。


但重慶和成都,工業産品産量占全國的比重是上升的,說明重慶和成都的速度更快。這可能跟最近幾年成都和重慶那些消費類電子的發展有關系。


事實上,從2012年、2013年之後,你會發現中國的區域差距在慢慢擴大。東西差距是一個方面,但是南北差距更加明顯。成渝最近10年的發展,至少不比京津冀慢。


四大地區中,成渝是唯一一個地處西部内陸的地區。是不是也意味着它的發展路徑很難借鑒其他地區?


劉雲中:東部城市群當時發展的環境和現在不一樣,當時主要靠出口和投資,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增長,但是這個階段已經是過去時了。我們現在是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當時的路徑不可能再回去。去重複走别人的路子肯定行不通。而且成渝現在走得也很好,也自己找出了一條路。


成都在班列的結算單上其實有很多創新。陸路運輸跟海運的方式完全不一樣,此前提單規則是針對海運的,沒有針對陸路運輸。成都就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方式,現在國際上用的是當時成都自己創出來的。進口車運抵成都提速,很大程度得益于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一單制”改革。成都現在已經成為中歐班列貿易的一個樞紐。


中國新的增長極

成渝成為一個

戰略交彙之地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肩負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内陸開放戰略高地的期待。您如何看“新的重要增長極”這個說法?


劉雲中:這個涉及到對成渝的定位,重要增長極這個原來的規劃也提過,但是“新的重要增長極”,是剛提的。


這是一個重要的時點。我提到我們的區域差距在一步步擴大。如果經濟完全過于集中在一個地區,或過于集中在幾個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對大國來說不是一個特别好的現象。


所以一定要在空間上相對均衡。去年8月份中央财經委員會也講到,要把資源和要素集中在優勢地區,除了東部外,中西部也有這樣的優勢地區,現在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作為一個新的增長極。


從區域發展來講它是需要的,而且成渝也有這樣的條件。甚至可以說在這個時點上,成渝是西部條件最好的地區。第一成渝城市經濟發展不錯;第二,基礎設施改善之後,成渝就成為一個戰略交彙的地方。


這是否意味着,國家要把成渝城市群培養為中國的下一個“灣區”?


劉雲中:灣區經濟其實是借鑒國外的一個形象說法,講下一個灣區,跟新的增長極是一個意思。


稱為灣區會突出集聚作用、創新作用。地方很容易集聚一些優勢資源、優勢要素和優勢産業,然後就可以做一些創新。國内的粵港澳、長三角也都是創新區,大家也會把成渝城市群當做下一個灣區。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集聚産業角度講,目前做了很多不錯的事情。最近成都和重慶的發展,集聚了很多新産業,很多是跟新經濟或高端裝備制造很有聯系的産業。


而且國内一些重點企業在成渝地區都有布點。一些新産業,實際上也已經發展起來。


怎樣才能擴大兩地增長極輻射效應?


劉雲中:這兩地在經濟的輻射範圍裡面會有一些重合,兩地之間還有一個互相競争和合作的關系,這個還需要兩個地區讨論,或者市場自己來做選擇。


兩個城市合作得比較好的話,主要是帶動周邊地方。其實四川除了成都之外還有很多地方發展不平衡。包括重慶的兩翼也是,其實還是需要來帶動的。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不是說僅僅把自己搞好,通過什麼方式吸引人口,或者采取低端産業轉移的方式,把周邊地區帶動起來。這是一個挺重要但又挺難做的事情。


(來源 | 成都商報)

成渝經濟區和大灣區(對話專家前方詳解)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