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簡介
(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高校,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教育部與原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共建高校。
(二)學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礦學堂。1938年,學校西遷并與東北大學、北洋大學、北平大學的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1946年,焦作工學院複校并于 1949年回遷焦作。1950年遷至天津,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學校遷至北京,更名為北京礦業學院。1970年,學校遷至四川合川,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88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97年,成立了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2003年1月,經中央編制部門批複同意,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名義辦學。 2009年,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名義獨立辦學。
(三)1、學校有學院路校區、沙河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555畝,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全校有本科生8059人,碩士生6506人,博士生1461人。
2、學校設有13個教學院部,現有32個本科招生專業;有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3、工程學、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數學、環境/生态學、計算機科學等7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4、現有各類教職工1062人,專任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5名,雙聘院士10名,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阿根廷國家工程院院士1名。
二、重點學科
(一)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序号 一級學科名稱 評選結果
1 礦業工程 A
2 安全科學與工程 A
3 測繪科學與技術 A-
4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A-
5 機械工程 B
6 土木工程 B
7 化學工程與技術 B
8 管理科學與工程 B
9 數學 B
10 力學 B
11 電氣工程 B
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B
13 環境科學與工程 B
14 公共管理 B
15 馬克思主義理論 B-
16 信息與通信工程 B-
17 控制科學與工程 B-
18 工商管理 B-
19 外國語言文學 C
20 地質學 C
21 應用經濟學 C
22 統計學 C
23 材料科學與工程 C
24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C
25 城鄉規劃學 C
26 物理學 C-
27 化學 C-
28 軟件工程 C-
(二)重點學科
1、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礦業工程
2、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1)采礦工程
(2)安全技術及工程
(3)礦物加工工程
(4)礦産普查與勘探
(5)岩土工程
(6)工程力學
(7)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8)機械設計及理論
3、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三)在校生推薦優勢專業
排名 專業 推薦指數(人數)
1 采礦工程 4.8 (261人)
2 安全工程 4.7 (188人)
3 礦物加工工程 4.5 (150人)
4 地質工程 4.5 (137人)
5 土木工程 4.6 (132人)
6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4.8 (110人)
7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4.7 (75人)
8 工程力學 4.5 (48人)
9 信息與計算科學 4.3 (46人)
10 測繪工程 4.7 (45人)
三、錄取原則
‘(一)提檔比例: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05%以内;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20%以内。
( 二)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在第一志願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接收非第一志願考生;若符合條件的非第一志願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願。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未完成的計劃将征集志願;征集志願仍不足将剩餘計劃調劑到生源質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計劃。
(三)進檔考生安排專業時按考生的投檔分采取分數優先的原則,不設專業級差。未被志願專業錄取且服從調劑的考生擇優調劑錄取,專業志願無法滿足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做退檔處理。
(四)學校提檔時原則上承認省級招辦全國性加分項目,同一考生隻取其中最高一項分值,且加分不得超過20分。
(五)往屆生錄取原則同應屆生。
(六)部分專業的特殊要求:
1. 英語專業隻招英語語種考生。教師用英語授課,非英語語種考生請謹慎報考。
2. 建築學專業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四、就業情況
(一)就業總體情況
1、2019屆畢業生共計3278人,男女比例2:1,北京生源4.5%。
2、本科生1710人,碩士研究生1359人,博士研究生209人。
3、總體就業率為94.02%。
(二)本科生深造
1、國内升學
本科升學781人。其中382人留本校深造。
2、保研情況
根據礦業大學北京《2019屆推薦免試碩士生名單公示》,2019屆推免生共271人。保研率15.85%;考研率29.82%,位居中國高校前列。
(三)工作情況
1、就業地點
(1)本科生主要就業區域為學校所在地北京,占比37.34%,其次為華東地區,占比17.69%,其餘各地區占比分别為:華中地區(12.34%)、華北地區(北京除外)(9.25%)、西南地區(7.63%)、西北地區(7.47%)、華南地區(4.38%)、東北地區(3.90%)。
(2)研究生主要就業區域為學校所在地北京,占比48.17%,其次為華東地區,占比16.75%,其餘各地區占比分别為:華北地區(北京除外)(15.82%)、華中地區(8.05%)、華南地區(4.17%)、西北地區(3.16%)、西南地區(2.37%)、東北地區(1.51%)。
2、就業行業
(1)本科生主要流向建築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教育業和采礦業。
(2)碩士研究生主要就業行業依次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建築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制造業、教育業、房地産業、采礦業;
(3)博士研究生主要就業行業依次為:教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采礦業。
3、就業單位
(1)本科畢業生就業的主要用人單位類型如下圖所示。其中私營或民營企業占比最高,達到51.14%,其次國有企業占比41.88%,機關占比2.11%,三資企業占比1.46%。
(2)碩士畢業生中,國有企業占比最高,達到49.50%,其次私營或民營企業占比為25.54%,機關占比9.50%,其他事業單位占比4.21%,高等教育單位4.13%;
(3)博士畢業生中,高等教育單位占比最高,達到62.43%,其次國有企業占比19.89%,科研設計單位8.84%。
4、重點單位
共600人簽約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占簽約人數的比例為29.94%(較去年增長3.94%)。

(四)薪酬待遇
畢業生轉正後的稅前平均年薪(包括各類獎金與現金獎金)為11.32萬元(較去年增長1.07萬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