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譯注評價

論語譯注評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5:15:28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成書于戰國前期,現目前存世的通行本有二十篇共四百九十二章,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為“四書五經”。

作為儒家經典之一的《論語》,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主要思想有三個。

即:倫理道德範疇—仁,社會政治範疇——禮,認識方法論範疇——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态,真的極緻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範疇,進而将禮闡述為适應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系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确“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仁”是《論語》的思想核心。

論語譯注評價(論語翻譯評析适合慢慢細讀)1

八佾篇 記錄孔子談論禮樂

本篇引語: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本篇重點讨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

原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評析: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反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譯文: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裡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裡呢?”

評析:本章與前章都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于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範疇。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運用樂呢?”

評析: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裡,孔子就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系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

原文: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甯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譯文: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内心真正哀傷。”

評析: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在這裡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确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隻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隻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内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譯文:孔子說:“夷狄(文化落後)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評析:在孔子的思想裡,有強烈的“夷夏觀”,以後又逐漸形成“夷夏之防”的傳統觀念。在他看來,“諸夏”有禮樂文明的傳統,這是好的,即使“諸夏”沒有君主,也比雖有君主但沒有禮樂的“夷狄”要好。這種觀念是大漢族主義的源頭。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譯文: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評析: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專權,季孫氏隻是魯國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為這是“僭禮”行徑。此章仍是談論禮的問題。

原文:子曰:“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

譯文: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争。”

評析:孔子在這裡所說的“君子無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禮的争,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争,這是可取的。但過于強調謙遜禮讓,以至于把它與正當的競争對立起來,就會抑制人們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精神,成為社會發展的道德阻力。

原文: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讨論《詩經》了。”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贊。就倫理學說,這裡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内心情操。禮後于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後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内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彩的圖案。

原文: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

譯文: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于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

評析:這一段話表明兩個問題。孔子對夏商周代的禮儀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們都能恪守禮的規範,可惜當時僭禮的人實在太多了。其次,他認為對夏商周之禮的說明,要靠足夠的曆史典籍賢人來證明,也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求實态度。

原文: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譯文:孔子說:“對于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意看了。”

評析: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等級名分,不僅活着的時候不能改變,死後也不能改變。生時是貴者、尊者,死後其亡靈也是尊者、貴者。這裡,他對行禘禮的議論,反映出當時禮崩樂壞的狀況,也表示了他對現狀的不滿。

原文: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譯文:有人問孔子關于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裡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評析: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于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着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複紊亂的“禮”了。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譯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

評析:孔子并不過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說:“敬鬼神而遠之。”所以,這一章他說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樣,并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内心有虔誠的情感。這樣看來,孔子主張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原文: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譯文: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竈神。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評析:從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孫賈的有關拜神的問題,實際上講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這就是:地方上的官員如竈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産與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員與君主往來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原文: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評析: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曆史是不能割斷的,後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遵從周禮,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在前面的篇章裡,孔子就提出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都應有所損益。

原文: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譯文: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都要問别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呀!”

評析:孔子對周禮十分熟悉。他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裡卻每件事都要問别人。所以,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并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的品格,同時也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态度。

原文: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譯文: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評析:“射”是周代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于周禮的内容之一。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射箭,隻不過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隻要肯學習有關禮的規定,不管學到什麼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原文:子貢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譯文:子貢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評析:按照周禮的規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際,就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把曆書放在祖廟裡,并按照曆書規定每月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祭廟,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當時,魯國君主已不親自去“告朔”,“告朔”已經成為形式。所以,子貢提出去掉“饩羊”。對此,孔子大為不滿,對子貢加以指責,表明了孔子維護禮制的立場。

原文: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谄也。”

譯文: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

評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事奉君主,這是他的政治倫理信念。但卻受到别人的譏諷,認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這表明,當時的君臣關系已經遭到破壞,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重視君臣之禮了。

原文: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譯文: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

評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内容。隻要做到這一點,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從本章的語言環境來看,孔子還是側重于對君的要求,強調君應依禮待臣,還不似後來那樣:即使君主無禮,臣下也應盡忠,以至于發展到不問是非的愚忠。

原文: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

評析:孔子對《關睢》一詩的這個評價,體現了他的“思無邪”的藝術觀。《關睢》是寫男女愛情、祝賀婚禮的詩,與“思無邪”本不相幹,但孔子卻從中認識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思想,認為無論哀與樂都不可過分,有其可貴的價值。

原文:哀公問社于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譯文: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神主應該用什麼樹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說:使老百姓戰栗。”孔子聽到後說:“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評析:古時立國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廟,選用宜于當地生長的樹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魯哀公說,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為了“使民戰栗”,孔子就不高興了,因為宰我在這裡譏諷了周天子,所以說了這一段話。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譯文:孔子說:“管仲這個人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說:“管仲節儉嗎?”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裡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麼談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麼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别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

評析:在《論語》中,孔子對管子曾有數處評價。這裡,孔子指出管仲一不節儉,二不知禮,對他的所作所為進行批評,出發點也是儒家一貫倡導的“節儉”和“禮制”。在另外的篇章裡,孔子也有對管仲的肯定性評價。

原文: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譯文:孔子對魯國樂官談論演奏音樂的道理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各種樂器合奏,聲音繁美;繼續展開下去,悠揚悅耳,音節分明,連續不斷,最後完成。”

評析:孔子對學生的教育内容極為豐富和全面,樂理就是其中之一。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樂思想和音樂欣賞水平。

原文: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為木铎。”

譯文: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裡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随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為聖人來号令天下。”

評析:孔子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是十分有影響的人,尤其是在禮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儀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見孔子之後,就認為上天将以孔夫子為聖人号令天下,可見對孔子是佩服至極了。

原文: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内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内容卻差一些。”

評析:孔子在這裡談到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内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标準的,不單是娛樂問題。

原文: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譯文:孔子說:“居于執政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嚴肅,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

評析: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