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百草生芽,百花齊放,正是最富有生機的時節。不過,人們在春天比較容易生病,感冒、上火、口腔潰瘍……近日,中國中醫養生康複保健學術委員會張春生教授在網上發布了一篇關于春天食用應季蔬菜的文章,張春生表示,食用這些應季蔬菜不僅可以品嘗美味,還能解決春天各種小毛病。
春吃“3芽”,降火又通便
香椿芽被譽為“菜中貴族”,香椿能清熱解毒、健脾補陽。而且香椿營養價值高,維生素和鈣含量豐富,還含有消炎殺菌的成分。不過,它的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也較高。别擔心,食用前用熱水焯燙1分鐘,能去除大部分有害物質,把焯燙過的香椿腌制2周後,亞硝酸鹽含量也能降低。
筍芽有助于通氣,順腸胃。春筍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氣、清熱除煩、通利二便。
從營養學角度看,春筍低糖、低脂,富含纖維素、蛋白質,是便秘、肥胖、“三高”人群的理想食物。
黃豆芽可以預防“爛嘴角”,春天人容易上火,很多人都有“爛嘴角”、口腔潰瘍的煩惱。這時候,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就很有幫助。相比綠豆芽,黃豆芽沒那麼寒涼,更适合老人、孩子、體虛體寒的人食用。
春吃“2花”,祛濕又清熱春天陰雨連綿,濕邪困脾,很容易出現困倦乏力、消化不良、關節疼痛等症狀。木棉花是健脾祛濕的一把好手,适用于脾虛濕困所緻的四肢酸痛、頭身困重、胃脘部脹滿、消化不良、胃痛、口幹口苦等症。曬幹後,用來泡茶、煮粥、煲湯都可以。
不過,木棉花偏寒涼,體質虛寒的人不宜食用;路邊的木棉花最好别采,可能含有黴菌、蟲卵,最好到正規藥房購買;新鮮木棉花也不可直接食用。
槐花味苦、微寒,歸肝、大腸經,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它含有芸香苷、鞣酸等成分,是止血的良藥。槐花采摘後可以做湯、拌菜、焖飯,亦可做槐花糕、包餃子,不過最常見的,就是裹上面粉蒸做槐花飯了。
春吃“3野菜”,清熱又解毒荠菜味甘性平,有涼血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明目的作用,可治療痢疾、水腫、便血、目赤腫痛等病。荠菜的維生素B2含量居蔬菜之首,還富含維生素C、葉綠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馬齒苋有“安樂菜”“長壽菜”之稱。《本草綱目》記載,馬齒苋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能治腸炎、痢疾等病。馬齒苋可以炒吃、煮湯,也可以焯水後涼拌。不過要注意,孕婦不宜食用。
蒲公英是藥食兩用的植物,既是一種野菜,也是一味中藥。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消炎,還有健胃、利尿的作用。不過脾胃虛寒、陽虛的人不宜食用;大便稀薄之人,一次不要進食過多。
本報綜合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