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标 收聽朗讀音頻
文/民生周刊
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的人整日慌慌張張,有的人始終氣定神閑;有的人一點點小事就如同“世界末日”,有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人,是同樣的人,隻是經曆相差甚遠。
生活中的智者明白,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就兩個字——從容。
人生的境界,處事的态度,就是這樣來的。從慌張走向從容,由浮躁走向淡泊。人都是在一次次磨砺中,一邊品嘗得失,一邊學會從容。
從容的人,無懼風雨
季羨林說:“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面對俗世中的驚濤駭浪,保持氣定神閑、面不改色,這是從容的表現。
畫家齊白石,就是這樣一個人。
齊白石有一座右銘:“人譽之一笑,人罵之一笑。”這也是他人生的寫照。
曾經有一段時間,齊白石的畫飽受争議,有人認可他的畫作,贊不絕口,認為他是百年難得一遇的藝術家。也有人或出于偏見,或出于嫉妒,去言語攻擊他,妄自議論他的畫作、為人。
而無論哪種,齊白石都隻是報之一笑,并不往心裡去。
不生氣、不懊惱,不欣喜、不得意,堅持做自己的事,這便是齊白石的從容。
《莊子》曰:“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不因别人的誇贊而更加奮勉,不因别人的诽謗而更加沮喪,有自己的分寸,分得清榮辱的界限。
不因外人的評價而讓自己情緒大亂,這是從容笃定的表現。
從容之人更親和、更友善,舉止言談更有氣質,因此可以獲得更多的友誼,更多的幫助以及更多的贊美。
内心從容,才不會畏懼世間風雨。
最好的生活,以從容為底色
世間許多東西都飽受着争議,唯獨“從容”二字沒有争議。
許多我們熟知的作家,都奉行以從容為生活的底色,這點從他們的書名就可以看出:
老舍的《人生難得是從容》,賈平凹的《願人生從容》,汪曾祺的《人間有味,自在從容》,林清玄的《從容的底氣》。
“忙裡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讨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随事而靡者。”忙碌時,不要忘了抽出時間做規劃;喧嚣中,不要忘了保持冷靜。如此,才能不随處境的變化而自亂陣腳,時刻保持從容。
康熙年間,20歲出頭的宮廷畫師冷枚因畫技高超,備受康熙青睐。當時,康熙最得意的大手筆作品《避暑山莊圖》都要欽點冷枚作畫。
到了雍正年間,冷枚被逐出宮廷畫院。這段時間,史書記載中也找不到他的畫作。如此沉痛打擊,并沒有讓冷枚灰心。此後的十幾年中,他耐着性子在民間默默作畫,以百姓生活為創作素材,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
也正因他的積累,在五十多歲時又得到乾隆的青睐,入宮繼續他的恢弘創作。
人這一生,有一馬平川的暢快,也有溝壑萬千的曲折。境界越高的人,身上越有“任憑風吹雨打,勝似閑庭信步”的從容。生活起起伏伏,穩住心的人,才能走穩餘生的路。
淡定從容是一個人一生應該保持的一種狀态,如果遇到事情就灰心喪氣,或是手忙腳亂,那麼其一生很難有所成就。
常有人問“什麼是從容?”
《小窗幽記》中的一句話,道出了本質:“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意無留,望天空雲卷雲舒。”人生漫漫而修遠兮,從容地把腳下的路走穩,不要因為着急趕路,而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願今後的你,成為胸中有乾坤,心自在從容的人。
主播:天亮
有聲讀物制作者
守候夜讀,我們一起迎接天亮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國學生活(ID:gxsh789)、洞見(ID:DJ00123987)、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