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裡于公元前11世紀由腓尼基人創建,
後長期由羅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統治,
1951年利比亞獨立後被确定為首都。
由于瀕臨地中海,陽光明媚、景色旖旎,
的黎波裡享有“地中海的白色新娘”的美譽。
是腓尼基人在公元前814年時建立的古城,後由羅馬人,汪達爾人和拜占廷人所占領
645年,阿拉伯人占領該城,伊斯蘭教開始傳播,該城遂成為重要貿易中心
戰略要地和伊斯蘭文化名城
910年,什葉派法蒂瑪王朝占領該城。
11世紀中期當地居民推翻了法蒂瑪王朝的統治,收回的黎波裡,恢複了遜尼派的勢力,并承認阿巴斯王朝哈裡發的權力。
16世紀被奧斯曼帝國占領,
1912年淪為意大利殖民地,
1951年為伊德裡斯王朝首都,
1969年為共和國首都
古代曆史
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了3座城市,分别是奧薩、布雷撒和萊普蒂斯,統稱為“的黎波裡斯”。
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區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萊普蒂斯在這次地震中被徹底毀滅,唯有奧薩古城幸免于難,雖然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但整座城市還是存在,曆經滄桑,發展成為今天的的黎波裡市。
公元前145年到公元450年,羅馬人占領奧薩城達600年之久
從公元450年起,汪達爾人侵占達80餘年
公元533年到645年,又被拜占庭統治了100餘年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占領這座城市,使伊斯蘭文化在此地生根。
1510年西班牙人征服這座城市,1551被奧斯曼帝國占領。
1919年到1943年的黎波裡塔尼亞地區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
從1943年起由英國人統治。
獨立時期
1951年,利比亞宣布正式獨立,的黎波裡被定為首都。
1969年9月1日,青年軍官卡紮菲在的黎波裡發動政變,推翻了伊德裡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史稱“九月革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