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和我抱怨,感覺生完孩子以後,自己逐漸不靠譜起來。
仿佛永遠都在找鑰匙、手機,甚至不記得出門時到底有沒有關門,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認。
她不明白,難道真的會"一孕傻三年"嗎?曾經那個女強人到底去哪了?
懷孕:我可不背“孕傻”這個鍋
“孕傻”這個問題,國内國外都有過探讨。
國内叫「一孕傻三年」,國外叫Maternal Amnesia(孕産婦失憶症)、Mommy Brain(媽媽腦)或者 Baby Brain(寶寶腦)。
症狀也都相似,總結起來就是:記憶力、行動力、注意力、專注力、思維邏輯能力還有行為認知能力通通下降,反正就是看起來各種不靠譜,就像智商不在線一樣。
(圖源:微博截圖)
但這個并不是懷孕專屬!
當我們長期睡眠不足,以及壓力過大時,也會出現“孕傻”這些症狀。
(圖源:微博截圖)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對“一孕傻三年”這個說法如此深信不疑呢?
首先,現實生活中的确有很多迷迷糊糊的新手媽媽可以作為論證案例。
(圖源:微博截圖)
其次《自然神經科學》上也曾發表過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們對比了新手爸爸、未懷孕女性以及已懷孕女性,結果表示:懷孕會造成大腦灰質體積縮小,并且在産後,縮小情況至少還會持續兩年。
(圖源:文獻參考1)
那很多人肯定就有疑問了,大腦灰質到底是幹嘛的?就是它影響了我們的智商嗎?
大腦灰質簡單來說就是個信息處理中心,能讓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及時的反應。但灰質體積減小隻是對應着情感和認知的功能調整,而不是智商下降。這一變化也是為了讓母親更好地接受孩子,以及讓她們更有母性光環。
所以“一孕傻三年”顯然不具備科學性。
中國科協在2021年度的科學辟謠榜,也曾将“一孕傻三年”,蓋章為謠言。
(圖源:CCTV13截圖)
既然是謠言,那為什麼現實生活中還有那麼多,看起來有點“不在線”的新手媽媽呢?
是誰偷走了媽媽們的“腦子”
雖然腦部的變化,沒有讓智商欠費,但女性在懷孕以及生産後,生活方式會迎來巨大的改變,各種壓力接踵而至,這一過程如果沒有很好的過渡,智商就會開始有些不在線。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到底有哪些壓力變成了小偷。
小偷一号:孕期壓力
懷孕的整個過程都會比較辛苦,有妊娠、吃不下飯等一系列不适感。
加之有了寶寶,母性的刺激,會讓女性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孩子身上,大腦也會一直處于一個緊張狀态,持續加壓下,自然對其他事情的反應有所減慢。
但隻要度過這個階段,努力放松心情,這種狀态就會慢慢緩解。
建議,可以試着分一些精力關注自己。
(圖源:pexels)
小偷二号:體内激素變化
懷孕以及産後的女性體内雌激素、孕激素和催産素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這種短時間内的急劇變化可能會導緻女性情緒相對低落,以及對周圍事物反應相對減慢。
但随着激素水平慢慢恢複,這種症狀也會逐漸消失。
小偷三号:睡眠不足
懷孕及孕後,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是常态。
當半夜換尿不濕、喂奶、以及醒來後陪孩子玩成為日常,長期的睡眠堪憂,會讓人自然而然進入一個迷迷糊糊的狀态。
這種情況更多地發生在喪偶式育兒的家庭,建議丈夫或是保姆,一同育兒減少新手媽媽的壓力。
(圖源:pexels)
小偷四号:營養不足
懷孕後胎兒的生長發育都會将母體的營養汲取走一部分,如果母體沒有及時補充,就會導緻體内營養素缺乏,必需脂肪酸和磷脂的缺乏都有可能導緻記憶力下降和注意力表現不集中 。
拒絕孕傻,我們還能這樣做
沒有女性願意在承受生育壓力的情況下,還被冠上“傻”這頂大帽子。為了避免出現這一情況,其實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很好緩解。
拒絕喪偶式育兒
長期睡眠不足、精力匮乏是新手媽媽不在線的主要原因,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解決喪偶式育兒,讓家人一起參與到這個過程中來。
有了足夠的睡眠,以及有精力關注其他方面,至少能解決80%以上的“孕傻”。
拒絕自我暗示
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曆“一孕傻三年”這一過程,長期的心理暗示,會讓你壓力倍增,甚至會導緻注意力更不集中。
所以學會拒絕自我暗示,放松生活。
學會轉移注意力
長期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會讓大腦一直處于緊張狀态,日常玩一些益智類遊戲,或是出門和朋友相會都是不錯的放松方法。
家人幫助平穩過渡
懷孕後,女性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家人一定要正确認識這一過程,盡量輔助平穩過渡,減少女性生育壓力。
借助工具緩解記憶困擾
如果感覺自己已經出現了記憶不在線的問題,可以借用便利貼、或是手機備忘錄以及鬧鐘來提醒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很重要,一味的困擾會更焦慮,形成一個循環。
此外,也希望大家可以多給新手媽媽一些寬容,要知道在賦予女性生育能力的同時,也給了她們磨難。
我們不應該隻看到她們偶爾的不在線,更應該看到背後巨大的付出。
要知道,每一個新手媽媽都是最棒的。
編輯策劃 / 圓心健康新媒體組
參考文獻
[1]Hoekzema, E., Barba-Müller, E., Pozzobon, C. et al. Pregnancy leads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Nat Neurosci 20, 287–296.
[2]Crawley R, Grant S & Hinshaw K (2008). Cognitive changes in pregnancy: mild decline or societal stereotype?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2(8), 1142-1162
[3]中國科協《2021年度科學辟謠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