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可可,
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
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
随着時代的進步,喜歡漢服的人越來越多,漢服的普及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有一種令人驚奇的現象卻仍然存在——同樣是東方文化的繼承者,日本人穿和服會被誇,中國人穿漢服卻被認為是“奇裝異服”而深受吐槽。
随着經濟的進步,人們開始感到文化空虛,開始回想、反思過去的文化,據此引發了一場“新時代的漢服文化複興”,但卻隻被少數人所接受和支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漢服對于中國人而言,“認可度”與“日常度”不高
其實,由于時代的更叠,過去的“漢服時代”已經不再,人們更傾向于時尚個性的現代裝。
在多數人眼中,這場關于漢服的“文化複興”,是生活富裕人們的空閑樂趣,因此,也使得漢服在中國的認可度和日常度沒有和服在日本的高。
雖說中國的漢服文化相比日本的和服文化更加悠久,文化底蘊更加濃厚,但由于中國時代更叠較多、且非常複雜,所以漢服文化沒有被很好地保護。
而相對于中國曆史的複雜性,日本則相對于較“内斂”,因此使得國内和服文化的認可度一直都保持着較高的數字,以至于到了現代,和服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也很高。
而且,現在的中國人大多向往“快捷”、“高效率”的生活,他們更喜歡簡約、适合日常生活與工作的現代裝,而不是複古又複雜的漢服——因此,漢服的繁複性和緩慢優雅的特點,就與現代的生活略顯“格格不入”了一些。
二、現代人對曆史文化的認識度不夠
對于現代人而言,他們需要學習太多的文化知識——數學計算以供日常收入計算,物理化學以供現代科技進步,生物以供研究人類本身……
因此,對于了解自身過去發展過程的東西,如:在語文與曆史這兩個科目上,就很少付諸足夠的心力去學習和認知。也正是這個原因,導緻漢服在人們的眼中變成了“過去”的代表,甚至有些人認為漢服是“過于傳統化,不跟随時代腳步”的表現……
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漢服的重新出現恰恰證明了——人們在回顧過去的曆史,在重新重視已經過去的文化,他們體會到了曾經文化的魅力并且被它所吸引。
這不但不是時代的退步,反而是時代的進步,我們應當相信,人們會因為對漢服的喜愛而去重新認識它背後的故事與文化,從中獲得對當代生活新的感悟。
三、過于在意“别人的眼光”
一個新事物出現的時候,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與困難。新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伴随着一些曲折的阻礙——漢服文化複興時遇到的,也正是這個問題。
最初喜歡上漢服的人們雖然勇敢地穿上了它,卻沒有足夠的勇氣将它帶給大衆,甚至後來因為他人“異樣”的眼光而放棄“喜愛漢服”。
這樣的開始,使得漢服在現代人心目中的形象變得更加“奇特”,甚至偏向于“反對漢服文化”。
相反,在日本,人們穿和服時就會受到鼓勵,甚至和服隻有在正式場合才會穿,擁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公衆影響力,而在中國,人們的這種“不支持” “很怯弱”,導緻了現在——日本人穿和服被誇,中國人穿漢服反而被認為是“奇裝異服”的情況。
四、“圈内”與“圈外”的相互排斥
最近幾年,由于漢服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形成了一個特别的圈子,被稱為“漢服圈”。但由于一些人對漢服的了解和文化研究不夠,導緻“空有熱情,卻無底蘊”的文化缺失感。
再加上一個原因——“漢服圈”内多為年輕人。
他們大多數因為太過年輕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人際關系處理經驗,也因此導緻了“漢服圈”的一些尴尬情況——真正漢服愛好者的愛好得不到尊重,被某些經驗淺的“漢服萌新”所誤會,漢服的真正意義和存在方式被誤解,“漢服圈”内也産生了“研究者”與“純愛好者”之間由于“漢服的文化”問題而“相互排斥”
也是這個原因,導緻不是所有的“圈内人”都歡迎“萌新”加入“漢服圈”,如果有新人想要加入“漢服圈”,那麼這些“萌新”将會接受到“來自老人的審視”,如果你的認知度和高度達不到相應的高度的話,你就很可能會感受到“圈内人”的“排外”。
可能也是這樣雙方的誤解與排斥,才導緻了漢服文化的“複興之路”走得如此艱難吧……
我們自出生起就生活在這個“快節奏”、“高效率”、“高科技”的時代,我們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因此,古時候“慵懶”、“優雅”的慢節奏生活很少有人能接受,他們雖向往,卻也隻是短暫的向往,轉而又投身于現代的“快節奏”之中。
或許,我們隻有改變了自身的生活方式,認真地去感受漢服的文化與魅力,去了解那些漢服愛好者對漢服的熱情,才能徹底解決“為什麼日本人穿和服會被誇,中國人穿漢服就被吐槽是‘奇裝異服’”的問題,加快漢服文化的複興腳步。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啦。記得關注可可,了解更多漢服資訊喲!若是本期的内容給你提供了有用的幫助,動一動雙手,點贊收藏一下吧,我們下期再見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