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癌最好的治愈率?■記者 馮麗妃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癌症患者數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5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罹患癌症去年,我國新增457萬癌症病例,占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總數的23.7%,成為新增癌症人數最多的國家,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三種癌最好的治愈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記者 馮麗妃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癌症患者數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5人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罹患癌症。去年,我國新增457萬癌症病例,占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總數的23.7%,成為新增癌症人數最多的國家。
當前,精準醫學如何助力癌症篩查與治療?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地區廣受關注學術成果報告會”(聚焦腫瘤學領域)上,《中國科學報》采訪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多位研究者。
影像學助力結直腸癌早篩
“現在乳腺癌、宮頸癌的篩查已經納入日常工作。但對于結直腸癌,目前的篩查仍然不夠。”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孫應實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據IARC統計,結直腸癌是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去年新增病例193萬例,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它也是全球第二大常見癌症死亡原因,每年造成近100萬人死亡。
我國2020年結直腸癌新增病例近56萬,死亡病例近29萬,位列癌症死亡病例的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
據介紹,結直腸癌公認的風險因素包括肥胖、低水平的體育活動、不良飲食、吸煙和飲酒。
孫應實表示,以往結直腸癌在歐美西方國家發生率比較高,在中國發生率比較低。但随着飲食習慣的變化,蛋類、肉類的增加,我國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呈升高的趨勢。40~69歲是結直腸癌的高發年齡段,且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
“目前我國結直腸癌篩查做得遠遠不夠,導緻很多患者确診時就是中晚期,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并給個人和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他說。
結直腸癌篩查包括糞便檢測、内鏡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當前,影像學檢查作為癌症診斷和檢測手段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使臨床診斷更客觀、準确、可靠,且對抵抗力較弱、腸鏡檢查耐受性相對較差的患者更加“友好”。
“早發現、早診斷是癌症防治的關鍵,個人應當重視。特别是45歲以上的人群,須定期做體檢,如腸鏡、胃腸道影像檢查非常必要。”孫應實建議,飲食應更加健康,加強鍛煉,全方位自我調節。
食管癌疫苗“一定會出現”
“食管癌在我國是高發性瘤種之一。去年,中國的食管癌新發病例32萬,死亡病例30萬,也就是說,全球53%~55%的食管癌新發病人和死亡患者都在我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内科醫生魯智豪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說。
在我國,食管癌具有典型的地域分布特征,高發區包括豫北、陝西的部分區域和太行山區域,此外四川南充、江蘇鹽城以及福建的福州、汕頭等區域也存在食管癌高發現象。與西方食管腺癌居多不同,我國絕大多數為食管鱗癌患者,全球70%以上的新發和死亡的食管鱗癌患者都在中國。
食管癌發病的高危因素與不良生活習慣存在高度相關性。“包括長期飲酒、抽煙,食用燙的、辛辣刺激性的餐品以及進食過快等因素,這些都會反複刺激食管黏膜緻使其發生增生、炎症,甚至出現惡變。”魯智豪說。
同時,他表示,隔夜飲食和腌菜容易産生亞硝酸鹽等緻癌物質,經常食用也容易引起食管癌惡變。長期維生素缺乏和其他一些環境因素也會産生不良影響。此外,食管癌發病與個體遺傳的易感性有關。
魯智豪表示,食管癌的早期往往很難發現,如果患者出現“三感一痛”的症狀,應該引起警惕。“三感”,即異物感、哽咽感和進食時的停滞感;“一痛”,即進食時出現胸口刺痛或者燒灼性疼痛。特别是高危人群如果出現上述現象更應引起重視。而食管癌的早期治愈率可達90%以上。
對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來說,2019年以來,免疫治療走入臨床給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改變。魯智豪介紹,目前食管癌中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50%~60%。一直以來晚期食管癌,特别是晚期轉移性食管癌被認為無法治愈,5年生存率僅有3%~5%。但免疫聯合化療使這類患者5年生存率不斷增加。他認為,聯合免疫治療是食管癌治療的趨勢。
目前宮頸癌已有疫苗走向臨床,魯智豪相信,食管癌疫苗“一定會出現”。此次新冠疫苗生産大幅推動我國疫苗研發和平台建設,食管癌的“瘤苗”研究也在探索中。“通過誘導機體産生特異性抗腫瘤免疫反應,讓它能夠識别食管癌細胞,相信隻要‘瘤苗’做得足夠精準、有效,未來食管癌的診治一定會有革命性的進步。”
整合現有療法“對肝下藥”
“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半數以上病人确診時已處于中晚期,一般平均生存時間隻有數個月左右。”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王維虎對《中國科學報》說。
據IARC統計,2020年,肝癌新發病例位居第6位(91萬),死亡病例卻位居第三位(83萬)。我國肝癌每年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占全球的一半左右,2020年,我國肝癌的發病病例位居第五位(45萬),死亡病例卻位居第二位(39萬)。
患者數量多、死亡率高、治療手段有限,是肝癌防治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特别是肝細胞癌(HCC)被稱為預後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免疫聯合療法的出現為肝細胞癌治療帶來新的希望。據衛健委2018年相關數據,2003~2015年,我國肝癌總體五年生存率僅在10%~12%之間。“免疫治療時代之前,主要治療手段僅包括手術、介入、放療、消融和靶向治療,存在很多局限性。”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一科主任邢寶才說。
他表示,這種局限性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中國發現的肝癌患者,能進行手術的隻有30%,70%的患者為晚期,沒有手術機會;其次,患者做完手術後,複發率高達50%~70%;再者,對于70%不能手術的病人,選擇靶向系統性治療,有效率較低,僅有3%~4%的肝癌病人腫瘤明顯縮小,生存期延長三四個月。
2018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T A”免疫聯合療法治療肝細胞癌突破性療法認定,開啟了免疫治療的新時代。
“免疫治療使不可切除的肝癌縮小以後,一部分人獲得手術的機會;對于晚期的肝癌,即使沒有切除機會,也會延長生存期。”不過,邢寶才也表示,并非所有肝癌患者都适合免疫和靶向聯合療法。從治療策略來說,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此,王維虎也持有類似觀點,盡管當前聯合免疫療法在治療晚期肝癌患者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效果,但在治療時仍需“對症下藥”。例如,對于惡性肝癌治療應重新審視傳統放療的作用。
“過去,人們錯誤地認為肝細胞癌對放療不敏感。現在随着影像技術、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放療越來越精準(誤差可控制在0.5毫米以内),其在肝癌治療中應用的比例越來越高。”他舉例說,對早期肝癌,特别是手術危險性比較高的情況,單純做放療,完全可以獲得與手術一樣的根治效果。對術後病理發現有殘留患者做進一步放療,可取得更好的療效。
總體看,王維虎表示,近年來,肝癌在我國總體療效進步明顯,但仍“不足以讓更多的病人獲益”。他建議,應開展一系列大樣本前瞻研究,整合現有各種治療手段,了解不同方案在不同患者中的優勢和不足,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肝癌患者的總體療效。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