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看過這麼一幅美術作品:一個小女孩半跪在草地上,輕輕吹起蒲公英,蒲公英的種子便随風四處飛揚了。構圖簡潔,造型純樸,背景空曠而意境幽遠,抒情味極濃,讓人印象深刻,它逼真刻畫了童趣無價和童心的可貴。這就是畫家吳凡于1959年創作的版畫作品《蒲公英》。
這幅版畫使用了中國水墨畫的創作方式,以濃、淡、無本重色調描繪了近、中遠三層空間。從人物外形的勾勒,到籃子和鐮刀的處理,都有毛筆的用筆特點。背景大面積的空白不着一筆,成功轉換了中國畫水情墨韻和計白擋黑的傳統。畫面上,除了小女孩和她的割草工具,沒有任何景物、背景的描繪。自然的留白,在人物的映襯下有了空間感,給觀衆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整個畫面有一種山水畫所獨有的悠閑和靜谧,幹淨清爽,怡然自得。
《蒲公英》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從細微處表現生活的真谛,傳達出普通人的情愫,給人以親切感,讓思緒飄得很遠很遠......
這是個五六歲的小姑娘,身穿白色的衣褲,套着淺藍色的肚兜。本來,她可能是給家裡的牛兒割草的,可走着走着,她看到一株蒲公英,毛絨絨的頂着一個小花傘,煞是可愛,這讓小女孩動心了,她一下子放下了手中的籃子和鐮刀,她忘記自己的任務,一下坐在了地上,伸手摘下了那朵蒲公英的絨花。這還不滿足,她嘟起小嘴,猛吸一口氣,沒想到,蒲公英的小傘吹得七零八落,随着風兒,飛向遠方。小女孩因為用勁,小臉憋得通紅,腦後的小辮也因此而翹起,仿佛正助她一吹之力。神态質樸,那是回歸自然的天性,至于媽媽交待的任務,早已忘記在九霄雲外了!
看着這樣的畫面,我們似乎也想到了我們的童年,喜歡玩耍,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隻要一點點的快樂,就會讓我們高興得忘乎所以。可随着時光的流逝,我們的物質越來越豐富的同時,快樂卻感覺漸漸減少,快樂都去了哪裡了?如果我們都能像這個小女孩這樣,保持一顆童心,不管外界怎麼變化,用單純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我們的快樂就會多得多!正所謂“越簡單,越快樂”。
這幅作品自59年創作以來,深受讀者的喜愛,并獲得“萊比錫國際書籍藝術展”版畫比賽金質獎章,還多次刊登在各類文藝期刊封面上,從50年代至今,共有十多次,這也是不多見得,今天我們就來集中欣賞期刊封面上的《蒲公英》。
電影中也常見蒲公英的畫面,在1980年的電影《巴山夜雨》中,我們的印象特别深刻。影片用散文詩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動亂年代裡的感人故事,片中有個小姑娘叫小娟子,自小父親便因政治問題失去了自由,媽媽也早逝,她一個人到處流浪,她就像一株随風飄散的蒲公英,後來,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父女團聚了。在回家的路上,她又見到了蒲公英,這一次她吹得最開心!這是她童心的回歸!
謹以此作獻給“六一兒童節”,祝大孩子、小孩子們都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