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我們今日介紹第一院落的其餘建築。
旭輝庭爬山遊廊
旭輝庭位于乾隆花園内第一進院落的西側,貼牆随山勢而建。因座西面東,高居于堆山之上可看日出,乾隆禦筆【旭輝】。
此庭面闊3間,進深1間,歇山式卷棚頂,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明間開門,窗為步步錦格扇芯。東、南兩側前出廊,南側接爬山遊廊,檐下為蘇式彩畫。
乾隆花園第一院落圖
乾隆花園第一進院内的東南角,有曲廊曲廊轉折,圍出的一個小院。園的核心為抑齋,西側連着遊廊,遊廊轉角處建有矩亭。
撷芳亭
院内東南角疊石為山,上建攢尖頂方亭,名撷芳亭。
亭為綠色琉璃瓦,檐、脊上裝飾黃色琉璃瓦飾。檐下飾倒挂楣子,下安白石坐凳欄杆。石山有蹬道,蜿蜒而上可達撷芳亭,在亭中可以遠眺花園美景。
抑齋及矩亭
在撷芳亭對面是抑齋,座北向南,隻有兩面牆一根柱,外觀看就是一間半的大小。
抑齋正面
上覆黃琉璃瓦綠卷邊硬山卷棚頂,前後出廊,檐下飾蘇式彩畫。
前後開門,側間開步步錦隔扇門,剩下為檻牆玻璃屜窗。
抑齋漆泥子佛挂屏龛,現收入庫房
抑齋不過是面闊一間半的佛堂,隔斷之上嵌以挂屏佛龛,佛龛内供奉九十五尊漆泥子佛。
挂屏佛龛與傳統佛龛不同,将其嵌入木框,繪制絹畫,外面鑲嵌進口的西洋玻璃,并配以紫檀等名貴木材的邊框。在清宮造辦處檔案中,記載這件漆泥子佛挂屏龛共用買辦工料銀百五十一兩五錢九分八厘。
東間有門可暗通養性殿的西配殿佛堂。從中路的角度來看,穿過西配殿佛堂後牆上的小門再進入一個小佛堂,後者無疑是取隐秘修煉而又置身山林的雙重意味。
龜紐長方形瑪瑙【抑齋】玺
抑齋是乾隆親自命名的,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書房就叫做抑齋。此枚玉玺是乾隆為寶親王時期所用,為龜紐長方形瑪瑙玺。
瑪瑙【抑齋】玺篆書
通高1.6厘米,上刻篆書。乾隆登基後,在【抑齋記】中表明:“于凡禦園、行館,據山水之佳,适情性之雅,可以憑棐幾,展芸編者,無不以是為名,示不忘舊也。”為表明不忘初心,在紫禁城和圓明園等處,建有多處抑齋。
抑齋區域鳥瞰示意圖
矩亭位于抑齋西側,乾隆在詩文中寫到【方轉回廊接書屋,折旋中處矩無差。】
亭為方形,座西朝東,四角攢尖綠剪邊黃琉璃瓦寶頂,檐下飾以蘇式彩畫。
矩亭牌匾及編織紋天花
亭内西面為遊廊檻窗,上懸乾隆禦筆“矩亭”匾,頂部是編織紋天花,為宮内僅有。矩亭南、北、東三面接遊廊,向南可通衍祺門,向北可達露台。
承露台
北側的承露台亦稱仙台,坐落于太湖石堆砌的假山之上,面積為7平方米,可登台上觀景。
欄闆間以石望柱相連
以白石欄杆相圍,欄闆間以石望柱相連,台内陸面鋪米黃色斑石,台上曾放銅盤。台外順山北下有木石欄杆相攔,南北兩側有石階通至台下石洞。
承露台最早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相信方士所言,修建銅人承露台,露水和玉屑共同服用可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北海瓊花島銅仙承露台
現在保存最好的承露台位于北海瓊花島,有白玉欄杆圍繞,從南面入口可通台上。中間一座八角形高0.61米的底座,上面豎着一根高2.8米的盤龍石柱,柱身精雕蟠龍紋,柱頂站着一尊1.5米高的銅仙,雙手高舉一個蓮花形銅盤,向高天承接甘露。
明天介紹乾隆花園第二院落遂初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