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說:人總要有點東西,活着才有意義。
什麼才是人生的意義,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答案。
金庸先生離世前曾說過:人生的意義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先生做到了,寫下了無數武俠小說。
有人說,人生的意義在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生活。的确,人生匆匆如流水,生命像一幅水墨畫,在煙火中,在遠山淡影中漸行漸遠,能夠珍惜當下的人,才是人間清醒。很喜歡《人間有所寄》當中張麗鈞寫的那樣:注意,此時此地!短短幾個字,瞬間就被拉回到了現實,不論生活是好是壞,我們都要活在當下,把握好眼前的生活,才是幸福的意義。很多成功的人,也在告訴我們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心靈,還可延長生命的長度。因為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我們便可以在時間裡忘卻一切煩惱,也不會被世俗的偏見左右我們的情緒。林清玄在文章裡寫到:“作家還是比一般人幸福呀!因為留下了作品,因而保留了時光,镌刻了情感,使一切逸去的,留下了餘音遺響,活色生香。”可見,先生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充滿了感情。
有情之人,内心深處是溫暖善良的,他們看一株草會心生歡喜,看一朵雲會生出美麗,看一棵樹會遺忘自我,所有的人、事、物在他們眼中,都是有溫度,有生命力的。《人間有所寄》中劉亮程的《遠路上的新疆飯》,作者賦予了那些飯食五味俱全的人生況味,有慈悲,有恩情,有說不盡的肺腑感動。他說:“我二十歲時,在塵土飛揚的路邊,想望見四十歲、五十歲的自己,到底走到了哪裡。如今我年近六十歲,知道已走在人生的遠路上,此時回頭,看見二十歲的自己還在那裡,我在他遠遠的注視裡,沒有迷路,沒有走失。”他的心靈是真誠的,文字也是如此真誠,也許,這就是熱愛本身的樣子。
山桃花我沒有見過,也許見過我卻沒有認出來,就那樣彼此擦肩而過,也未可知。但我卻讀到了李修文的《山桃花》,透過文字,似乎聞到了它的香氣,感受着它開放時的震顫,以及那生命中頑強拼搏的精氣神,我已站在花朵旁,凝視了許久。
感情充沛的人是美好的,我喜歡那份溫暖,總能找到同頻共振的時刻,心底的聲音,激蕩的,淡然的,歡喜的,感動的,常常使我淚光閃爍。他們通過文字傳達出來的感情,充滿了濃郁的色彩。沉浸其中的往往都能自在歡喜地找到幸福的時刻。
“遊人不解春和在,隻撿兒童多處行”,故鄉是每個人心中永恒的美好。當漸行遠去,曆經千辛萬苦,才發現最初的樣子,才是最迷人的風景,那條童年的小河流經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在回眸中尋找希望的可能,即使有一天幹涸枯竭,仍在心中潺潺流淌。鄭世忠的文章《有條叫童年的小河流過》,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過的童年,都曾見過的小河,卻不知道是不是都還守望初心,充滿了溫情。
人間有所寄,落筆皆有情。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分享給大家,是一種幸福。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大家更多的熱愛,熱愛本身也是一種倔強。
在倔強中,遇見歡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