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帝王對話大全

宋帝王對話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19:23:11

宋帝王對話大全(新鄭故城谒高拱)1

鑒忠堂寶谟樓遺址

宋帝王對話大全(新鄭故城谒高拱)2

柱國元輔坊(攝于一九六○年)

宋帝王對話大全(新鄭故城谒高拱)3

本版圖片由新鄭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提供繪圖/王偉賓

宋帝王對話大全(新鄭故城谒高拱)4

宋帝王對話大全(新鄭故城谒高拱)5

明神宗賜高拱诰命(局部)

□本報記者趙慎珠

在忠義之士燦若星辰的曆史長河中,總有一些人物格外耀眼;在厚重河南精彩出彩的輝煌長卷中,總有一些章節值得發掘。高拱以及他在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所建樹的功業,就很有書寫的意義和價值。

明代隆慶時期,隻有短短的6年,卻是一個能臣輩出、風雲際會的特殊時期,明史在這裡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徐階、張居正、海瑞、戚繼光等人物次第登場,高拱更是政績卓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史學家、鄭州大學首任校長嵇文甫評價:高拱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開風氣的人物。

高拱是新鄭人氏,人稱高新鄭,後又長眠于此。

清明時節,整理思緒,畢恭畢敬,拜谒名臣。

◎銳意革新

高大的泡桐樹上,一簇簇白裡含紫,紫中隐白的泡桐花開得熱鬧非凡,空氣中飄來淡淡的甜香。

新鄭黃帝故裡鼎壇南側綠化帶的東南隅,一座宏大的拱形過廳,伫立在茵茵綠地之中,基座高約1.2米,過廳上部,用青石條鋪就,牆身和券頂,用青灰磚以白灰粘砌,它是鑒忠堂寶谟樓遺址。

清康熙四十一年《新鄭縣志》載:“明穆宗賜高相國拱所建,在城内東街道北。”遺址是新鄭舊城保存下來唯一的明代建築,高拱多次在此迎接聖旨,百姓叫它接旨亭。

400多年前,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臘月二十二日,北京城風雪交加,皇帝下旨,召高拱再起,任内閣大學士兼掌吏部事。

新鄭城内,鑼鼓聲聲,鞭炮陣陣,家家戶戶正在辭舊歲,迎新年。農曆正年初二,寒風凜冽,58歲的高拱,一大早就等候在了鑒忠堂寶谟樓前,一個望六之人,已經容不得從容等待,在他的眼裡,忠君報國到了隻争朝夕的關頭。接過聖旨,高拱沒有按慣例忸怩一番,而是立即輕裝就道,未攜帶家眷,頂風冒雪,乘驿車仆仆北上。

高拱再入内閣,“慨然以天下為己任”,迅速顯示出卓越的才能。

隆慶初年,社會矛盾激化,危機四伏,吏治腐敗導緻明王朝陷入财政虧空、邊境廢弛、社會動蕩的困境。

河南工程院教授嶽天雷考證,隆慶朝的閣臣有九人之多,先後任内閣首輔的有徐階、李春芳、高拱三人;先後入閣出閣的有趙貞吉、高儀等五人;一直任閣員至次輔的隻有張居正一人。九人像走馬燈一樣,進進出出,人事不斷變遷,權力不斷轉移。表面上看,似乎是争權奪位的“混鬥”,本質上,卻深藏着守舊與革新、保守與改革的根本對立。以高拱、張居正為一方,其政見綱領是變法改革,力圖挽救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學術上主張儒法兼宗和經世實學,是謂革新派或改革派。兩派營壘對立,陣線分明。

高拱撰寫的《除八弊疏》在前,内閣大學士張居正撰寫的《陳六事疏》在後,兩人把國家的前途命運,寄托于整頓改革、力行實政之上。高拱擔任内閣首輔後,在整頓吏治、選儲人才、安邊強兵等方面頗有建樹,大刀闊斧地進行洗刷頹風、振興朝政的一系列改革。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牟鐘鑒認為:他使帝國多年因襲虛浮、積弊叢生的内政外交有所改觀,生出一股清新剛健的新風。

高拱“能得人”“善用人”,起用一批有能力、有操守的人才,如吏部尚書楊博、薊州總兵戚繼光、應天巡撫海瑞等,他們或擅長行政,或擅長軍事,或擅長漕運水利,都是“明體通變,事功卓著”的高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明清史專家韋慶遠點評:高拱是有明一代最有魄力、最有識見、最敢于改革舊制,而又能妥慎制定符合實際需要新規制的吏部尚書。他任職的兩年半中,所謀劃和推行的新法,實為明代人事制度掀開新的一頁。

◎靖邊有功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和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曾在著作中說過:“大明雖大,最為緊要之地四處而已,若此四處失守,大明必亡。”這四個地方,是宣府、大同、薊州和遼東,它們是明代邊界最讓人頭疼也最難防守的重要據點。

西北邊陲,一直深受蒙古部族的威脅,在蒙古各部中,鞑鞳部的俺答,實力最強。内蒙古大學研究生翟禹統計,嘉靖朝的45年中,俺答入侵達30多次,特别是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以後,幾乎年年犯邊。

更嚴重的是,明軍屢戰屢敗,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九月,俺答進犯山西“一月有餘,深入千裡”,“殺掠男女數以萬計”,所過之處“蕭然一空,死者相藉”。

高拱複政後,選拔任用大批軍事人才,鞏固加強邊疆的防禦力量。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夏,明軍扭轉了遇戰即敗的局面,甚至傳來了罕有的捷報。

如何保障邊境的長治久安?高拱提出,必須實現封貢互市。封貢,就是帝國授予俺答封号,俺答表示歸附帝國,以此締結更長遠的和睦關系;互市,就是在一定時間和地點開市貿易,組織物資交流,互通有無。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反對互市的官員氣勢洶洶,高拱力排衆議,領銜上疏,力主開市。

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邊境市場正式開放,各地客商陸續趕到這裡,開展貿易活動,一個奇迹就此出現。大明王朝曆經200多年的明蒙戰争,終于開啟和平的帷幕,此後的近百年中,雙方再未爆發大規模的戰争。

高拱又在東北取得遼左大捷,在西南平定安氏之亂,在南方剿倭除盜。

和平終于實現了,高拱居功至偉。

就在高拱盛名之時,一個陰影,悄然出現在了他的身後。

明清史專家韋慶遠認為,高拱與張居正二人,意氣相投“三十年生死之交”,但是“權力欲往往誤導人物,情緒淹沒了理性和良知,終于演變為隆萬年間原可避免的政治悲劇”。

《明史》記載,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36歲的隆慶皇帝朱載垕駕崩,10歲的朱翊鈞繼位,年号萬曆。張居正與宦官馮保聯手,兩個月後,将高拱逐出内閣,“回籍閑住”,張居正升任首輔。

現代學者許敏考證,張居正首輔任内,繼承和深入了高拱任内的措施,使得萬曆前十年的朝政煥然一新,張居正改革非萬曆朝始有,而是曆經高拱、張居正層層積累,促進的結果。

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原内閣大學士沈鯉在《張太嶽集·序》中寫到,高拱和張居正都是才氣過人、功勳卓著的“社稷重臣”,那種或把兩人對立起來,褒一貶一,或一概罵之的,都不符合曆史事實。

◎故裡新鄭

沿着新鄭市區向東北而行,有一條蓮河彎彎曲曲,由北向南。蓮河兩岸,沙丘地蜿蜒起伏,沙丘之下的兩個村莊,都名為高老莊,當地村民為了區别,把河以西的,稱為西高老莊,河以東的,稱為東高老莊,東高老莊是新鄭高氏的祖籍地,西高老莊則為高氏的祖墳地。

蓮河西岸、沙丘東南的高氏祖墳,大約占地百畝,臨近黃昏,祖墳一片肅穆。新鄭市博物館館長杜平安說,高氏大約26世的近萬人,安葬于此。

《高氏族譜》記載,高氏的祖先,元代為山西洪洞縣人,元末兵變,舉家逃難到了新鄭,定居蓮河的東岸,以務農為生。高氏一門辛勤開墾,到了高拱的曾祖父高旺時,家境殷實,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之家。

高氏從高拱祖父高魁開始,步入仕途,家族漸趨興盛。高魁曾任工部虞衡司郎中,因大臣官僚納賄成風,他辭官回鄉,最終長眠在了河西高氏祖茔。高魁墓碑上的字迹,至今清晰可見。

從東高老莊步行向南,一個不大的院落門前,注明“高拱誕生地”五個字,屋子裡供奉着高拱的畫像。高氏後人介紹,這裡曾有一座老屋,幾年前還留存着一段高1.5米、長近3米的斷壁,可惜在重修時被拆毀了。村民們常來祭拜,畫像前,香煙袅袅不絕。

高拱的父親高尚賢,曾任工部主事、光祿寺少卿。公元1513年1月,高拱生于新鄭,幼年即有才氣,“五歲善對偶,八歲日誦數千言”。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拱為皇子裕王朱載垕講學,任首席講讀官。14年後的公元1566年,高拱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的身份,進入内閣。

同年,嘉靖皇帝駕崩,30歲的朱載垕繼位為帝,年号隆慶。高拱愈加得到重用,但他與首輔徐階政見不合,第二年五月,便還鄉養病。

新鄭老城東街的路東,幾棟清代建築風格的房屋,混雜在現代建築中,青磚灰瓦,有幾分不同。杜平安說,此處名為澄心洞,又名八卦洞,一部分老房子被毀,明代是高魁、高尚賢、高拱一家三代的老宅院,高拱兩次返回原籍時的住處。

兩起兩落,仕途曲折,60歲的高拱第二次離開京城時,惆怅悲涼,見落葉而有感:“飄飄落葉随風吹,葉落何時還故枝?盛年光景能幾何,俟河之清日月多。”

他閉門謝客,著書立說,撰寫《春秋正旨》《問辨錄》和《本語》,後世學者視它們為實學著作,台灣學者鐘彩鈞點評:高拱把政治家的實際經驗,融入了經書诠釋中。

◎皇帝追封

家事、國事、天下事,無法言說,公元1578年,高拱在家中抑郁病故,享年66歲。

出新鄭縣西北約1公裡的閣老村西北,在一片綠油油的麥地中,一個高大的墓冢格外突兀,它便是高拱的長眠之地。墓冢坐北朝南,北倚鄭韓故城北城牆,南臨古迹梳妝台。

《新鄭縣文物志》記載,原墓地南北長250米,東西寬150米,從南向北依次有石牌坊、拱形大門樓,門前一對石獅。進二門,中間修有甬道,甬道兩旁對稱排列有石獅、石羊、石猴、石龜、石馬、石人等組成的石刻儀仗。石人高約2米,身着皂服,手持朝笏侍立。後台是祭祀壇,左右有廂房,最後是祭祀大殿。殿後60米,有上圓下方的墓冢,高8米,周長95米。墓冢四周,植5棵柏樹,意為“五龍捧壽”。明清時,此處樹木郁郁,整齊莊嚴,古迹梳妝台兀立于前,鄭韓故城環繞于後,頗為可觀。可惜的是,上世紀50年代,建築倒塌,柏樹被伐,石刻被砸。

墓冢茕茕而立,孤單寂寞,如同高拱“志不盡抒,才不盡酬”的晚年,不免讓人多出幾分唏噓。

高拱去世24年後,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初,禮部在批文中,高度評論高拱促成俺答封貢的靖邊功績:“此皆力為區畫,卓有主持……功不可泯。”

當年四月,皇帝贈太師,谥文襄。

在新鄭博物館的收藏室裡,工作人員戴着手套,小心翼翼鋪展開來一份聖旨,它是明神宗朱翊鈞賜授首輔高拱的平反追贈诰命。此诰命橫0.545米,寬0.3米,用料考究,彩色絢麗,書法端莊,五彩絲絹的底色細分為淡黃、淺黃、深黃、灰、白五色,其上織有祥雲瑞鶴襯托底紋,右端織“奉天诰命”四字篆書,字的兩邊,有織銀色雙龍圖案,左端印記下落款“萬曆三十年四月六日”,落款處的“制诰之寶”印章,氣韻非凡。

一段言辭懇切的追憶,表達出萬曆皇帝對高拱的贊美:“銳志匡時……肩大任而不撓,位重多危,功高取忌,謀身近拙,實深許國之忠。”

高拱勇于任事,皇帝心有戚戚,追思無限,再贈他為特進光祿大夫,再次評價“經綸偉業,社稷名臣”,皇帝贊揚高拱在軍事方面的功勳,把他與春秋晉國大夫魏降、北宋名臣範仲淹相提并論。

◎家風傳承

高氏家族多有金榜題名,世代為官從政,家風家訓,代代傳承。

高拱的祖父高魁,擔任山東金鄉縣令時,清正廉潔,返回高老莊時,行囊寥寥,唯有金鄉棗苗若幹。新鄭市區東北部屬沙崗地帶,土地貧瘠,種植農作物收成較低,卻适合棗樹生長,此後該地棗樹成林,碩果累累。高拱老家一帶種植的雞心小棗最有名,曾為貢棗。高拱奏請皇帝,種植棗樹的鄉民可免糧免捐,以此帶動了百姓種植棗樹的熱情。

高拱為官三十年,廉潔自律,“田宅不增尺寸”,清官海瑞記錄他:“是個用血氣不能為委曲循人之人”,“是個安貧守清介宰相”。

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鄭縣志》記載,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新鄭西南隅的城牆被水沖壞,因高拱任内閣大學士兼掌吏部事,按制度應當擴大縣城範圍,并修磚牆。知縣匡铎向河南巡撫呈請修建,令鄰境各縣助磚助石,改土牆為磚。高拱得知後,寫信給匡铎:“連年災荒,民生困難,不宜修城。”匡铎回複,修城所需之物已在籌備中,高拱再次寫信,嚴令修城面積不得大于原城。

新鄭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趙舒琪說,新鄭自秦代置縣,從明代至今,縣城的位置未曾改變,一直位于鄭韓故城的西城區中部,如今在南北二街,老城牆仍有迹可循。

2006年,新鄭市改造西環路,開挖路基時,發現明代城牆牆基近千米,下以青石長條為基礎,上砌帶有文字的大磚,磚文記載多為新鄭、密縣、尉州、鈞州、許州等周邊各縣名和窯匠、磚戶所造等字樣,年代均為隆慶四年。這一發現,恰巧印證了縣志的這一段文字。

暮春時節,新鄭的道路兩旁,棗樹一望無際,枝頭滿是鵝黃色的新芽,密密匝匝,層層疊疊,高拱救時良相的故事,在當地成風化人,廣為流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