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群衆路線組織生活會簡報

群衆路線組織生活會簡報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16:19:24

群衆路線組織生活會簡報(辦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幹)1

9月25日,遊客在秭歸縣沙鎮溪鎮長春村高山冷水稻基地遊覽,金黃的冷水稻與傳統民居交相輝映,美麗鄉村“豐”景如畫。2022年以來,秭歸縣聚焦聚力開展“美麗集鎮、美麗鄉村、美麗庭院”同建工作,将共同締造理念貫穿“三個最美”建設全過程。 (視界網 鄭家裕 攝)

群衆路線組織生活會簡報(辦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幹)2

8月11日,竹山縣龍井村共同締造樣闆點工作組成員,為群衆發放《緻龍井村全體村民“幸福龍井 共同締造”的一封信》,宣傳“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精神,入戶了解群衆訴求,征求意見建議。 (視界網 朱本雙 攝)

群衆路線組織生活會簡報(辦法一起想事情一起幹)3

9月23日,南漳縣長坪鎮長坪社區工作人員正在介紹“五共”理念共同締造易遷戶的幸福生活的情況。 (視界網 熊明銀 江勁邑 攝)

前進道路上,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衆觀點,貫徹群衆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7月26日至27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讨班上發表的重要講話

自己動手,主動拆牛棚;修路占地,不要一分錢補償,昔日的臭水塘被改造成文化廣場,紅安縣七裡坪鎮柏林寺村從貧困村變身“明星村”;

第一次開灣組會,80%的村民投反對票,如今開會,村民主動按上紅手印,麻城市閻家河鎮石橋垸村告别“吐槽大會”;

一改口頭禅“不關我的事”,甘願當起村裡義務保潔員,十堰市柏林鎮秦家坪村63歲的“犟老頭”王世友不犟了;

……

變化,點滴之間,日漸顯現。

這變化,源于一場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開展。

共同締造,實質就是組織群衆、發動群衆,建立良好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機制,打造新時代社會治理新格局。

這是時代之需、民心所向,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衆路線的有效途徑。

“共同締造”打通基層治理堵點

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江南庭園小區,居民被“用水難”困擾10多年。水務部門多次提出水改,卻因居民意見無法統一,導緻水改一事停滞不前。

甯松社區黨委書記張豔難以理解:明明是為群衆辦事,卻變成了政府部門“唱獨角戲”。

當前,城鄉基層社會正發生深刻變化,農村空心化問題加劇,公共事務參與動力弱;城區群衆訴求多種多樣,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紛繁複雜。傳統的政府單向管理的治理方式已無法适應新的形勢,不少地方公共事務出現“幹部幹、群衆看”的疏離。

今年5月,全省開展黨員幹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到基層一線,收集群衆訴求,解決突出問題。

一批基層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化解在基層,然而,還有一些帶有共性、相對複雜的問題,僅僅依靠幹部、政府是遠遠不夠的。

必須發動群衆一起幹,用“共同締造”的理念,打通堵點、難點。

今年6月,我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就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作出部署。随後,全省下發《通知》,要求每個縣(市、區)确定5—10個城鄉社區(農村自然灣、城市居民小區)作為試點,以改善群衆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探索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的方法和機制。

7月,我省先後在紅安幹部學院舉辦兩期專題培訓班,市縣領導幹部、基層鎮村書記,通過現場觀摩、專題輔導,領會共同締造的理論依據、深刻内涵、核心要義,掌握共同締造的路徑方法。

9月,省人大常委會出台《關于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推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意見》,明确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植根于人民的天然優勢,積極探索“五共”方法和機制,不斷豐富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湖北實踐,更好地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也是方法論。

每每夜幕降臨,一場場屋場院子會、群衆懇談會召開,大夥圍坐在一起,沒有主席台,沒有講話稿,你一言我一句,共謀美好環境,共話幸福生活。

今年7月,大旱襲來,各地幹群從“你和我”變成“我們”,“共同締造”出戰天鬥地的磅礴力量,打響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抗旱人民戰争。

試點先行蹚新路

共同締造,我省已有試點蹚路。

早在2017年,在住建部的關心與支持下,作為全國首批共同締造活動精選試點縣(市),麻城、紅安以城鄉社區為基本單元,以改善群衆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探索了一批成功的經驗、辦法與路徑,生動诠釋了“共同締造”理念精髓。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将打仗,女将送飯。”一曲《黃安謠》,唱出了當時軍民一心的革命激情。

“共同締造”就如一面新時代的“銅鑼”,在柏林寺村率先敲響。

柏林寺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無特色資源,無優勢産業,缺青壯年勞力。2018年3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團隊正式進駐柏林寺村。團隊并不急于畫圖紙、出規劃,而是從一家一戶走訪開始,村裡建什麼、怎麼建,聽聽村民們怎麼說。

走訪足足兩個月後,一套規劃圖才出爐。工作隊将村民召集在圖前:同意的地方,按紅色圖釘;不同意則按藍色圖釘。

為了激發大夥的參與意識,工作隊和村委會帶着村民代表,走進全國有名的美麗鄉村——河南郝堂村,大家心動了。

回來後,自己動手,主動拆牛棚;修路占地,不要一分錢補償。短短幾個月,村民主動拆除柴房、牛棚337間,新建公廁16座,改造當家塘18口。

2020年,柏林寺村成為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

在柏林寺村的示範引領下,紅安曹家畈、觀音閣、小豐山等20個示範村“共同締造”不斷升級,393個村莊“共同締造”如火如荼。

與紅安同屬大别山革命老區的麻城,共同締造的種子也在這裡生根發芽。

麻城首個“共同締造”項目,在經濟弱、環境差的石橋垸村徐家寨實施。

村莊怎麼建?工作隊和村幹部把“話筒”交到村民手裡,村民與北京的設計師一起,共商共謀。

自己的事自己動手。村民無償拆除了自家的豬圈、牛欄、旱廁,為新修公路、水塘讓道,村灣改造順利實施。

連續3年,麻城發布《“共同締造”實施方案》,搭建政務留言闆、塆組群衆會、村議堂、小巷微信群等線上線下議事平台,收集訴求1.6萬條;全市每年僅組織“灣組群衆會”就達8000餘場次。

繼紅安、麻城試點之後,2019年,枝江被住建部列入試點範圍,并全域推進。在縣城—鄉鎮—農村三級聯動體系下,枝江建成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9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31個,所有小鎮達到基礎型小城鎮标準,6個小鎮達到示範型小城鎮标準。

發生巨變的,不僅是村莊的面貌,更是群衆内心的主人翁意識和基層治理的内在機理。柏林寺村村民黃福和說,開始也不懂“共同締造”,現在村裡大小事情一起商量、一起幹,大夥參與勁頭足得很。

實踐充分證明,共同締造是一把“金鑰匙”,是新時代組織群衆、發動群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好經驗好做法。

全面開花凝聚大合力

從決策共識到實踐創新,從共同參與到利益與共,“共同締造”一花引來萬花開,荊楚大地圍繞“共”字發力,做好“同”字文章。

省婦聯打造100個“姐妹共建·幸福家園”活動示範點、省總工會“工會組織12條舉措”、省自然資源廳“全域國土綜合整治13條”、省民政廳“城鄉社區組織11條”……相關部門紛紛出台“共同締造”方案措施,廣泛參與“共同締造”,探索“以獎代補”模式,服務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荊門、黃石、潛江等市縣紛紛部署共同締造試點工作,根據城區、鄉村等不同類型,兼顧鄉村振興、城市更新、基層社會治理、産業發展等不同領域,因地制宜确定先行先試的社區、村灣和小區。

随州以“共同締造”壯大鄉村産業,成立以村集體為主體、鄉村能人帶頭、農戶入股參與的鄉村合作公司611家,将村民深度嵌入産業鍊價值鍊。廣水市186家鄉村合作公司開展運營,今年前8個月實現經營收入8510.16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1293.52萬元,幫助脫貧戶900餘人實現再就業,累計綜合利用耕地4萬餘畝,解決撂荒地1.16萬畝,一批“空殼村”變成發展示範村。

宜都以“圍樓夜話”為載體,将小區樓棟、農村灣落作為城鄉共同締造的起點,問“急難愁盼”之需,聽“針頭線腦”之事。在城區,以“鄰裡相識、幹群相融;樓道走通、民心走順;共話治理、共享成果”為主題的“圍樓夜話”已舉辦650多場,3.5萬居民參與,收集群衆問題訴求5944條、意見建議4711條,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448個。在農村,一場場屋場會點亮群衆心燈,牽起鄉村治理“千針萬線”。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我省積極融入共同締造理念,探索出議事型、對話型、共建型、聯動型、開放型等議事協商形式,湧現出鹹甯市“小區圓桌會”、武漢市“社區對話”、荊州市“居民說事”等典型小區改造案例。截至8月底,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項目開工率達到106.39%,排名全國第一。

鄉村振興新戰場上,1.23萬支駐村工作隊,4.26萬名駐村幹部與群衆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建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探索鄉村産業利益聯結機制,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廣泛發動群衆共建美好家園,廣袤田野煥發生機。

堅持黨建引領、群衆主體,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共同締造”的生動實踐正在荊楚大地遍地開花,為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凝聚強大動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