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轼在黃州著書立說了嗎

蘇轼在黃州著書立說了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8:08:20

蘇轼在黃州著書立說了嗎?蘇轼在黃州太守撥的城東緩坡一塊廢地蓋幾間房屋,自稱東坡居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蘇轼在黃州著書立說了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蘇轼在黃州著書立說了嗎(蘇轼在黃州太守撥的城東緩坡一塊廢地蓋幾間房屋)1

蘇轼在黃州著書立說了嗎

蘇轼在黃州太守撥的城東緩坡一塊廢地蓋幾間房屋,自稱東坡居士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見蘇轼《定風波》)蘇東坡的這首詞作,作于他被貶湖北黃州的第三年春天,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他在湖北黃州時,心歸自然、物我兩忘的曠達心境。你看,在外行走時,突遇大雨,又未帶雨具,可他不去聽那穿林打葉的雨聲,卻一邊吟詠長嘯,一邊悠然慢行。竹杖和草鞋,輕快得勝過駿馬;披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雨過天晴,他回頭望一眼,遭遇風雨之地,便信步歸去,感到無所謂風雨天晴。

身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朝廷命官的蘇轼,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而與之結緣,并在那裡生活了四年多(公元1080年2月至公元1084年4月)。這段時間,可以說是蘇轼的人生觀及價值觀的轉折點,并對其詩詞創作産生了重要影響。

蘇轼是宋代曠世奇才:論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論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論詞,為豪放派詞的開山鼻祖;論書法,乃“宋四家”之一。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中進士後,蘇轼曾先後擔任密州、湖州知府,禮部尚書,侍讀等職。宋神宗時,他因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調任湖州知州後,在給宋神宗上的謝表上發了些牢騷,并在所寫詩歌中,表達對新政的不滿,依附于王安石的禦史們,抓住把柄對他羅織罪名,聯名上書彈劾他。于是,宋神宗下令逮捕蘇轼;關押四個多月後,又将他貶為湖北黃州團練副使。就是在這一沉重背景下,蘇轼來到黃州。

黃州地處長江中遊北岸,風景如畫,但偏遠落後。蘇轼由于是犯官身份,沒有官舍居住,初到黃州時,隻得暫住在山間的舊寺定惠院裡;後又被景仰其文才的黃州太守陳君式,安頓到長江岸邊水驿臨臯亭暫住。

因為官俸停發,蘇轼的經濟狀況頗為拮據。為渡難關,他将夫人王閏之離京前變賣家産換來的銅錢,每月初,取出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串,分别挂在住所屋梁鐵釘上,每早取下一串,做當日生活費。由于銅錢數量有限,這樣的緊日子也難以為繼。恰在此時,其忠實追随者馬正卿來黃州探望,見此情形,便請求好友黃州太守陳君式,劃一塊無主之地給蘇轼耕種。後經反複交涉,太守将黃州城東緩坡上一塊營房廢地劃給他。蘇轼帶領全家老小清除瓦礫,刈割荊棘,在此地整理出五十畝田園,種上麥、稻和蔬菜瓜果自用。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冬,他在東坡之地的廢基上,蓋起了五間房屋。房屋竣工時,恰逢大雪,蘇轼便将其取名為“東坡雪堂”,并自号“東坡居士”。“蘇東坡”這一享譽中外的别号,便由此而生。從此,蘇轼一家就在這裡生活,直到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告别此地為止。如果從元豐三年二月到達黃州時算起,蘇轼在這裡生活了四年零兩個月。

黃州四年,本是蘇轼一生中,最為失意的日子。然而,官場的挫折,讓他離開塵世間的浮華;繁忙的農事,使他接觸到民間疾苦;壯美的山川,令他飽覽了大地秀色;難得的悠閑,給了他施展文學才華的宏大空間。在黃州期間,他共創作詩歌三百三十多首,填詞近六十篇。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記承天寺夜遊》等流傳千古的絕唱,都是在黃州寫成的。簡言之,黃州造就了蘇轼的文學輝煌,蘇轼的作品又使黃州聲名遠播。蘇轼對黃州的眷戀之情,在他作别黃州時,寫的《别黃州》中表現得甚為明白:“病瘡老馬不任鞿,猶向君王得敝帷。桑下豈無三宿戀,樽前聊與一身歸。長腰尚載撐腸未,闊領先裁蓋瘿衣。投老江湖終不失,來時莫遣故人非。”

詩的大意是說:有病的老馬已不堪重任了,蒙皇上不棄,又任命我新職。在離開黃州之際,我心中充滿眷戀之情。我現在還吃着黃州的飯,以後老了再回黃州來時,請不要将我遣返。

(本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