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4:17:02

“由來一聲笑,情開兩扇門,亂世風雲亂世魂……”

2001年,由郭寶昌導演執導,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蔣雯麗等一批老戲骨主演的電視劇《大宅門》熱播,成為當年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好妹妹樂隊為這部京劇寫歌)1

2017年10月,京劇《大宅門》應邀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并成功入選“2018年度全國舞台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

原作編劇、導演郭寶昌和80後優秀青年戲曲編導李卓群攜手共同完成了對十多年前的國民大IP《大宅門》的一次京劇化重塑,這樣一種跨界的改編出自曆來以恪守傳統的謹嚴而著稱的北京京劇院,不得不說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意外。

11月3日,闊别上海舞台四年的京劇《大宅門》重磅回歸,這部凝結着郭寶昌導演七十年京劇情緣、集結京劇界老中青三代優秀創作者的優秀新編劇目将于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舞台上與觀衆們見面。氣勢恢弘的家族畫卷,蕩氣回腸的名門風情,以京腔京韻的方式,再續波瀾壯闊的家國離恨、兒女情長。

國劇經典IP京劇重現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好妹妹樂隊為這部京劇寫歌)2

京劇版《大宅門》截取了同名電視連續劇1906年前後的時間段,白家内憂外患講述了濟南府花魁楊九紅因緣結識京城百草廳少爺白景琦,一見鐘情而自贖跟随,雖直面不公,終難進大宅門的人生慘遇。

戲曲改編經典電視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盡管原版電視劇中已有的大量京劇元素,為京劇版的重塑提供了許多便利,但原作宏大的故事結構和叙述方式顯然無法簡單照搬複刻在一晚上兩三個小時的戲曲演出中。70多集的電視劇如何濃縮在京劇舞台上的幾個小時中,編劇的取舍與切入角度尤為關鍵。

在經曆初稿及郭寶昌的啟發之下,李卓群決定京劇版《大宅門》以楊九紅,這個一輩子沒能踏進大宅門,卻始終與之有着千絲萬縷關聯的女人的視角講述大宅門的故事。這段從白景琦與楊九紅在濟南暢春園相遇相愛,到楊九紅因出身難進宅門,被迫與愛人骨肉分離的劇情也是原作中最具戲劇張力的内容之一,如此新穎的角度很快便得到了郭寶昌的首肯。

“以楊九紅這樣一個出身與白景琦不相稱的女子視點出發,也是看中了其無限接近大宅門,但沒有走進大宅門,最終沒有被大宅門正式接納的特殊性,在她眼裡大宅門是另一片天。”

白家大宅門,一個與社會相交、以家庭為單位的生存實體,劇中白景琦、楊九紅、白文氏的形象相輔相生,相克相承。全劇流轉于濟南暢春園、穿城街巷、提督府私牢、京城白府、前門胡同、火車站等場景,四場戲貫穿情感上的四季況味,白景琦與楊九紅一見鐘情的缱绻春意,監牢中贖身成親的夏夜熾火,大宅門中語似霜劍的秋雨透骨,追逐逃跑途中的冬雪蒼茫。一如豪門深似海,萬般恩怨幾家愁,最後戲曲舞台上較為少見的開放式結尾打開了時代的年輪,往事沉浮于百年的意境濃烈熾豔。

“新浪潮京戲”的傳襲與叛逆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好妹妹樂隊為這部京劇寫歌)3

秉承着傳統與創新兼收并蓄的理念,京劇《大宅門》從舞美、音樂、唱腔、服裝等方面都特立獨行有别于傳統戲劇模式。整場戲在盡可能多地展現京劇傳統表演技法外,還巧妙借用了許多其他藝術樣式的呈現方式,如劇中的音樂結合了電視劇原聲旋律和京劇傳統唱腔闆式,而人物造型則結合了傳統京劇服飾形制、清末服飾元素和當代審美潮流;劇本唱詞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編創,不刻意雕琢詞句,從而做到“俗中見雅,雅俗共賞”; “歌舞演故事”的戲曲美學原則也貫穿全劇,在李卓群看來,

“戲曲是戴着鐐铐跳舞的藝術,其藝術方式與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有幾分相似,大多故事簡單,但情節和人物十分飽滿,在恰當處會以歌舞作為填充”。

“戲曲想要把握市場、做出符合觀衆審美和口味的好戲,應該與現代意識接軌,并從立意上進行創新。”

在京劇《大宅門》中,更使用了戲曲舞台上較為少見的開放式結尾,可謂與時俱進,将現代意識注入了京劇表演。這一切都讓京劇《大宅門》首演即獲好評如潮,引發業内外熱議不息,刷新近年來新編戲曲首演票房紀錄。

“奇緣其非無根據,癡心枉自化淚痕,一遇鐵骨全不悔,輾轉朱門與風塵……”

好妹妹樂隊為京劇《大宅門》創作的推廣戲歌《人間難得有情人》早已火遍大江南北。這部颠覆電視劇版男性語境,以“江湖”對峙“廟堂”,憑“深情”挑戰“規矩”,通過運用現代表達方式對傳統戲曲美學重新解讀的京劇《大宅門》正是當之無愧的“對得起祖師爺、趕得上潮流、經得住票房”的“新浪潮京戲”。

郭寶昌:“演給年輕人看的戲”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好妹妹樂隊為這部京劇寫歌)4

“京劇隻有和年輕人接軌,才會進步。” 郭寶昌一直希望用年輕人的新思路去改造京劇。2013年,出自現就職于北京京劇院的李卓群之手的小劇場京劇《惜·姣》首演,一夜爆紅,成為“現象級”作品。随後她憑借包括《惜·姣》在内的多部小劇場京劇,如《碾玉觀音》《春日宴》《好漢武松》《人面桃花》等佳作,在業界嶄露頭角。

《惜·姣》的出現讓郭寶昌等到了“圓夢人”,他曾說,“本子(《惜·姣》)寫得太好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颠覆了傳統。京劇需要的是時代價值觀的注入,要趕得上時代!”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老一青因戲結緣,李卓群與郭寶昌有着同樣的觀點,他們都認為創新和繼承是不可割裂的,反而在有很好的傳承之後,才能有更好的創新。簡單說,“做傳統文化,得比傳統文化更傳統;做創新,要比時尚人群更時尚”。

誠如李卓群所言,“我認為年輕的新時代創作者應該以青年人的視角和姿态,将老幼皆宜的戲曲演繹給各個年齡的觀衆,絕不能臉譜化和單一化。”京劇《大宅門》的創作班子除導演郭寶昌、服裝造型設計藍玲、作曲朱紹玉以外,絕大多數都是“80後”年輕人。

兩年匠心籌備,集結京劇界老中青三代頂尖創作者,京城一流好角兒雲集于此,足以見得近年來,作為國内規模最大、藝術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北京京劇院在立足傳統的同時,始終堅持不斷創作新劇目,推出既不脫離京劇本體又有當代意識的新編劇目的“路線”相當成功。

演出過後,在收獲諸多贊譽的同時,制片人也曾粗略統計,觀衆中年輕人所占的比重高達75%,正如年逾八十的郭老希望的一樣,這是一出“演給年輕人看的戲”。京劇《大宅門》在創新表演方式的同時,既回應年輕觀衆的需求,也為京劇藝術傳承增添新動力。

好妹妹樂隊最震撼現場(好妹妹樂隊為這部京劇寫歌)5

來源:周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