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一窗通”服務平台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今天,上海市工商局推出“一窗通”服務平台滿月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至中午12時,已有49363家公司通過該平台辦理了開業手續,預審通過38289個。
今天上午9時30分,上海派慧科技有限公司法務負責人向瓊從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領到了營業執照。而就在昨天,她才通過上海市工商局“一窗通”服務平台提交申請,平台告訴她:5天内就能辦妥所有開業手續。
向瓊說,她原準備按過去的流程,用至少22天跑遍工商、公安、稅務、人社等衆多部門,一次次重複填寫名字、住址、身份證等衆多信息,但昨天申請發現,通過“一窗通”服務平台,名字、住址、身份證等信息隻要填寫一次,更多的信息,如企業經營範圍、組織形式等,“一窗通”平台系統裡都有備選項,“輕松勾選,半小時左右就完成了,連企業章程、股東會決議都自動生成了!”
申請者“輕松勾選”的背後,是上海市工商局60天的“辛苦摳并”。
“大上海就是要摳小細節”,上海市工商局局長陳學軍介紹,“一窗通”不是對原來的審批流程“翻燒餅”“打補丁”,而是優化再造流程——将原來“串聯”在各職能部門間的流程“并聯”到“一窗通”,讓企業經營者更簡易、更快捷、更方便辦理開業手續。
上海市工商局信息中心朱建平透露,各職能部門原來的審核系統流程複雜程度不一樣,對企業填報申請要求不一樣,信息化系統環境不一樣,為了将它們“并聯”起來,讓企業一次填表,各部門同步辦理,從2月1日啟動項目開始,市工商局前前後後開的協調溝通會就有近百次,農曆小年夜下午4時,局領導還在帶隊前往人民銀行溝通。
為讓申請者隻需“勾勾選選”,市工商局又在已有名錄基礎上,用40天時間在全國率先從人工智能、機器人、區塊鍊、房屋租賃等新興業态中分類梳理出了225項經營範圍,并根據國民經濟統計、稅賦稅類的要求分類編碼,成為了國家工商總局推廣的“模版”。
當再造的流程從原來的22天縮短至7天後,上海市工商局又将涉及工商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與“申請營業執照”2個環節“并聯”為1個環節,将涉及公安的“申請制作公章許可”與“制作企業公章”2個環節也“并聯”成1個環節,從中又各“摳”出了1天時間。
“服務沒有止境。”陳學軍表示,在這樣“摳”住一天半天,優化營商環境之後,将進一步設法提升服務功能的輻射度、增強服務對象的體驗度、彰顯服務品牌的美譽度。
【采訪劄記】
從22個工作日到7個工作日,又從7個工作日到5個工作日。就在60天内,開辦企業的時間,一減再減——按自然日算,從一個月減到了一周!這樣的奇迹,就在上海,就在“一窗通”。
市委市政府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後,上海市工商局“就開始了這一“刀刃向内”“重新出發”再造流程。雖然,新流程涉及的除了工商部門外,還有公安、人社、銀行、稅務等部門,且各單位原來的數據項複雜多樣相對獨立,對申請者身份認證的強弱不一樣,原來人工核準的企業名錄裡也沒有新興業态,但上海市工商局還是勇往直前。
“将方便留給企業,将麻煩留給自己,政府部門的流程再造,就是要以用戶為中心。”這是市工商局局長陳學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的一句話,也點出了“一窗通”的要義所在,構建“四最”營商環境,轉變政府職能,更大力度創新服務管理,就是先手棋、當頭炮。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有的企業開辦者已發出了這樣的慨歎。“這樣開辦企業,更加公開、公平、公正了!”有的會計師作出了這樣的評價。每一位像向瓊這樣的企業經營者都會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透過“一窗”,可以看到是上海營商環境切切實實的優化,服務品牌在切切實實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