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高成兒
來西安旅遊的人,往往會去秦始皇陵了解兵馬俑的恢宏大氣,會去鹹陽原的陽陵追憶文景時期的清靜無為,或者去武則天的乾陵,尋覓女皇拼搏奮鬥的足迹。反觀唐太宗的昭陵,卻不是許多遊客的首選,因為它遠離城區,地理位置偏僻,玄宮所處的九嵕山,更是需要穿越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才能到達,交通條件也不是很好。
來昭陵的人雖然不多,但都會被九嵕山高大的外表所震撼,它就像一座大佛,俯視着腳下的芸芸衆生,當初李世民把陵址選在這裡,也是看重了九嵕山“鶴立雞群”的特點,他說:“九嵕山孤聳回繞,因而傍鑿,可置山陵處,朕實有終焉之理。”唐朝人仰望九嵕山,并非隻因它的高大,它是先帝的陵寝,還因為他們有一顆期盼明主、建功立業的雄心。杜牧原本在長安擔任吏部員外郎,工作清閑,收入不菲;他想要走出舒适區,拼出一番自己的事業,遂請求外放,獲得批準。臨行前賦詩一首:“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遠眺九嵕山
之前我們提到獻陵有九十三座陪葬墓,昭陵陪葬墓的數量又遠在獻陵之上,主要分布在九嵕山南側的山區與平原地帶。陪葬者可以埋在什麼位置,那是有講究的,嫔妃、嫡出公主,一般埋在山上;功臣、庶出子女,通常埋在山下。距離九嵕山主峰僅一溝之隔的地方,坐落有三座陪葬墓,其中兩座是長樂公主墓與城陽公主墓,她們都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後的親生女兒,地位崇高,死後離玄宮較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永恒的,李世民想要在百年之後,仍然與皇後所生的女兒們朝夕相處。另外一座墓葬離長樂、城陽兩座公主墓隻有五六百米的距離,墓主也是一位女人,卻和唐太宗沒有任何血緣關系。透過斷裂的望柱,剝落的壁畫,塵封千年的碑銘,可以了解她起起落落的人生。
墓主人叫韋珪,出生于名門望族杜陵韋氏,早在西漢時期,韋家就有人官居丞相高位,屬于“正國級幹部”。杜陵位于長安城南,是漢宣帝陵墓所在,韋氏家族從平陵遷居至此,生根發芽,不斷壯大。數百年來,名人輩出。韋珪的曾祖父韋孝寬,是北周的太傅、尚書右仆射、雍州牧,封鄖國公,他曾經在玉璧重挫高歡,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晚年又在三晉大地幫助隋文帝消滅了尉遲迥,平定三方叛亂,可謂戰功赫赫,墓志簡要概括為“建殊功於晉野,殄巨猾於漳濱”。爺爺韋總,爸爸韋玄成,都擔任過骠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高官。一個家族,興盛幾年、十幾年不算什麼;興盛幾十年、幾百年,必然有過人之處,像良好的家風,優質的教育,高端的政治資源,都是普通百姓望塵莫及的。韋珪早年接受過良好的貴族教育,“既受教于公宮,亦遵訓於師氏”,敦詩悅禮,富有才情。當然,墓志銘往往會誇大墓主人的才華,肯定是朝好的方面說,韋珪的文化水平到底如何,沒有作品流傳下來,後人也不好評價。
韋貴妃墓前石羊
隋唐時期,女子往往十五六歲就要出嫁,韋氏最終以太妃的身份壽終正寝,陪葬昭陵,按理說,她應該隻嫁給過李世民,墓志銘也提到“俄以良家人選,自谷遷喬。地望高華,寵章斯缛”,是李唐皇室看中了她,與楊玉環類似,一朝選在君王側。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令狐德棻(墓志作者)為尊者諱了,他,或者說李唐皇室,有意隐瞞了一段不光彩的曆史。何以見得呢?九嵕山下還有一座墓葬,是薛國公阿史那忠的,墓志提到國公夫人,是這樣說的:“夫人渤海李氏,隋戶部尚書雄之孫,齊王友珉之女;母京兆韋氏,鄖國公孝寬之孫、陳州刺史圓成之女;夫人又紀王慎之同母姊也”,她的母親是韋貴妃,父親絕不是李世民。首先籍貫不對,李唐皇室祖籍隴西成紀,并非渤海人;其次,墓志明确交代了國公夫人的父親是李珉,爺爺是李雄。
韋貴妃怎麼又和李珉生過孩子呢?後來為什麼嫁給了李世民?我們可以從《隋書》找到線索,李雄在隋文帝、隋炀帝時期屢立戰功,參加過平尉遲迥之戰、平陳之戰、平漢王楊諒之戰,最終當上了民部尚書這樣的高官。可是在楊玄感叛亂之後,隋炀帝懷疑上了李雄,下令把他抓起來,押往行在,李雄擔心死于非命,不願束手就擒,殺掉了皇帝派來的使者,跟随楊玄感造反,還給他出了很多主意。“及玄感敗,伏誅,籍沒其家”,最終的結局十分凄涼,李雄身首異處,他的家産也被查抄了。韋珪當時嫁給了李雄的兒子李珉,還生了個女兒,如今家族敗落,成為罪人的兒媳,按照規定,她和女兒都要成為低賤的宮婢,也就是宮裡的侍女,毫無地位可言。這一年韋珪還不滿二十歲,女兒也隻有幾歲而已,從官二代的夫人,到侍奉皇家的婢女,可謂天壤之别、人生的至暗時刻。如此不光彩的經曆,令狐德棻當然不敢寫了,那是揭貴妃娘娘的傷疤呀!幹脆改成以良家入選,也就是正常渠道進宮的。可惜阿史那忠墓志如是撰寫了國公夫人的情況,使後人對定襄縣主與紀王同母異父的關系産生了好奇,最終發現了韋珪初婚的悲劇。
韋貴妃墓碑
幾年之後,李淵攻破長安,建立大唐,隋炀帝在江都被殺,改朝換代。李世民當上了秦王,府邸需要婢女等工作人員,韋氏就分配到了秦王府。不知出于什麼原因,李世民看上了她,兩人還生下了孩子,是個女兒,字孟姜,後來封為臨川公主,由于是皇家秘聞,具體過程唐朝人都未必清楚,更何況我們了,但結果是沒問題的,王爺與婢女生下了孩子。這在當時也沒什麼不正常的,男方占據主動地位,心血來潮,看中了,往床上送,女方身份卑微,也沒有拒絕的權力。一千多年後,萬曆皇帝還和宮女王氏生下了皇長子,也就是明光宗朱常洛。正因為繁衍後代立下了功勞,玄武門之變後,貞觀元年四月一日,冊封韋氏為貴妃,從低微的宮婢一舉逆襲為皇帝的妃嫔。
唐統一全國戰争圖·郭利民《中國古代史地圖集》
在貞觀年間,韋貴妃遇上了好幾件大事。“弄璋表慶,衣□呈樣。故得宗子維城,王姬□館。母以子貴,抑惟令典”,“弄璋之喜”是中國古代對生育男孩的祝賀,韋貴妃又生下了一個孩子,還是個男孩,李世民給他取名李慎,封紀王。史書記載,李慎是個非常優秀的王爺,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甚至老百姓都為他立碑。第二件事,韋珪的媽媽去世了,墓志銘說韋貴妃是個孝順的女兒,哭得死活來,李世民為了安慰她,追封死去的父親為徐州都督;第三件事,她的兩個女兒都嫁人了,但嫁得都不算太好。臨川公主嫁給了周道務,他是以功臣之子的身份養在宮中,職業為武将,需要長年累月的在外地上班,臨川公主身為夫人,當然要陪着驸馬去邊關或者地方,遠離了京城,除非像唐太宗駕崩這樣重大的場合,韋貴妃是很難見到女兒一面的;她和前夫生的女兒李氏,也由李世民做主,嫁給了阿史那忠,這段婚姻有喜有悲,喜的是韋貴妃的女兒總算擺脫了宮婢身份,還被朝廷封為了定襄縣主,這是王爺女兒才有的待遇;悲的是丈夫是個胡人,并非中原漢地的世家大族,這在唐朝貴族眼裡是排名倒數的選擇。李世民這樣做是為了籠絡阿史那忠,提高武将的忠誠度,定襄縣主更像個工具人。但為了擺脫低賤的身份,相比之下,嫁給阿史那忠也挺好的。
唐太宗駕崩後,沒有兒子的嫔妃出家為尼,比如武才人;有兒子的嫔妃離開宮廷,享受天倫之樂,比如韋貴妃,她被唐高宗封為紀國太妃,與紀王李慎共同居住,李慎特别孝順母親,早晚都要過來噓寒問暖。“太妃累歲在□,晨宵谒見。金台弈弈,屢奉天歡”,李治與武皇後舉辦宴會,也常常邀請韋太妃前往參加,大家都其樂融融。麟德年間,唐高宗準備前往泰山封禅,按照計劃,韋氏也要參加,連衣服都做好了,沒想到一病不起,最終在洛陽病逝,享年六十九歲。李治命令司平大夫窦孝慈護送靈柩返回長安,司稼正卿李孝義監護喪事。由于韋珪生前擔任過貴妃,按照制度,她的等級僅次于皇後,所以在陵墓選址時,把韋貴妃葬在了距離昭陵玄宮僅一溝之隔的地方,與長樂公主、城陽公主作伴。
韋貴妃墓室
上世紀末,韋貴妃墓已經發掘并對外開放,站在墓前向左眺望,就是巍峨聳立的九嵕山主峰了,為了方便遊人參觀,當地修建了通往北司馬門遺址、韋貴妃墓、長樂公主墓的公路,從山下開車上山,需要十幾分鐘,想想一千多年前,工人們徒步上山修建陵寝,又得耗費多少時間,多少人力物力。“粵以乾封元年歲次景寅十二月壬辰朔廿九日庚申陪葬於昭陵,禮也。”韋貴妃已經在這裡長眠了一千三百多年,參觀的遊客,往往是匆匆地來,又匆匆地走,墓主人的榮辱、沉浮,随風而逝,鮮有人知。
END
圖片來源于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