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篩查系列科普,今天帶來宮頸癌篩查攻略及報告解讀~


TCT要怎麼做?
TCT檢查,也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查,通過小毛刷獲取宮頸脫落細胞,檢查有沒有異常的宮頸細胞。TCT宜在性生活開始3年後,或21歲以後開始檢查,且建議定期複查。檢查過程中偶爾可能會有少量出血,屬正常現象,不必擔心。


TCT報告怎麼看?
01
NILM
(未見上皮内病變細胞或惡性細胞)
解讀:即宮頸細胞正常,無需特殊處理。
02
黴菌感染、滴蟲感染
解讀:表示陰道正常菌群失調,或有滴蟲等病原微生物入侵,導緻感染。
建議:再做一個陰道微生态檢查,然後根據檢查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03
ASC-US
(非典型意義的鱗狀細胞或不能明确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
解讀:提示不确定這些細胞是否正常。
建議:檢查“高危型HPV”:
①HPV陰性,可以觀察1年後複查TCT。
②HPV陽性,建議行陰道鏡 宮頸活檢。
04
ASC-H
(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内病變)
解讀:表示雖不能明确意義,但傾向于有病變。
05
LSIL/CIN I
(低度鱗狀上皮内病變)/(輕度非典型增生)
解讀:表示可能有宮頸癌前病變,但不用太緊張。
建議:檢查“高危型HPV”,行陰道鏡 宮頸活檢。

06
HSIL/CIN II和CIN III
HSIL(高度鱗狀上皮内病變)/CIN II(中度非典型增生)和CIN III(高度非典型增生)
解讀:表示有可疑癌前病變細胞,需要進一步确診和治療,不然發展成癌的可能性較大。
建議:檢查“高危型HPV”,盡快行陰道鏡 宮頸活檢,根據病變程度行宮頸錐切術。
07
AGC(非典型腺細胞)
解讀:表示腺上皮病變可能,包括宮頸來源和宮腔來源等。
建議:B超檢查子宮内膜,盡快行陰道鏡檢查 宮頸活檢 宮頸管搔刮術以明确診斷,必要時診斷性刮宮或宮腔鏡檢查排除内膜病變。

08
鱗狀細胞癌
解讀:高度可疑宮頸癌。
建議:盡快行陰道鏡 宮頸活檢。
除了上述TCT檢查,宮頸癌篩查還包括HPV的檢查和陰道鏡的檢查,詳見下期分解。
資料參考:西交一附院婦産科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