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盜墓界的祖師爺是誰,當然是非曹操莫屬。
當年曹操為了籌措軍饷四處盜墓,就連秦始皇陵的主意都敢打,還為此召集了衆多摸金校尉。
生前将盜墓的勾當都幹完了,死後自然也害怕遭到報複,所以為了防止被掘墳,曹操弄了個“七十二疑冢”。
傳說曹操下葬的那一天,邺城所有的城門同時打開,有七十二口棺材分别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出發。
就連擡棺人都不知道曹操到底躺在哪個棺材裡。
在後世當中的《疑冢》中也曾寫道:“疑冢七十二,冢冢渾相似。”
關于“七十二疑冢”的傳說是目前為止人們廣為認可的一個說法,不過在2006年,河南地區的安陽市豐鄉西高穴村發生了一處墓穴。
這處墓穴的陪葬品讓人們意外,關于到底有沒有“七十二疑冢”的争論一錘定音,更是讓人們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曹操。
2006年,當地村莊的村民在田間澆地的時候,竟然發生了一件怪事。
鄉親們在澆水的時候,竟然大半天都沒有把地澆透,等到村民前去查看的時候,竟然驚訝地發現水流呈現一個小漩渦,流向同一個方向。
不過水并沒有往下滲,并且周圍的土地還是完全幹燥的,這就說明土壤的下面可能是有什麼奇怪的東西阻礙了水的流淌。
村們百思不得其解,經過仔細觀察後終于發現,在漩渦的下面竟然有一個大洞,這個大洞足足有1米寬。
由于裡面蓄滿了水,根本看不到洞裡究竟是什麼。
村民找來一根長長的樹枝,想探測一下這個洞究竟有多深,誰知樹枝伸下去以後卻根本沒有碰到底。
由于在這一帶經常發現一些古墓,這家村民就想到,這有沒有可能是個盜洞呢?難道在我們家的地裡有古墓嗎?
樸實的村民不敢耽擱,立即将此事上報了當地相關部門,這個消息發出以後,很快,一支考古隊伍就來到了這裡。
考古人員将盜洞處理以後,做好安全措施就進入到洞口深處,這個盜洞比他們想象的還要深,等到他到底底部以後,拿手電照了照四周,還真是一座陵墓!
這個盜洞直插陵墓的内部!
雖然進入陵墓輕而易舉,但是考古人員的心還是沉到了谷底。
既然盜洞直通底部,那也就說明之前盜墓賊已經成功進來了,說不定裡面的墓室及文物已經遭到了破壞。
帶着惋惜的心情,考古人員決定對這裡進行全方位的勘察。
當考古人員對墓中的結構摸清以後,通過分析,認為這應該是東漢時期的墓葬,并且根據墓葬規格推測,墓主人的身份應該非同一般,至少是王公貴族的級别。
那麼墓主人的身份究竟是什麼呢?
考古人員一邊查探,一邊向當地的村民說明情況,當村民們聽說以後,于是就有人問道:“這該不會是曹操墓吧?”
這位村民之所以這麼猜測,是因為早在1998年,在這附近還意外出土了一個“魯潛墓志”,這上面就記錄了曹操高陵的具體方位和距離。
當時的考古專家經過破解以後,推測出上面所記載的位置就是在西高穴村這一帶。
雖說考古人員知道這個消息後激動非常,但是由于并沒有在這個墓中找到什麼實質性的物證,并且當他們後續想要繼續挖掘的時候,他們的挖掘申請并沒有通過。
這件事情一擱置就是2年的時間,原以為挖掘進度就要停滞不前的時候,一個意外卻引起了人們的嘩然。
2年後,當地的警方抓到了一夥兒盜墓賊,從盜墓賊的手上搶救出一塊精美的畫像石,根據盜墓賊所說,這塊畫像石就是從西高穴村的盜洞裡拿出來的。
經過這次事件以後人們終于意識到,這裡倘若再不挖掘,到時候被盜墓賊搶奪一空就晚了,于是考古人員經過千辛萬苦,在數次遞交申請以後,上級終于批示了他們的挖掘請求
考古人員進入到墓葬内部時,裡面的景象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凄慘,被炸碎的石門、橫七豎八的石碑、被破壞的棺椁,每一幕都忘考古人員痛心無比。
考古人員在墓室中一共找到了3個棺椁,共出土了3具人骨,分别為一男兩女。
根據史料記載,曹操去世的時候為66歲,并且生前一度受到頭風病的折磨,當年的華佗就是為了給曹操治療頭風病而被殺死的。
而在這具發現的男性遺骨中,在頭部遺留的牙齒上就發現了非常嚴重的蛀牙問題,于是專家就推測,曹操的頭痛問題會不會是蛀牙問題引起的呢?
同時根據對遺骨的監測,發現其主人的年齡大概在60多歲,而這也跟曹操去世的年齡相吻合。
除此之外,在這個墓葬中,又發現了寫有“魏武王”的石碑,這裡的魏武王指的就是曹操。根據目前發現的種種場景,專家推斷,這裡就是曹操的陵墓。
在墓中,一共出土了900多件器物,其中能夠複原的僅僅隻有200多件,令人吃驚的是,在這些文物中,并沒有什麼太珍貴的文物。
其中,很多出土的石碑上都寫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字樣,進一步确定了墓主人就是曹操的事實。
除了石碑之外,墓中就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文物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陶器、畫像石等物。
要知道,當時的東漢可是流行厚葬,人們認為“事死如事生”,所以很多王公貴族死後都會有大量的陪葬品,而曹操的墓卻竟然如此寒酸。
很多人說,由于這裡被盜墓賊進來過,會不會是值錢的東西都被盜走了呢?
其實後來警方追繳回來很多從這裡盜走的文物,其中也沒有什麼值錢的物件,大多是畫像石、或者是铠甲一類的文物,其中最貴重的也不過是一些水晶珠、玉佩等。
并且在市場上,也并沒有見到有關曹操陪葬品的流通,從整個調查來看,的确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
那麼曆史上的曹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曹操在曆史上的口碑并不是很好,在人們的心中,曹操的為人多是陰險狡詐、心狠手辣之流,并且還做出了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
比如說他為了盜墓,不惜培養一直軍隊,還設置了很多官職,并且開創了盜墓的風氣。
曹操在生前,曾經下令要求給自己薄葬,不需要金銀玉器陪葬,不封土建陵,不植樹,一切從簡。
也就是因為曹操的喪事辦得太低調了,并且埋葬地被特意隐藏,導緻上千年來無人找到過曹操墓的所在地。
很多人說,曹操這個行為完全是政治作秀,因為他生前大肆盜墓,得罪了不少人,那麼應該想到自己死後也有被掘墳的那天。
表面上一切從簡,但其實先安排了“七十二疑冢”,而後早已偷偷準備好大量的陪葬品,企圖蒙騙世人。
好像在人們的心中,認定這才是曹操的一貫做法。
不過等到真正的曹操墓重見天日的時候,眼前的場景一度颠覆了人們的想象。
裡面沒有珍貴的文物,隻有一些不值錢的石碑跟玉器等物,單是從目前的發現來看,曹操的後代的确按照他的遺令,喪事一切從簡。
另外,世人都流傳“七十二疑冢”的故事,其中的傳說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導緻至今人們都争論不休。
不過比較意外的地方在于,事件廣為流傳的“七十二疑冢”,截至目前為止,考古學家證實了很多所謂的“曹操疑冢”,實際上都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
其中具體的數字并不是七十二,而是有一百多座,還有很多“疑冢”實際上都是用人工封土堆起來的。
很多疑冢的規格與曹操所制定的形制都差别極大,很顯然不符合曆史,這也就排除了曹操疑冢的可能性。
直到這次在西高穴村,村民發現了真正的曹操墓,更是徹底推翻了“七十二疑冢”的說法,這起流傳千年的曆史疑案,就此宣告終結。
至今為止,曹操的形象在曆史上依舊是褒貶不一,通過這次曹操墓的出土,竟然給我們展現了一個豁達、不拘小節的正面形象。
這個形象無不揭露出了曹操冷血無情背後的一面。
裡面的陪葬品讓人們意外,不但能确定根本沒有所謂的“七十二疑冢”,更是讓人們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曹操。
如今,這座曹操高陵已經被列為了遺址博物館,經過工作人員的數次挖掘,目前為止已經展露出了整個墓葬的整體格局與體系。
這裡的建設工作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人們通過對曹操高陵的挖掘與修葺,這裡将會成為曆史文化展示、宣傳教育的遊覽聖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