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動物大遷徙都有什麼動物

動物大遷徙都有什麼動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4 00:24:14

地球上每時每刻,有無數的動物處于運動當中。從矯捷的羚羊到巨大的鲸魚和微小的蝴蝶,數目繁多的動物在陸地、水域和空中進行着長距離的艱難遷徙。遷徙複雜而又神秘,動物是如何移動這麼遠的距離,并保持較高精準度的呢?它們的最終目的地究竟有什麼奇妙的吸引力?本·霍爾是英國自然史專家、倫敦動物學會會員,長期從事野生動物研究。他在《大遷徙:地球上最偉大的生命旅程》這本書中,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動物遷徙的恢弘長卷。

那些遷徙的動物們,經常在人類文化中被視為變化和革新的象征。詩人泰德·休斯曾說:“這些季節性的活動是用來提醒我們地球仍在運轉的。”舊石器時代,從事狩獵和采集的人類就學會了跟随動物穿越現今的非洲和歐洲南部草原,但直到150年前,特别是近幾十年,科學家才開始真正揭示動物遷徙的秘密。如今,電子類産品和移動通訊的快速發展,給動物的遷徙研究帶來了跨越式進展。通過在動物身上安裝無線電信号發射裝置,衛星遙感技術使得科學家可以準确确定動物的位置,這門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以至于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動物的行蹤都可尋覓。

動物大遷徙都有什麼動物(一部恢弘的動物大遷徙長卷)1

《大遷徙:地球上最偉大的生命旅程》一書饒有趣味。比如灰鹱是一種環球性遷徙海鳥,它在新西蘭的巢址開始的追蹤記錄顯示,它們遵循巨大的“8”字形路線飛行約6.4萬公裡,在整個太平洋上往返遷徙;棱皮龜是水生動物中遷徙距離最長的物種,它們會在水下旅行約21個月;而在南非海岸外被标記的大白鲨,則在不到九個月的時間内移動了約20萬公裡,從南非到澳大利亞再返回。這些數據令人歎為觀止,動物們的遷徙運動能力,簡直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極限。

這裡不得不說,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最為壯觀。每年7月底,随着旱季的來臨,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等食草野生動物就會組成一支遷徙大軍,浩浩蕩蕩從非洲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向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進發,尋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這是一段3000公裡的漫長旅程,途中不僅要迎戰埋伏在草原上的獅子和豹子,還要跨越布滿鳄魚、河馬的馬拉河。遷徙途中,有大批的角馬将死在路上,同時也有大批小角馬誕生。

動物們大規模的遷徙,其根本原因是為了生存。東非大部分是熱帶草原,水資源尤為匮乏,夏季是降雨的主要集中季節。衆所周知,非洲的熱帶草原分布在熱帶雨林的南北西三面,且熱帶草原高溫幹旱季節十分明顯和漫長,而非洲熱帶草原剛好被赤道分切在南北兩個半球,因此,如果往返于兩個半球,就可以保證有較充足的水來維持生命。

通過動物大遷徙,我們不難看出,由動植物和水組成的自然界,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鍊條。參加大遷徙的動物通常分為前中後“三軍”;打頭陣的是20多萬匹野斑馬,緊跟其後的是百萬頭牛羚,50萬隻瞪羚。因為斑馬喜食高層新草,中層嫩草正好是牛羚的食物,而底層短草便是個頭矮小的瞪羚的美味了。而食草動物之後,便是成群結隊的非洲獅、獵豹等兇猛的食肉動物。

動物遷徙是為了種群的生存和繁衍,而人類面對遷徙的動物,該做些什麼?世界各國采取不同的方式為野生動物讓路,如北美偏好為野生動物挖“路下通道”,讓蛙、蛇等小型動物走管狀涵洞,馴鹿、野羊等大型動物過橋下涵洞;歐洲則更喜歡為大型動物搭建上跨式的“過街天橋”,并在上面種植草木,模拟自然的山坡地形,歐洲人稱之為“綠橋”。國際上的一些建築工程,現在不僅關注大型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還開始考慮為鳥類、昆蟲等預設專用通道。藏羚羊是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的珍稀動物,每年夏天,成群的藏羚羊都要進行東西方向的遷徙。我國在修建青藏鐵路時,考慮到為藏羚羊等動物遷徙“讓道”,特别是穿越可可西裡、羌塘等自然保護區的鐵路,盡可能采取繞避的方案。同時,根據沿線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遷徙規律等,在相應的地段設置了野生動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遷徙和繁衍。

正如本書書名而言,自然界的動物遷徙,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生命旅程。筆者認為:這更是地球上最令人驚歎的生命表演。人類在蠻荒時代,也是在大自然中四處遷徙,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後,開始修建房屋并且定居,過着農耕生活。幾千年的時間裡,各大洲的人們基本處于“安居”狀态,可進入商品社會之後,世界之間的經濟、文化交往頻繁,人類之間也開始了遠距離的遷徙。從本質上看,動物遷徙是為了生存,人類的遷徙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我們朝着更高級的文明階段邁進時,卻遠離了動物,疏遠了自然。本書引發我們重新思考這層古老的關系:動物需要人類的關照,而人類永遠可以從動物身上尋找到生存的啟示。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