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蜜蜂
白胸苦惡鳥
“驚蟄”後的揚州,氣溫快速上升到“2”字頭,這讓一些冬眠的動物“醒”了。而“春分”後出現連續陰雨天,氣溫又快速降低,最低溫隻有個位數。這些“醒”過來的動物,會再次入睡嗎?
動物知春,這些鳥兒
帶來了“春的信息”
“春江水暖鴨先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動物知春,自古就入詩歌了。
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分會會員錢治華,在高郵湖畔記錄了白胸苦惡鳥,“這是一種行動詭秘的鳥兒,見到不太難,但要想拍到它卻有點難度,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屬于夏候鳥。”
實際上,這一時節的揚州,大衆化的“春天使者”燕子依然還很少見,但灰頭麥雞、白胸苦惡鳥這樣的“春天使者”,已經抵達了揚州。
白胸苦惡鳥,名字雖然不太吉利,但它的顔值卻一點都不差。錢治華說,它的名字,是根據鳥兒的顔色和叫聲來命名的,“胸部羽毛雪白,‘苦惡’的叫聲。”
除了夏候鳥,還有猛禽借道揚州過境。錢治華還記錄到了一隻短耳鸮,這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春天都會借道揚州北上,雖然在揚州有過記錄,但鮮有人見過它的“廬山真面目”,“也是運氣好,能在白天見到它,而且還拍到了照片。”
當然,還有更多“鳥兒知春”的現象。在高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鹳在築巢;記者所在的小區,居民樓的窗台上,烏鸫正在搭建“愛巢”;綠楊路上的一處信号塔,家喜鵲夫婦在塔頂築造了一個大鳥窩。
“醒”來的壁虎遇冷還會再次入睡嗎?
除了鳥類,其他動物也“知春”。幾天前,邗江楊廟鎮李有鳴家,一隻壁虎鑽了出來,這種爬行動物,隻有當氣溫高于14℃時,才會出洞。
從季節上來說,壁虎通常在“驚蟄”後開始活動。雖然現在是“春分”,但近幾天的天氣連續低溫陰雨,壁虎會如何應對呢?其實,氣溫再次降低時,壁虎會再次回窩,但不會再進入冬季那樣的深眠狀态,而是進入淺眠狀态,等到氣溫再次回升時,它們就會開始活動。
在揚州,常見的壁虎是無蹼壁虎,它們白天隐藏在瓦下、牆縫中,日落後出來捕食,而且夜間喜歡在燈下捕食,這是因為燈光可以引誘昆蟲。
冷雨天,蜜蜂暫且回箱
江都的嚴春成,是蜜蜂養殖大戶。他說,春分後,氣溫降低,加上下雨,蜜蜂都回箱了,“正是油菜花開的時候,對采蜜有一定的影響,影響大不大,關鍵還要看後期的天氣。”
“前期的晴好天氣,蜜蜂已經采集了一定的蜂蜜,它們這一段時間的口糧是夠了。”嚴春成說,蜜蜂采蜜的天氣,通常要高于18℃,但如果天氣晴好,氣溫超過16℃,它們也能出來采蜜。
“其實,這段時間下雨也給了蜜蜂休養生息的時間。”嚴春成認為,現在正是蜜蜂繁殖下一代的時候,而且等天氣好轉後,蜜蜂體力更加充沛。
氣溫下降,油菜花也開得慢了,因此隻要後期天氣好,油菜花盛開的時候,蜜源充足,加上蜜蜂有充沛的體力,也能彌補近期陰雨天造成的損失。
記者 向家富 錢治華
(揚州日報-揚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