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詩詞的特點簡要總結

古詩詞的特點簡要總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6 19:40:00

古詩詞的特點簡要總結(理解概括思想内容)1

活動一 精準理解詩句

詩句是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理解詩句到理解全篇正是讀懂詩歌之道。近幾年,高考命題加大了對詩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過去考查如何賞句,而是重在對詩句内容、觀點乃至與全篇的關聯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詩句的含意到考查詩句的觀點,由理解一句到理解兩句,考查越來越深入。對此,考生應高度重視。

一、理解句子含意

(2019·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任務。

題許道甯畫[注]

陳與義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

向來萬裡意,今在一窗間。

衆木俱含晚,孤雲遂不還。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

 許道甯:北宋畫家。

鑒賞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起筆兩句,使畫中山水呼之欲出,躍然紙上。尤妙在以“滿眼”強調水之浩浩蕩蕩,用“何郡”把對“蒼然”的贊歎隐在一片疑問之中。起筆十字,獨造其妙,意境全出。三、四句“向來萬裡意,今在一窗間”承接上兩句意脈,作一小結:萬裡的山水,萬裡的意境,竟被畫家凝固在尺幅畫間。仍将掩飾不住的贊歎溢于詩表。不同的是,前之贊歎是對山水而發,此之贊歎是對畫的意境而發。及至五、六句“衆木俱含晚,孤雲遂不還”,其物與心之互相感發的關系,至此已脫穎而出。末兩句作一種總結式的感歎,“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頗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風,同時也是對深一層意境之引發。全詩到此戛然而止,隻覺餘韻袅袅,又都在不言之中,真所謂“盡而不盡”。

全詩寫景兼抒情,通篇未用一典,卻于簡淡中見新奇。古人認為“天下事有意為之,辄不能盡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間,詩尤然”,簡齋(陳與義号)此詩,可證此論。全詩自然至極,淡泊至極。然而這淡泊卻是“豪華落盡見真淳”之淡,是“淡極始知花更豔”之淡。絕非索然寡味,深遠就寓在這淡泊之中。無限的絢爛,也融于淡泊之中,真乃淡而有緻,淡而有味。

精做試題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

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據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略其表現的遼闊萬裡之勢。

D.頸聯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雲,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

答案 C

解析 “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理解有誤。“向來萬裡意,今在一窗間”的意思是說,一向廣闊遼遠的萬裡江山,如今盡入圖畫。

2.詩的尾聯有什麼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麼樣的評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問:畫中蘊含着詩意,但無法用語言準确表達。

第二問:這幅畫意境深遠,韻緻悠長,令人玩味不已。

解析 先答出尾聯的含意,再結合含意去分析詩人對這幅畫的評價。“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是說此畫蘊含佳句,縱然吟盡詩文,也沒有恰當的句子可以準确說出畫中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詩人認為這幅畫意境深遠。

1.準确理解字面意。一首詩詞,我們想要領會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通過填充省略、調整語序、詞語活用等手法準确理解字面意義。

2.結合語境,聯系表達,揣摩深層含意。結合該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該句的意象及其所用的用典、雙關等表達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層意蘊,尤其是背後的情感。

二、分析句子關聯含意

(2021·新高考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任務。

示兒子

陸 遊

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

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

道在六經甯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

最親切處今相付,熟讀周公七月詩[注]。

 七月詩:指《詩經·風·七月》,是一首描寫農民勞作和生活的農事詩。

鑒賞 這首詩意思比較淺顯,不太難懂。首聯先向兒子發問,我自己歲靡廪粟,無功無勞,這一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那麼你們将拿什麼來報效國家、報效這個聖明的時代呢?颔聯教育兒子,不管是種地的農夫,還是讀書的士人,其實本質上并沒有什麼不同,對待國家,侍奉雙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不欺”,要誠懇。頸聯繼續寫對兒子的教導,六經之中,大道豈有盡頭?所以要常常讀書明道。百畝之田,隻要勤勞耕種,生活就無饑餒之患。中間這四句是在告訴兒子,要耕讀傳家,盡忠盡孝。尾聯道出囑咐的重點,如今把自己最關切的事托付給兒子們,那就是要“熟讀周公七月詩”。“周公七月詩”的典故意指王業艱難,國運多舛。最後這兩句是在告誡兒子,千萬不要忘記為國效力,重整河山。

精做試題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本詩的首聯以問句領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詩人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B.詩人指出,不論是侍奉父母還是服務國家,“不欺”都是至關重要的。

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态。

D.詩人在最後強調,自己傳授給兒子的人生道理是最為真切、确實的。

答案 C

解析 “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态”錯。由颔聯“為農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可知,詩人認為無論是出仕朝廷,為官一方,還是成為平民百姓,躬耕隴畝,都要事國以忠,事親以孝,并沒有在兩種方式中做出比較選擇。

2.詩人指出“道在六經甯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蘊含于“六經”中的聖人之道博大精深,普通人用盡一生鑽研也無法窮盡;②道不遠人,《詩經》中就有像《七月》這樣重視農事的詩篇,熟讀可以悟出立身根本,從而做到腳踏實地。

不同于上面試題,以及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16題,隻求理解一個詩句,這道題要求理解的是兩個詩句,這從題幹“詩人指出……,又讓……,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可以看出。從所給答案來看,它隻是分别解釋了兩句話的含意,這是必需的,但該題的實質是要求考生讀懂兩句詩之間的邏輯關系及其背後作者的真實心意。這兩句“道在六經”與“熟讀七月”表面上看似矛盾,實則有“大與小”或“遠與近”的分别,其心意也不難領會:大道不棄小道,濟天下必先善其身。答這種詩句關聯題,既要分别闡釋其意,也要理出句意關系及作者意圖。

特别提醒 對某一詩句的理解,特别需要讀懂全詩,具有整體觀照意識。

活動二 概括提煉主旨及哲理

一、概括詩歌主旨

(2021·全國甲)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任務。

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①

陳師道

側徑籃舁兩眼明②,出山猶帶骨毛清③。

白雲笑我還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鳥飛渾自在,羨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

 ①南豐先生:即曾鞏,陳師道敬重仰慕的師長。②側徑:狹窄的路。籃舁:竹轎。③骨毛清:謂超凡脫俗,具有神仙之姿。

鑒賞 首聯緊扣“出山”二字,寫出山路途。在狹窄的山路上,曾鞏乘坐着竹轎,眼前一片光明,帶着一身清爽。颔聯承接上文,寫出山路上所見。白雲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雲笑我出山是多事之舉,而流水卻對我情誼頗深,一路随着送我出山。

頸聯和尾聯轉到曾鞏對“出”與“隐”的看法。身在官場,終不如山中飛鳥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這一生就可以悠然閑适地度過,這種生活真令人羨慕。可以看出,曾鞏對隐居生活是充滿了向往的。然而,他與紅塵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斷,為了替天下蒼生發聲鳴不平,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隐居生活,決然出山。在“獨善其身”與“兼濟天下”之間,他選擇了後者,把個人之樂暫且放下,将蒼生之憂挂在心頭。在這一點上,他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仲淹可謂異代同心。

精讀這一篇,學通這一類

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答案 ①先生出山風采 ②願為蒼生鳴不平

精做試題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出山之初的曾鞏,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明淨爽利、風骨秀異的高士形象。

B.颔聯兩句使用拟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白雲和流水對于曾鞏出山的态度。

C.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

D.陳師道在詩中書寫了曾鞏的人生志趣與處世情懷,筆端飽含敬佩之情。

答案 C

解析 頸聯“不及鳥飛渾自在”是說曾鞏出山從政,不如飛鳥自在,而不是說僧人不如飛鳥自在。

2.在陳師道看來,曾鞏是如何處理“仕”與“隐”的關系的?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曾鞏那裡,仕與隐并非截然對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鞏向往離世高蹈、超凡脫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蒼生,願意承擔社會責任,有深厚的濟世情懷。

1.知人論世。分析詩歌的内容、主旨時,要結合作者的生活經曆、主要思想傾向以及創作的主要風格來分析。

2.梳理層次,抓住關鍵。古詩多卒章顯志,要多抓尾句、尾聯等關鍵句子,以此準确把握主旨。

二、概括提煉哲理

(2020·全國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任務。

讀 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闇猶承誤①,末俗紛纭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②,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

 ①黮闇:蒙昧,糊塗。②糟粕:這裡用來指代典籍,也作“糟魄”。《莊子·天道》:“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鑒賞 這首詩直言不諱地表達了王安石的曆史觀。詩人針對當時俗儒歪曲曆史事實的現象進行抨擊,表現了一個改革家的戰鬥精神。

詩的開頭四句說,自古以來一個人的功名是經過一番艱難才得到的,卻不知誰能如實記載他們的事迹;曆史從來都是難以說清的,即便在當時也是非難辨,在遙遠的後世就更是如此了。後四句說,有人把古人流傳下來的糟粕當作精華,而真正美好的東西是很難流傳下來的;即便是最出色的畫師,也無法描繪出人的精神,因而史書不過是故紙堆而已,并不能真正表達出曆代高賢的品格。王安石不隻是替古人感慨,也是為自己擔憂,他已經預感到那些守舊勢力不可能輕易放過自己,後世潑向他的污水肯定不會少。他提醒人們,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正史”對他的評價,應當透過層層迷霧追尋曆史的真相。

精讀這一篇,學通這一類

下面是本詩的思路導圖,請結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詠史詩見學案44“活動一”)

答案 ①時人承誤,末俗亂真 ②典籍所傳是枝葉,非其“精神”

精做試題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這首詩從大處着眼,并非是針對某個具體的曆史事件、曆史人物而作。

B.曆代高人賢士一世奔忙,建立功業,但無法避免身後湮沒無聞的可能。

C.曆史人物在其所處的時代已經難免被誤解,在世俗的傳言中更會失真。

D.頸聯的上下兩句反複陳說,表明詩人的觀點,堪稱這首詩的警策之語。

答案 B

解析 “無法避免身後湮沒無聞的可能”曲解文意。“行藏終欲付何人”意為一生的行事(事迹)最終交給何人評說。

2.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問:史書是由人編寫的,難以做到絕對客觀,所以曆史記載與曆史真實之間存在差異。第二問:在讀書時必須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從。

解析 第一問是理解性閱讀,答案實難唯一。本詩題目是“讀史”,從史書的角度歸納可以與本詩一緻:史書所記曆代高賢生平,并非全部真實準确,常常有謬誤。第二問屬發散性閱讀,可以從今天讀書者的角度說,如何來讀書(如本答案);可以從詩人的角度說,如何準确理解與評價曆史高賢與建功立業者;也可以從今天讀詩人的角度說,如何準确理解與評價王安石寫詩的動機目的;還可以從國家體制與評價體系的角度談,如何在今天建立公信可靠的史志體系。

1.要注意形與神。哲理詩中形與神的關系,就是藝術形象與哲理的關系。哲理是藝術形象的靈魂,而藝術形象則是哲理的軀殼。哲理總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們應由形悟神,探求詩中的意蘊,理解詩的哲理美。

2.要注意情與理。哲理詩中的“情”與“理”,是詩人的情感與理性觀念的對立統一關系。不少古詩往往通過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3.要善于化實為虛。要從詩中所描寫的具體形象和過程中抽取、提取出普遍的道理來。

鞏固學案

一、高考題組

(一)(2021·新高考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寄江州白司馬①

楊巨源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

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阙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雲依舊是前途。

 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根據内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阙。

D.詩人最後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谪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

答案 B

解析 “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錯。“一衣帶水”的意思是像一條衣帶那樣窄的水面,形容一水之隔,往來方便。“湓浦曾聞似衣帶”意即“我曾聽說湓水萦繞似衣帶”,表現的是湓水的蜿蜒之美,并非表現朋友之間的情誼。

2.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勸誡”是這首詩的主旨,詩人在尾聯點明該主旨,勸說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氣,要對人生充滿信心;②詩歌的第二句在問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廟,為結尾正式的勸誡做了鋪墊。

(二)(2020·新高考Ⅱ)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題目。

贈趙伯魚(節選)

韓駒①

荊州早識高與黃②,誦二子句聲琅琅。

後生好學果可畏,仆常倦談殊未詳。

學詩當如初學禅,未悟且遍參諸方③。

一朝悟罷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①韓駒(?—1135),字子蒼,兩宋之際著名詩人。②高與黃:前輩詩人高荷與黃庭堅。③參:領悟,琢磨。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這裡借指事物的訣要或精義。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從詩的内容可以得知,趙伯魚是一位勤奮好學、轉益多師的詩壇後輩。

B.詩中使用了古語“後生可畏”,表現出作者對趙伯魚的嘉許以及勸誡。

C.面對後輩的請教,作者謙遜地表示,自己所談不多,也較為簡單粗略。

D.詩中以禅理喻詩的内容,既可為趙伯魚提供指點,也具有普遍的意義。

答案 B

解析 “勸誡”說法有誤。“後生好學果可畏”出自《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意思是年輕人往往能夠超過老一輩,是可敬畏的。畏:畏懼,這裡指敬畏。韓駒為趙伯魚寫下此句意在表達對趙伯魚的期許,并無勸誡之意。

4.作者主張什麼樣的學詩途徑?請結合詩歌内容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先要“遍參諸方”,以前人為師,經過長期艱苦的學習;②然後“一朝悟罷”,領悟到詩歌藝術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解析 根據題幹要求,答題範圍集中在後四句上。“學詩當如初學禅,未悟且遍參諸方”是說學習詩歌時要像參禅那樣,在尚未掌握詩中精義前要向各個方面的前輩學習;“一朝悟罷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是說一旦将詩中精義參透,那麼信手拈來都是好文章了。上下句相連表達的是以禅喻詩的創作思想。兩宋時期,以禅喻詩成為文壇主要風氣。北宋詩人蘇轼、黃庭堅都精通禅學,不僅詩歌中表現了詩有禅趣、用禅語入詩的特色,而且在詩歌理論上,也開始以參禅喻詩。與之相成,韓駒也主張:“學詩如學禅,詩道如佛法。”

二、模拟題組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①

受降回軍獻上(節選)

岑 參

胡地苜蓿②美,輪台征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師。

甲兵未得戰,降虜來如歸。

橐駝何連連,穹帳亦累累。

陰山烽火滅,劍水羽書稀。

卻笑霍嫖姚③,區區徒爾為。

 ①封大夫:封常清,唐朝名将。②苜蓿(mù xu):草本植物。③霍嫖姚:霍去病,西漢名将。曾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詩的前兩句以一派草美馬肥的從容、熙和的景象開篇,給人以無限遐想。

B.第三至六句,寥寥二十字便寫出封大夫讨伐匈奴從出師到降虜來歸的全過程。

C.第七、八句用兩個疊音詞描寫凱旋時軍隊的浩浩蕩蕩,充滿勝利的喜悅。

D.全詩運用描寫、記叙、議論等表達方式,塑造了一個能征善戰的統帥形象。

答案 C

解析 “軍隊的浩浩蕩蕩”理解不正确,應是戰果累累、降虜衆多。橐駝,是駱駝。穹帳,是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這兩句描寫的是降虜之多。

6.詩的最後兩句表達了怎樣的主旨?請聯系全詩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詩的最後兩句通過把封大夫與封狼居胥、大捷而歸的西漢名将霍去病進行比較,高度贊揚了封大夫未戰而降服匈奴,使西域戰火熄滅,赢得了邊塞的安甯,功蓋古人。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題目。

西塍①秋日即事

周 密

絡緯②聲聲織夜愁,酸風吹雨水邊樓。

堤楊脆盡黃金線,城裡人家未覺秋。

 ①塍:田間的土埂子,小堤。②絡緯:蟲名。俗稱絡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得此名。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标題中的“即事”一詞意為“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詩文或繪畫)”。

B.“織夜愁”既回應了“絡緯”,又暗指“夜愁”如織物般縱橫交錯。

C.“酸風”的出處是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意指“刺人的涼風”。

D.“黃金線”可制成美衣華服,抵禦秋寒,所以城裡人家不覺秋已到來。

答案 D

解析 對“黃金線”的理解以及城裡人家對秋來不敏感的原因表述錯誤。第三句的“黃金線”指的是堤岸上的楊柳枝葉變黃,因為楊柳枝葉形如絲縧,樹葉變黃,遠遠望去就像黃金線一般。“城裡人家”因為平日的生活遠離自然,很難及時感受到季節的變換。而且,人們熙來攘往,奔走紅塵,又有誰去顧及大自然的季節變化呢?

8.宋詩往往從理性上把握,總有邏輯思維的潛流貫穿其中。請結合本詩内容,談談本詩總結了生活中的什麼道理,我們還能從中提煉出什麼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詩歌前三句選取了秋季特有的場景:①紡織娘在夜裡振翅作聲,聲如紡線;②水邊的小樓裡,刺人的涼風将秋天的雨點吹拂到人身邊;③堤岸上的楊柳已經枝老葉黃了。這些場景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但詩人寫這些場景是為了說明第四句的道理:生活在城鎮中的居民們,因為遠離了自然生活,往往不能及時感知季節的改變。

(2)哲理:①生活中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②一葉知秋,能從微小的事物中感受大的變化;③要善于觀察生活,歸納思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