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的古詩詞?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随着近來全國範圍的一輪大降溫,寒冬已正式來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空調和暖氣,該如何度過漫漫寒冬?但聰明的古人有辦法,這在很多古詩詞中都有體現,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人養生的古詩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随着近來全國範圍的一輪大降溫,寒冬已正式來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空調和暖氣,該如何度過漫漫寒冬?但聰明的古人有辦法,這在很多古詩詞中都有體現。
針對這些詩詞,有讀者和養生專家給出了對應解析,綜合梳理出了一套實用的避寒養生指南。
居家
10點前少出門,勤通風防“暖氣病”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白居易《問劉十九》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宋·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詩詞賞析:天氣寒冷,最适合宅家烤火禦寒。詩人白居易呼朋喚友,在家喝着燙好的酒,烤着暖暖的火。詩人陸遊選擇宅在家中,一邊擁着毛氈,一邊逗着貓。雖然宅在家中,但古人的生活并未變得枯燥,有的喜歡畫《九九消寒圖》,有的則通過玩牌來打發時光。(上海周餘軍74歲)
養生建議:入冬後,建議老年人要适量減少外出,尤其是早上10點前最好少出門。除了氣溫低外,早晨、傍晚和夜間的空氣污染較重,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此時,為了禦寒,很多人喜歡緊閉窗戶。殊不知,由于室内空氣流通不暢,人的身體抵抗力也會下降,部分人可能會被感冒、發燒“襲擊”。因此建議大家每天中午都要給房間通風,保證室内空氣新鮮。此外,為了讓室内空氣變清新,建議大家放幾盆吊蘭、蘆荟、虎皮蘭等,這幾種植物能有效增加空氣濕度、吸收二氧化碳。(山東省濟甯市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醫師駱彤)
飲食
适當多吃根菜,增強抵抗力
撥雪挑來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門肉食無風味,隻作尋常菜把供。——宋·範成大《冬日田園雜興》
曉對山翁坐破窗,地爐撥火兩相忘。茅柴酒與人情好,蘿蔔羹和野味長。——宋·陳著《周翁留飲酒》
詩詞解析:詩中提到的“菘”是古時對白菜類蔬菜的通稱。蘿蔔、白菜雖是平民菜,但在詩人的筆下也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老伴心靈手巧,能将白菜做出各種菜品來:最外層的老葉用來炖肉;白菜幫用來爆炒;将菜心剁碎拌上豬肉餡,就成了餃子餡。(山東濟南曹果林77歲)
養生建議:此時大量根菜上市,适當多吃這些“大塊頭”,有助于增強抵抗力。如紅薯可補虛益氣健脾胃;蘿蔔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于排除體内廢物。
提到白菜,民間有“臘月白菜似良藥”的說法。智慧的古人很早就發現了白菜的價值,例如用開水煮白菜湯,常食可以通便、養護腸胃。現代研究發現,大白菜含有豐富的水、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有補水滋潤、護膚養顔的效果。不喜歡吃炒白菜的人可用白菜煮粥。取白菜250克,粳米10克,煮粥食用,可輔助治療肺熱咳嗽、大便秘結等。(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其偉)
進補
不同地區各有側重
寒羊肉如膏,江魚如切玉。肥兔與奔鹑,日夕懸庖屋。
嬉嬉顧妻孥,滋味喉可欲。谪官但強名,比者何不足。
——宋·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詩詞解析:羊肉是食材中的至鮮之物,在該詩中,被貶官的張耒自擺家宴,大口吃着羊肉,瞬間忘記了煩惱。其實,古人早有吃牛羊肉補身體的做法,“煨羊肥嫩數京中,醬用清湯色煮紅。日午燒來焦且爛,喜無膻味膩喉嚨。”清代詩人楊靜亭所描寫的紅燒羊肉做法,與今天我們所吃到的幾乎沒有區别。(湖南長沙童自民59歲)
養生建議:羊肉曆來是冬季最佳的進補選擇。不過,南方人隻有當寒流來襲或氣溫很低時,才适合吃羊肉來進補。關于進補,不同地區應各有重點。比如東北地區氣候幹冷,适合熱補,食材方面可選擇羊肉、人參等溫熱之品;西北地區屬于燥冷,除了可熱補外,還應适當多吃點滋陰潤肺的食物,如蜂蜜、蓮藕、百合、杏仁等;中南地區屬于濕冷,進補應以清補為主,多吃點蓮子、紅棗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内科副主任醫師朱欣佚)
運動
再冷也要鍛煉,少做跳躍運動
捷足行看健步紛,寒流趁凍雪花春。鐵鞋踏破奔馳甚,悔作銀河冰上人。——清·李聲振《百戲竹枝詞》
詩詞賞析:雖然天寒地凍,但古人并沒有一味宅在家裡。該詩描寫的是一種當時盛行的健身活動——冰嬉。早在宋代,冰嬉就成為皇家冬天娛樂項目,清代皇家還設有專門的冰嬉檢閱儀式。道光皇帝曾寫下過《觀嬉冰》詩:“太液開冬景,風光入望清……”當時,很多女性喜歡在冬天溜冰。(湖南衡陽李永根77歲)
養生建議:天氣再冷,也應抓住時機曬太陽、鍛煉等。建議大家如果進行室外鍛煉,要視天氣而定,溫度低于零下10℃時不宜外出鍛煉。冬季健身時間一般選擇溫度最高、有陽光的時間(14時至19時)。健身時應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瑜伽、太極拳等。特别要提醒的是,在戶外鍛煉時,一定要避免突然的跳躍動作。因為此時天寒,身體容易發僵,跳躍性的動作容易導緻肌肉拉傷、扭傷關節等。外出散步時切忌長時間迎風行走,因為冷風吸入體内後會損傷心脾等髒器。(鄭州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王松珍)
泡腳
水裡加點料可驅寒防凍瘡
長安大雪年,束薪抱衾裯……土無重膇藥,獨以薪水瘳。誰能更包裹,冠履裝沐猴。——宋·蘇東坡《夜卧濯足》
詩詞賞析:該詩形象生動地刻畫了詩人在大雪天晚上泡腳的閑适心情。退休後,我有了失眠的毛病,老伴一到秋末就手腳冰涼,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用生姜煮水泡腳。現在,我的睡眠狀況好了不少,老伴手腳冰涼的症狀也大有改善。(江蘇常州符克生68歲)
養生建議:冬天用熱水泡腳,是非常好的禦寒方法。在泡腳水中加點料,如生姜、紅花等,效果更佳。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取15—30克生姜,将其拍扁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煮好後,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調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而用紅花煮水泡腳(方法與煮姜水一樣,用量也為15—30克一次),則能夠預防和改善凍瘡,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量。(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李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