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熱播劇《破冰行動》《長安十二時辰》等,開播時口碑熱度極高,但到收官時口碑下降很厲害,因為它們“爛尾”。
一部影視劇“爛尾”會讓整部作品都顯得虎頭蛇尾,與“佳作”的距離拉的很大。
影視作品如此,影視演員亦是如此。而對那些知名度覆蓋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演員來說,如何才能不失氣節地完成演員生涯最後的落幕?對演員而言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國内成龍近些年昨天被人诟病了一萬遍,在國外史泰龍也有同樣的遭遇。
——《第一滴血:最後的血》
早在這部電影之前,《金蟬脫殼2、3》《回溯者》等電影超級無腦的劇情安排已經讓觀衆大跌眼鏡。
對于這位為全球動作電影貢獻了無數經典熱血、激情佳作的超級巨星,在他70歲高齡的階段,觀衆大多表示可以理解。
但“史泰龍電影”卻再也提不起觀衆的熱情。
《第一滴血5》延續史泰龍經典IP,延續影片暴力美學内核,讓73歲的史泰龍大打出手,蘭博終極一戰,從片名《最後的血》裡也明顯昭示着,該系列将就此收官。
影片正如每一位還期待史泰龍的觀衆所期待的,蘭博絲毫沒有受到年齡限制,依舊是那個無人能擋的越戰老兵。
在《第一滴血》整個系列中,都充斥着一種“殺戮的藝術”。《最後的血》把這個核心依舊延續,讓這個傳奇的動作系列電影在收官之戰上的血腥兇悍更加升級。
這也是該片最大的看點,一個73歲的老人,卻依舊身手矯捷思維敏捷,這是史泰龍動作電影還依舊保持着的魅力。
在該系列電影高水平運作的核心和精神的支撐下,電影節奏感強烈,73歲的老蘭博還是一支無人撼動的軍隊。
由此也帶來了電影在另一方面的缺陷,就是故事的單調,對白簡單。
單薄的故事很容易讓觀衆在一開始就能猜到結局,在這期間,隻不過是欣賞一場跨域40年的老蘭博的最後一戰,享受該系列最後的的視覺與精神刺激。
從1982年,第一部《第一滴血》上映以來,經曆近40年,影片沒有為蘭博消除在越南留下的心理困擾,但電影并未就此進行過多讨論,而是在侄女前往墨西哥探望父親之後,一切“花裡胡哨”統統收起來,一場“複仇”就此拉開。
這也該系列在收官電影中失去了最後的“耐人尋味”。
影片最後,約翰·蘭博回到了亞利桑那州的農場,打算平靜地度過餘生,為蘭博的一生畫上句号。
那麼,這算是個完美的結局嗎?
不可否認,影片在動作場面上的火爆,足以讓這部電影在動作電影中站穩一足之地,但真正的動作電影不是單純的“暴力”,隐藏在暴力下的人性與思考才是支撐動作電影成為佳作的基礎。
比如系列首作《第一滴血》,小人物飽受越戰的心理創傷,人物性格十分突出——個性強烈,永不低頭,進而在連貫緊湊的動作場面的呈現下,上演了一場小人物打倒政府惡勢力的絕佳好戲。
該片不僅對美國當時的社會制度進行了反思,同時樹立起一個打不死的蘭博(小人物)形象,在立場上站住了永不低頭的抗争不公月惡勢力的高點。
所以說,《第一滴血》起了個好頭。
有了第一集的人物鋪墊,後面的續集就無需再為人物塑造花費過多時間,但這并不意味着人物與故事需要引發的能讓觀衆甚至社會思考的東西也能省略!
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它仍舊不失為一部出色的動作電影,但它在某種意義上就再也不是一部“佳作”。
誠然,在《第一滴血:最後的血》中,這個“缺點”仍舊沒有得到改善。
極大的展現了“老蘭博”老當益壯,風采不減當年的勇猛無敵,卻在叙事上依舊顯得平庸。
沒有故事上的“升華”,是這部電影作為系列收官之作最大的遺憾。
複仇完畢,回歸平靜生活,繼續被越戰帶來的心理困擾所圍繞,蘭博就此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這不是我們在1982年《第一滴血》看到的蘭博,他面對現實中無論多麼強大的惡勢力都不會低頭,他怎麼會面對所謂的命運甘于任其宰割呢?
02 巨星永不落幕作為好萊塢最受歡迎也是史泰龍最受歡迎的系列電影之一,《第一滴血:最後的血》在北美上映就引起了觀衆熱議。
電影在爛番茄熱度持續下降,目前爛番茄新鮮度隻有30%,爆米花指數85%,北美觀衆對這部電影大多表示比較“失望”。
影片在IMDb上的評分也從起初的8.3持續下降到了如今的7.1分。
倒是國内的豆瓣電影中,觀衆給這部電影打出了7.6分高分,屬于史泰龍近幾年少有的高分電影甚至是及格分數電影,由此看來國内觀衆對好萊塢成熟的動作場面設計仍舊喜愛有加。
無論如何,蘭博的故事随着他重回農場就此結束。
隻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這位本身就具有傳奇色彩的世界巨星如何為自己的電影事業畫上圓滿的句号呢?
其實讨論這個問題目前看來有點“為時過早”。
因為《最後的血》是蘭博的終點,但不是史泰龍電影的終點。
豆瓣電影羅列了8部史泰龍未上映電影(除紀錄片),看片名,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史泰龍動作的沖擊。
這裡邊還不包括一部飽受期待但卻誕生之路困難重重的、同樣是史泰龍最受歡迎系列電影的《敢死隊4》。
《敢死隊》的故事還沒有終結,項目繼續開展的報道時常不斷,但背後的“利益”糾紛又頻頻傳出,能否原班人馬回歸,史泰龍能不能繼續領銜,并且如傳言一樣邀請一位華語電影動作演員加盟,為這個系列畫上句号呢?
至今仍不得而知。
但這并不代表這部電影已經夭折,因為曾幾何時,《第一滴血:最後的血》也在是如此困擾着觀衆,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史泰龍在《第一滴血4》之後曾猶豫要不要繼續出演約翰·蘭博這個角色。
我們不知道是什麼讓史泰龍決定繼續飾演蘭博,為系列畫上句号。但可以肯定,這位73歲的老人還沒打算就此“退休”。
已然功成名就,又已進入遲暮之年,為何還要如此“拼命”呢?
也許原因很簡單,就憑着對電影的摯愛之情。
華語動作電影巨星成龍,早在2012年的《十二生肖》時就曾在采訪中透露,這将是它最後一部硬核的動作電影。
拼命這麼多年,全身傷痛,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成龍繼續在動作電影中“搏命”,就此退出動作電影領域,觀衆寄予他更多的是祝福。
事實上,成龍“食言”了。
招牌的喜劇動作電影還是照樣拍,更讓人驚訝的是,成龍也在六十多的高齡拍了一部“蘭博”——《英倫對決》,其格調與故事跟《最後的血》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成龍的未上映電影比史泰龍還多,豆瓣電影羅列了近20部,其中動作電影占了一大半。
就成龍近些年作品的質量水準,觀衆已經對成龍電影失去了興趣,但他還是要繼續拍。
除了說他熱愛電影,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同樣是國際動作巨星阿諾德·施瓦辛格,也一樣還不想享受“天倫之樂”。
待映動作電影也有五六部,其中《終結者:黑暗命運》也将于今年上映。
施瓦辛格在鬼門關走過一回之後,繼續回到了屬于他的“戰場”,拍完《終結者》,後續還有很多電影是他“鐘愛的”。
所以,你看,“落幕”似乎對這些動作巨星而言,不存在的!
對電影有多愛,在上了年紀後就仍舊有多拼命,我們應該慶幸擁有這樣的動作演員,在用一生踐行着對職業的熱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