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本文摘自《湘水》(第六輯),原标題為《作為愛國者》,作者張炜,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本文摘自《湘水》(第六輯),原标題為《作為愛國者》,作者張炜,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屈原是曆史上公認的愛國者,就因為這個至重的界定,詩人才在倫理層面穩穩地站住了腳跟,成為一個令人尊崇的人物。這種道德的肯定又直接影響了吟唱的價值,使這些詩句閃爍着一種神聖的光澤。這個過程構成了理性參與審美的複雜因素,因為藝術天生就具備倫理的基因,它貫穿于整個藝術之樹的滋生和成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種道德倫理的元素從來不可缺失,有時候似乎可以分離,但分離的時間總是極其短暫的,它将很快會同其他元素,在相互浸染中起到關鍵的定色作用。人們視野中或者是一片難言的斑駁,一派綜合的色系,然而作用于心靈的,卻永遠是一種主導的顔色。
《湘水》(第六輯),嶽麓書社出版
作為愛國者,在此我們必須辨析“國”的内涵。時過境遷,它由什麼組成,到底意味着什麼。習慣上“國家”往往被看成國君、國土、國民和獨有的文化,這一切的綜合體。但是它們之間畢竟還有區别。在這諸多選項之中,還需要當事人去權衡和辨析。詩人屈原當然不可能從中超脫出來,他是一個相當清晰的局中人,而且是一個與“國家”諸種概念結合得最為緊密的上層人物。據相關史料記載,屈原曾經參與了楚國諸多大事的策劃,一度能夠影響楚國的命運和前途,與楚王,特别是楚懷王有着切近的交往。有的記載中說他是一個負責外交的大臣,為國家起草公文,制定政策,并且出使他國。在實際操作中,屈原必定要忠于自己的集團,維護自己的體制,文化和生命的血脈會不自覺地作用于他,這種力量是非常強韌的。
屈原作為楚國王室的血親,與其他人自有不同。我們平常說“有親戚”,就是指有血緣的關系,這是一種傳統的向心力,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的魔力。我們衡量一個愛國者的價值、分量和最終品質,必然要在諸多方面、諸多元素之間去度量,要看取比例,因為比例才是重要的。如果最高的理性、道義不被置于最上部,如果公理和正義等不能夠在愛國者心裡占據中心位置,這種愛國也就沒有了多少價值。屈原的意義和高度恰在于此,在于他對戰國七雄的角逐有一個明晰的判斷。對于強秦統一的後果,屈原是不以為然的,甚至是恐懼和憎恨的,他對于暴秦的反抗是出于一種理性。
在戰國七雄中,秦國咄咄逼人,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東進者。兩千多年前的西部,粗蠻而強悍,有高原之地的暴虐和殘忍,相對于溫潤和文明的東方南方,那似乎是一種不能考慮的曆史選項。比如直到很晚之後,各國都用陶器代替活人殉葬的時候,秦國仍然在搞活人祭。作為一個最殘忍、最黑暗的存在,活人祭結束最晚的就是秦國;連帶這種殘忍延續下去的,還有秦統一之後的那些文明浩劫,即我們所熟知的焚書坑儒等。在這些千古黑暗發生之前的戰國時期,實際上屈原對于人類的命運和走向,以其詩人的敏銳而早有預感,而這種預感就是建立在社會與道德的判斷之上。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力阻與西部野蠻的秦國聯合,力主與東方開放、浪漫的齊國聯合。與後者聯合将是勝利的基礎,也是一種正義的攜手。
在文化和價值取向上,楚國與齊國有很多相似之處。齊國有浪漫的方士和神仙文化,而楚國有深遠的神巫文化;楚國有廣大的長江淮河流域,有驚人的創造力和豐富的物産,而齊國靠近大海,有魚鹽之利,齊人的冒險和開拓精神與楚人強悍的創造力又何等相似。楚齊都不是物質和文明的阻撓者,而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都是對夢想與幻想保留一方天地的國度,具有比較充盈的人性溫度。他們都懷念周公之禮,願意因襲仁義。比起秦人的粗悍與冷酷,楚人當然更喜歡東方的浪漫與開放,喜歡齊人舒緩自由的性格。一個清醒的愛國者形象,就此在我們眼前樹立起來。
詩人擁有整個人類利益最大化的完整而缜密的思維,又與忠君、忠于血脈的那種牽挂密不可分。就此來說,屈原是一個比較徹底的愛國主義者,而較少機會主義和私利主義,這與詩人血脈裡的那種浪漫主義高度契合。他願意社稷具有濃重的東方色彩,與東方那種神奇浪漫的精神取向、價值取向相一緻。這種愛是精神之愛,也是一種道德倫理層面的固執追求。所以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人們看到了一位愛國者最為洞明的方面,而他的全部詩篇所閃爍出的崇高氣概、那種打動人心的力量,也源于深刻理性的内部。
就此而言,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屈原的價值是獨一無二的;在先秦的所有詩篇中,《楚辭》也是獨一無二的。作為一種傳統,它感召和影響了多少後來者,既影響了審美品格,又影響了政治品格和社會品格。在這裡,忠君變得開闊了,由具體走向了闊大,囊括了許多,涵蓋了許多。屈子的社稷之愛凝結了永恒,在任何時候都有獨立的價值,都有鑽石一樣堅不可摧的質地。
“古典名著普及文庫”《楚辭》,嶽麓書社出版
我們可以換一種思維來審視這一切:假使有一個昏聩的愛國者,與淺陋短識的投機者沆瀣一氣,并且也沉迷于自己的吟唱,也有同樣高超的藝術,那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盡管這種假設有點荒謬,但似乎也可以拎出來賞析和判斷。最後隻能說這二者的歌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由昏聩而喪失藝術魅力,由理性之路的堵塞而緻使審美上的迷離,終變為渾濁和嘈雜。
一種超拔而透明的絕美,隻有屈子這樣的愛國者才可以成就。它們有着内質與形式的一緻性,它們是純粹的、統一的。
《湘水》(第六輯)
△
《湘水》雜志創刊于2013年,以“發掘湖南人文曆史、闡揚湖南人文精神”為宗旨,兼具思想性、可讀性和鑒賞性。
《湘水》(第六輯)聚焦藍墨水的上遊——汨羅江,重點介紹屈原、《楚辭》以及汨羅江流域的文脈,邀請張炜、歐麗娟、梁振華、劉悅笛、朱漢民等知名學者和作家撰文,展現汨羅江作為文化之江的古今風貌。
△
劉向輯錄的《楚辭》是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産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成為繼《詩經》以後,對中國文學極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
本書增加章節導讀,全文精心翻譯,注釋詳盡,生僻字注音、釋義,無需古文基礎,全書閱讀無障礙。采用原文、譯文雙欄對照排版,注釋緊跟其後,無需頻繁翻頁即可一覽全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