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油茶造林成活率提高及技術分析

油茶造林成活率提高及技術分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5:45:34

淺析油茶栽培撫育技術

_董雲等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屬山茶科山茶屬,是我國主要的木本油料資源之一,含有山茶皂苷、茶多酚等特有的生理活性物質,茶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素有“東方橄榄油之稱”。賀州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油茶重點産區之一,發展油茶産業自然條件優越,擁有悠久的油茶種植曆史。賀州市曾是全國油茶傳統産區和重點産區,高峰時油茶林面積曾達60多萬畝(1畝≈667 m 2 ,下同)。但由于多種原因,賀州市油茶林面積逐年萎縮。近年随着茶油價格攀升,油茶又逐步引起林農和社會投資主體的重視。2017年賀州市油茶籽産量6.02萬噸,總産值2.87億元。自2018年實施油茶“雙千”計劃以來,油茶林基地建設數量多、規模大、發展快,2018年油茶籽産量達7.63萬噸,總産值3.8億元,産值同比增加32.4%。2018年年底,全市油茶林面積僅存35.1萬畝,占全區的5.17%,且分布零散、樹齡老化産量低,其中八步區6.35萬畝、平桂區6.71萬畝、昭平縣13.81萬畝、鐘山縣4.53萬畝,富川縣3.70萬畝。至2021年年底,全境高産油茶林面積已達80萬畝。油茶種植已經成為農民緻富增收的重要手段。

根據賀州市的氣候特點和油茶的生産發育特性,筆者提出了适合在當地推廣的油茶栽培撫育管理技術,現總結如下。

1  造林地和良種苗選擇

油茶造林地一般選擇海拔小于600 m、相對高度小于200 m的坡地,選擇陽光充足的南向、東向或東南向陽坡和半陽坡的中下部,坡度小于25°的低丘地或緩坡地為好。土壤選擇由砂岩、頁岩、花崗岩等母質發育而成的山地黃紅壤和黃棕壤為好,土壤質地以壤土、輕壤土和輕黏土為好,土層厚度應大于50 cm,排水良好 。

良種油茶和普通油茶相比,具有生長好、結果早、适應性廣、高産、穩産、油質好及抗逆性強等優勢。良種有地域适應性,在一地高産不代表在另一地也高産。比如湘林、長林系列良種在桂北的部分地區表現較好,但不适宜在桂南種植。目前适合賀州市的無性系良種是岑軟2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2’)和岑軟3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3’)。

造林使用良種壯苗是幼林期快速生長的基礎,一般要求使用廣西壯族自治區定點油茶育苗基地培育的兩年生大杯嫁接苗,具體要求苗高50 cm以上,地徑(嫁接口以上)0.5 cm以上,有3個以上分枝,容器規格為無紡布12 cm×16 cm(直徑×高度)以上,輕基質含量在35%以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有條件的話推薦使用3年生有多級分枝的大苗造林,這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且成林後生長快、挂果早、見效快。

油茶造林成活率提高及技術分析(淺析油茶栽培撫育技術)1

2  整地、挖穴、施基肥

油茶造林前1~3個月需要進行整地,一般在秋冬進行,可以根據林地的坡度情況,分别采取全墾、帶墾或穴墾3種方式。挖穴時,地表土放對面、心土放左右兩邊,以便在下一步施基肥的時候将表土回填。穴的尺寸要求是60 cm×60 cm×60 cm。

種植苗木前1個月需要施足基肥,基肥是保證苗木健壯生長的前提,主要采用有機肥(腐熟的雞糞、牛糞等)作基肥,每穴需要施腐熟的有機肥5 kg~10 kg。先将穴對面的表土回填至坑深的1/3,接着放入基肥(腐熟的有機肥),将穴裡表土與基肥充分攪拌均勻後回土,回土的厚度為15 cm~20 cm,使之後種植的苗木的根系與拌肥的泥土相隔15 cm~20 cm厚土層,避免栽植時苗木燒根。使穴還有20 cm深,繼續回填至高出地表5 cm~10 cm,築成直徑80 cm~100 cm的小土包。

3  苗木栽植和造林密度

賀州市的油茶苗木一般在冬季12月上旬到次年春季的2月種植,以春季種植較好,容器苗可适當延長至4—5月。一般選擇雨後或陰天種植,種植時需要先将回填土挖開,把包裹苗木根部的營養袋撕掉,放入苗木後以細土回填苗木根部壓緊。種植的高度要求嫁接口露出地面2 cm左右。

要根據種植地情況合理設置密度,一般每畝種植80~100株。種植密度過大會造成通風透光不良、易染病蟲害等而形成低産林。

當年油茶造林後一個月左右應該及時檢查造林成活率,并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死株、缺蔸采用相同品種、相同類型、相同年齡的苗木進行補植,保證油茶幼苗長勢的一緻性,降低後續管理工作的難度。補植也應選擇雨後或陰雨天進行。

4  根際追肥

油茶幼林期以施腐熟的長效有機肥為主。造林當年夏季進行鏟草撫育施肥一次,每株施腐熟的有機肥0.025 kg~0.05 kg。在植株上坡方向或植株的兩側距蔸部20 cm~30 cm範圍内開挖寬、深均為10 cm的弧形溝,施後覆土壓實。第2年2—3月追施氮肥,在下雨前施肥較為好吸收,每株0.05 kg~0.1 kg。在植株兩側挖寬深各15 cm的弧形溝。根據油茶的生長發育規律要求,施肥量逐年增加,弧形溝逐年加深。如新根未生長好,别急于施肥,先保證成活率。根據油茶的立地條件和物候性可知,2月底3月初賀州市的油茶嫩芽已經萌動,此時正是幼樹追肥關鍵期。在保障幼樹成活的前提下,以擴冠為目的,對上年3月種植的茶苗施高氮複合肥,可以有效促進春梢生長。

為了保證油茶充足的養分,對2~4年生幼林每年施肥2~3次,在冬季和初夏新梢萌動之前各施肥1次,春梢停止生長後施肥1次。初夏時施肥以速效氮肥、沼氣液或複混肥為主(氮、磷、鉀總量不低于30%),每株0.3 kg~0.5 kg,促春梢。夏季,在春梢停止生長後,多施磷肥、鉀肥,施肥時在植株上坡方向或植株的兩側沿樹冠投影線開一條寬、深均為15 cm,長70 cm~100 cm的弧形溝或條形溝,将肥料均勻放入,蓋上土壓實。賀州市的油茶林秋季施長效有機肥較好,造林後每株施有機肥0.3 kg~0.5 kg,不要輕易追施複合肥,特别是高氮複合肥,以免11月份油茶抽稍後突然遇到寒流降溫受到凍害。

油茶在第8年進入盛果期,此時為了滿足油茶樹生長需要和結果實需要,需要大量施肥,施肥時間表如表1所示。這個時候施肥的主要目的是恢複樹勢,保花促果。

5  油茶的樹形培育(整形修剪)

對于油茶幼林,種後前3年的修剪對形成豐産樹形、樹冠尤其重要。在種植後第1年在植株主幹高60 cm時及時打掉頂端優勢,在離主幹20 cm~30 cm處選3~4個強壯分枝培養為主枝,第2年在每個主枝上保留2~3個強壯分枝作為副主枝,在樹還小的情況下不需要重剪,注重空高,促進分枝。輕剪交叉、重疊枝、下腳枝。第3至4年在第2年保留的正副主枝的基礎上,将強壯春梢培養為側枝群。留下的枝條間距應控制在10 cm~15 cm,以确保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還要注意及時摘除幼樹的花苞,以減少營養消耗。每年12月至下年2月為賀州市油茶的最佳修剪時段。

對于油茶成林(盛果期的油茶),應該在每年采果後至開春前(每年12月至下年2月)進行修剪,使得植株樹形均勻,枝葉疏密适度,通風透光,有利于防治病蟲害。

6  撫育(松土除草)

油茶幼林地不能雜草叢生,及時除草可減少雜草與油茶苗争肥、争光,但是也不是寸草不留。要适當保留一些矮生雜草與油茶友好相處,給油茶病蟲害天敵和傳花授粉的土蜂、地蜂等留居所。清除油茶林雜草盡可能人工拔除,絕不能使用除草劑,否則會破壞林下生态平衡,不僅不利于病蟲害的防治,還會嚴重影響油茶的授粉,進而影響結果率,出現隻開花不結果的現象。

表1 賀州市油茶成林(油茶盛果期)施肥時間表

油茶造林成活率提高及技術分析(淺析油茶栽培撫育技術)2

造林當年上半年不用除草,第 1 次除草松土在6—7月夏季雨後進行,第2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秋旱到來之前進行,可清除雜草種子,減少第2年雜草量,松土深度以6 cm~10 cm為宜。2~4年生幼林每年夏天、秋天進行帶狀、塊狀松土除草各1次,松土深度5 cm~15 cm。松土要做到蔸邊淺,蔸外深,造林當年宜淺,以後逐年加深,絕對不動根際土,将鏟除的雜草覆蓋于樹蔸周圍。

7  保濕潤、防病蟲

造林後,可在油茶幼林樹苗根部附近覆上稻草、防草布,保持根部周圍水分。有條件的地方,建議拉水管進行滴灌。也可在油茶坡地上沿等高線順自然地勢開挖水平竹節型蓄水溝保水:水平溝距2 m,垂直溝距5 m~10 m,溝長2 m、深0.5 m、寬0.5 m,3年後,将老竹節溝填實,再重新開挖新的竹節溝。

對油茶病蟲害的防治,應該通過控制水肥,使得樹體長勢健壯,提高油茶樹抗病蟲害能力。針對油茶結果樹提倡綠色防控,可利用白僵菌防治油茶結果樹毒蛾類害蟲(毛蟲類),還可利用芽孢杆菌防治炭疽病。降低林區土壤濕度,增強通風采光,創造出有利于油茶病蟲害防治的環境,盡可能少用化學農藥,必須使用時應針對病蟲害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高效、低毒的藥劑。

8  保花保果技術

首先使油茶林通風采光,為昆蟲授粉提供良好的活動空間,其次在油茶的花期(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可選擇合适的昆蟲在油茶林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然後對營養進行平衡調控。一方面加強肥水管理,在油茶開花時不急于施肥,在油茶果有黃豆粒大小的時候再進行追肥,如果施肥過早或施肥不當,比如施了尚未腐熟的農家肥或者含高氯的複合肥,就容易造成油茶生理性缺水而落果。另一方面需要科學修剪,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控制生長枝和結果枝的比例。最後疏花疏果,一般疏花時間為11—12月,疏果時間為4—5月。

油茶果的采摘應該在油脂轉化完成之後進行,如果提前采摘,得到的油茶籽顔色将會呈白色,且幹癟不飽滿,出油率低 。天氣越冷的地方,油脂轉化越早。湖南、江西等地氣候比賀州市寒冷,油脂轉化比賀州市早,油茶果的采收期為霜降後;賀州市氣候比湖南、江西等地暖,油脂轉化的時間比湖南、江西等地晚,為立冬後,所以賀州市的油茶果采摘時間為立冬後(11月初)。此時采摘的油茶果比較成熟飽滿,鮮果出鮮籽率40%左右,鮮果出幹籽率25%左右,而幹籽出油率25%左右,所以鮮果出油率為6.25%左右。

9  小結

本文在研究油茶的立地條件和油茶物候性的基礎上,根據賀州市的氣候特點和油茶的生産發育特性,提出了适合在賀州市推廣的油茶栽培撫育技術,對加快賀州市油茶栽培撫育技術的推廣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