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長壽一直是大家所追求的,關于怎麼樣才算長壽這個問題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人們會将長壽和年齡挂鈎,認為活到一定年紀就是長壽了。
在古人的心中,如果能夠活到70歲就算是一個長壽的人了,但現在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養生意識越來越高,醫療水平也提高了,所以人們的壽命有了很大延長。
01
老人活到多少歲才算長壽?
對于長壽的标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呢?就此前的相關數據顯示,全球2010~2015年的平均預期壽命是71.5歲,女性為72.7歲,男性為68.3歲。
其中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83.7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1歲,若達到這個标準相對來說就屬于長壽人群了,不一定非得活到100歲才算長壽。
而且并不是活得越久就越好,因為有很多長壽老人的晚年,都很凄涼,因為自己一身病痛,兒女不待見終日,與藥為伍,憑着一股頑強的精神“苟延殘喘”着。
02
人老了,不在于運動,不在于喝水,過了60歲,請牢記4項長壽準則
動腦要勤
過了60歲之後要多動動腦,因為養生的關鍵在于動腦,而且衰老是從大腦開始的研究表明,多動腦可以延緩大腦的衰老,延長大腦細胞的壽命。
不願動腦子的人,大腦的衰老速度會加快,而那些長壽老人思維都非常清楚,就是因為他們每天看書看報。
很多老人退休之後覺得可以享清福了,所以就一天傻吃悶睡,結果記憶力越來越差,甚至有一些老年人因此而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
心态良好
情緒的好壞和身體的健康密切相關,如果精神壓力較大,經常處于緊張,易怒,焦慮等不良情緒當中,那麼就會誘發疾病的出現。
60後的老年人退休之後非常不适應,内心非常焦躁,那麼就會給疾病可乘之機,如果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長壽的幾率也會更大。
飲食均衡
想要延年益壽就要飲食均衡,老年人的消化系統功能減弱,要格外注意飲食,如果飲食不健康,營養元素流失過快,就會導緻疾病的發生。
60歲後的老年人要适當多吃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僅對身體機能有維持作用,還能保持良好的消化習慣,盡量不要吃重口味和熱量高的食物,飲食保持清淡。
睡眠充足
睡眠好才能加速身體新陳代謝,提高器官和細胞的活性,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自愈能力也會相應提升,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時間和壽命長短有密切的關系。
專家認為,每天睡7~8個小時的人,壽命最長,每天睡不到4個小時的人,死亡率是前者的兩倍,每天睡眠超過10個小時以上的人,有80%的可能短命。
03
延伸話題:這幾條僞養生知識,要引起重視
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很多人認為适量喝酒對身體有好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軟化血管,如果你也這樣認為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
《柳葉刀》曾經發表文章表示,酒精會導緻身體患癌的可能性增大,不想身體受傷害,最安全的飲酒量是0,也就是滴酒不沾。
“辟谷”也可以養生嗎?
辟谷的時候就是不吃任何食物,比如肉類,蛋類,碳水的食物,隻靠喝水或打葡萄糖來維持身體運轉。
這是很多養生人士喜愛的養生方法,這樣做對身體沒好處,還會影響腸胃的蠕動消化規律,導緻身體、腸胃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