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上期我給大家講解了使用等高線地圖和指北針進行導航的方法,懂得了方法我們還要認識并理解地圖,才能夠準确的知道目的地的情況,和大緻距離以及我們去到那裡需要的時間。
下面我就先帶大家認識下等高線地圖中的等高線。
等高線地形圖
如上圖所示,等高線簡單來講它就是地形圖上的環形線條,有了它我們可以分清楚該位置的基本地理環境,包括海拔多少、那裡是山脊、哪裡是山坳、哪裡平坦、哪裡陡峭等信息,它是我們了解環境計算行程的重要指示标線。
從地圖上的各個等高線形狀我們還可以區分出哪裡是山坳、哪裡是山脊、哪裡是陡坡等重要地形信息。等高線越多的山峰海拔越高,等高線越少的山峰越低,等高線較稀疏的地形較平坦,等高線較密集的地形較陡峭。
等高線代表的各種地形
從上圖可以直觀看出等高線所表示的各種地形,從左至右分别是:山頂、山脊、山谷、山坳和陡坡。
為什麼要了解這些地形呢?當去到一個陌生的戶外環境中,我們不知道怎麼走,但手裡有地圖。根據前面講的方法做好定位後,我們就可以看看此地的地形,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和形狀,便可以知道往什麼方向走是安全的,往那邊走比較平坦的,所以了解地形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得知登高線的海拔高度呢?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下圖,了解下等高線的規律。
等高線的規律
從上圖得知,等高線的每一條線之間的垂直距離是相等的,稱之為等高距,隻是因為山體的形狀不同而導緻了登高線疏密不均。而每一條登高面都是水平的,那麼了解到這些我們就可以根據等高線上的數字來準确的知曉山峰各個位置的海拔高度了。
等高距
如上圖,此閃燈的海拔高度應該是130m多一點,而每條等高線上的數字相差10個單位,也就是每條等高線的等高距是10米,當你在這座山峰上攀登時,沒上一條等高線位置你就上升了10m。這就是登高線的讀數,在我們以後講到的計算行程中非常重要,相信大家看到圖片也都能夠直觀的了解了登高線的标示意圖。
下一期我将帶大家了解地圖上的比例尺和比例尺的相關計算方法,請大家持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