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每天十分鐘,學會一個醫學常識↑
01
大腸經循行線路
手陽明大腸經主要分布在上肢背面外側緣及頸部、口唇部。
1、從食指末端起始,沿食指桡側緣,出第一、二掌骨間;
2、進入兩筋之間,沿前臂外側;
3、進入肘外側,經上臂外側前邊;
4、上肩,出肩峰部前緣,向上交會頸部;
5、下入缺盆;
6、絡于肺,通過橫膈,進入大腸;
7、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通過面頰,進入下牙,還出口唇,交會人中——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接足陽明胃經。
8、此外大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上巨虛脈氣相通。
大腸的循行路線 1 、 2 、 3 、 4 、 7 從商陽至迎香穴是有形穴位線路, 5 、 6 則是暗行于胸腹腔,線路 8 則解釋了刺激胃經的上巨虛穴也可以調節大腸功能的道理。根據大腸經的循行線路我們還可以看出,為什麼刺激合谷穴可以治療同側下牙痛的道理。
大腸與肺是表裡的關系,感冒發燒時人們常有便秘情況出現,道理就在于此。
讓我深有體會的是 2008 年夏天的一個晚上,睡前推腹,推了 5 、 6 下後在自己右下腹臍旁 4 寸的「大橫穴」附近,也就是升結腸的位置,推出一個包塊,随着手的動作,出現了咕噜、咕噜的水聲,繼而有嘩嘩的水聲,于是我就在此用力推揉,大概 10 分鐘的樣子,突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時手下的包塊随之消失了,心情瞬間舒暢。
我突然想起,原來,晚上吃了幾塊西瓜,一定是腸道沒有充分吸收而存留在體内一些廢水,經過推揉,大腸裡的水通過與肺相連的通道,從皮膚排洩了出去。
02
探查部位、手法及感受
疏理手法、感受
1 、請将前臂立起,掌心向前胸方向,肘關節微屈,虎口向上,另一手握空拳,小指掌指關節從肘至腕輕敲 3—5 遍,導引氣血流動起來。
有大腸隐患的人「手三裡穴」 會有強烈的痛點,有些人經過疏理按揉後在這個位置還會出痧。連續疏理三天痛感可消失,經絡順暢。
2 、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在拇指尖下貼着第二掌骨就是「合谷穴」 ,拇指按揉「合谷穴」 會有脹痛的感覺,如果有腸道問題但痛感不明顯可先疏通「手三裡穴」 後再按揉此穴,感覺亦會出現,一般連續按揉三天,痛感可消失,表明經絡已疏通。
03
輔助調理疾患
便秘、腹瀉、小腹脹滿、下牙痛、胃腸感冒等。
☟
經絡要怎麼疏通?
路老師有視頻示範
聲明:本文内容來源公衆号「答摩健康」,喜歡的話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