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财經國家周刊》記者 張曙霞
因續訂費用問題,中國知網再次陷入争議。
近日,一則落款為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郵件在網上流傳。郵件稱,多輪艱苦談判後,知網CNKI數據庫依然堅持近千萬的續訂費用,并且在成員數量、單家價格等方面條件相當苛刻。據此,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正考慮通過維普期刊數據庫和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對CNKI數據庫形成替代保障。
簡言之,就是續訂費用高且條件苛刻,中科院打算停用中國知網,接下來考慮用維普和萬方替代。
據媒體報道,4月17日,中科院相關人士證實郵件内容屬實。《财經國家周刊》記者就此事聯系中科院方面。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正式通知,具體情況可以關注官方公告。”
同方知網公司方面人士則表示,暫時沒接到相關通知,涉及知網和用戶的合作,由銷售人員負責對接,具體情況可以找中科院核實。
中科院“不堪重負”中科院要放棄知網數據庫,主要原因就是知網收費太貴了。
根據網傳郵件截圖,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于4月8日通知稱,多年來,CNKI數據庫憑借其在中文期刊數據庫市場上極具影響力的市場地位,對續訂價格始終維持着較高漲幅。
通知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團CNKI數據庫訂購總費用已達到千萬級别,該數據庫高昂的訂購費用已成為中科院集團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
網傳郵件截圖,圖/紅星新聞
4月17日,中科院圖書館處某位負責落實此事的老師向媒體證實,網傳的近“千萬級别”續訂費用和停用知網訪問一事屬實,中科院各大所正積極應對因停訂知網帶來的影響。
《财經國家周刊》記者注意到,中科院旗下多個研究院所信息中心于近日紛紛發布通知停用CNKI數據庫服務。
例如,中科院聲學所圖書館于4月15日在官微公号上發布的《CNKI數據庫停止服務通知》稱,“由于CNKI數據庫價格連年上漲,超出院文獻購置經費預算承受能力,因此,文獻情報中心将不再訂購CNKI數據庫,數據庫将于4月20日停止服務。”
圖/中科院旗下聲學所圖書館、上海藥物所信息中心“藥學信息資源與服務”及上海應用物理所圖書館官微截圖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圖書館發布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通知的同時,還發布了一則“萬方數據庫培訓”的直播預告。
“确實要停掉知網,有需要可以用萬方和維普。”中科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相關人士告訴《财經國家周刊》記者,如果有查不到的文獻,可以用文獻原文傳遞等方式,“什麼時候恢複不清楚,等通知吧”。
中科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科學傳播與文獻服務部人士則表示,目前,武漢館還可以繼續使用知網服務。
“苦知網久矣”中科院不是頭一個。根據公開報道,過去10年間,已有多所高校公開表示對知網的漲價行為“不堪重負”。
比如,哈爾濱醫學院圖書館曾于2014年3月11日發布說明說,“CNKI數據庫自2014年1月1日起在我校暫停服務,目前為止,尚未開通,其主要原因是該數據庫産品價格連年上漲,而圖書館經費有限無力承擔。”不過,其中并未說明價格漲幅多少。
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則官方微博則徹底揭開了知網公司的“難看吃相”。
2016年1月7日,武漢理工大學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表示,2015年中國知網數據庫合同到期,由于續訂價格離譜,其與中國知網(CNKI)公司的談判不成功。
圖/武漢理工大學官方微博截圖
“2000年以來,CNKI公司對我校的報價,每年價格漲幅都超過10%。從2010年到2016年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聲明提到。
也就是說,知網數據庫價格年均漲幅已接近20%。
北京大學也曾發布因為知網漲價過高可能停用其服務的通知。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學在官網發布中國知網即将停用的通知:“由于數據庫商漲價過高,圖書館目前正在全力與對方進行2016年的續訂談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滿後數據庫商随時可能中斷北大的訪問服務。”
除了中科院提及的千萬級别的續訂費用,各大高校采購知網服務到底要花多少錢呢?
從公開信息看,大多高校年度采購費用在數十萬到數百萬元之間。
例如,2022年,上海師範大學在中國政府采購網公布的“中國知網”系列電子資源采購項目采購成交額為79.8萬元;中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采購中國知網數據庫則分别花費150萬元、127.85萬元。
《财經國家周刊》記者對比發現,相較于同類數據資源平台,中國知網數據庫的采購價格要顯著高出不少。
例如,根據西北民族大學4月15日公布的項目中标公告,知網中标額為96.45萬元,萬方數據中标額為6.95萬元;河北醫科大學4月18日發布的中标公告顯示,知網中标額為43.1萬元,萬方數據中标額為8萬元,維普資訊中标額為14.5萬元。
“知網資源還是全”“目前還是必須得用”“用習慣了”……多位高校研究者表示,徹底放棄知網數據庫資源,還是不方便。
知網官方資料顯示,CNKI是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和發行渠道,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
圖/中國知網官網截圖
也正因此,雖然知網有“店大欺客”之嫌,不少高校在抵制一段時間後,迫于各種需要和壓力,還是再次與知網合作。
例如,武漢理工大學發布過相關暫停通知後,又曾發布微博表示,“經過雙方的反複溝通,數據庫商最終決定于2016年1月21日起,恢複開通我校中國知網數據庫。”
“借雞生蛋”惹争議知網備受學界诟病的,不隻是連年漲價行為,其“未經授權收錄文章,下載需付費”的做法,也引起諸多不滿。
2021年底,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起訴中國知網一事,就引發過廣泛關注。趙德馨提出,知網擅自轉載他160多篇文章,自己下載還要收費,且從未收到一分錢稿費。
事件發酵後,中國知網的做法被網友們調侃是“借雞生蛋”。
圖/中國知網官網截圖
此次事件以中國知網敗訴撤稿并向趙德馨教授賠償70多萬元而告終。
知網發布說明稱,自2019年起,中國知網已開通作者服務平台,所有作者一經實名注冊,即可無限期免費使用自己的作品,管理自己的學術成果,并随時跟蹤其研究成果産生的學術影響。
對此,不少網友并不買賬,認為知網“吃相不要太難看”。有作家發聲:“老教授訴知網,賠了70萬,我在知網有386篇,能賠我多少?”
據了解,知網收錄了大量核心期刊的論文、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專利、海外文獻等,用戶下載均需付費。
《财經國家周刊》記者注意到,普通會員在知網下載一篇論文,按頁計費,比如4頁的論文,按照0.5元/頁的單價需花費2元。而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可以整本下載,價格在10元左右。
圖/知網截圖
還有網友認為,知網的做法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平台免費獲取論文資源,讀者要付費使用,論文作者本人卻無法獲得相應報酬。
對此,中國知網客服告訴《财經國家周刊》記者,如果是學位論文,可以聯系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領取稿酬;如果是在期刊發表的論文,則中國知網不對作者個人發放稿酬,作者需要與相應的雜志社聯系相關事宜。
不論是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高昂的數據庫服務費,還是來自個人的論文查重費以及文獻下載費用,都為同方知網公司貢獻了不菲的收入。
企查查資料顯示,中國知網所屬公司為同方知網數據出版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8日,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
圖/同方股份财報截圖
同方股份财報顯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11.68億元、毛利率53.93%;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96億元,毛利率為51.3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