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這是《月進一寸》的第 14 篇原創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資治通鑒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這是《月進一寸》的第 14 篇原創 】
全文1468字,閱讀約5分鐘
「 用19年,讀完《資治通鑒》 」
< 1 >
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擊。
魏文侯安排樂羊攻克了中山國。這裡簡單補充一點樂羊的細節。樂羊是戰國初期魏國的名将,也是戰國中後期超級名将樂毅的先祖。樂毅一次攻下齊國七十餘座城池,差點讓齊國滅國。諸葛亮都自比管仲、樂毅。
據《淮南子·人間訓》記載,樂羊奉命攻打中山國,此時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于是中山國把樂羊的兒子綁了讓樂羊退兵。結果樂羊堅定站在了老闆魏文侯這邊,認為“君臣之義,不得以子為私”,繼續攻打中山。
中山國于是把樂羊的兒子殺了做成肉羹給他送了過來,結果樂羊十分淡定地把送過來的肉羹全部吃了。中山國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然後就投降了。
樂羊為了魏國大義滅親的舉動讓老闆魏文侯很受觸動,結果有大臣卻認為樂羊連親兒子的肉都能吃,還有誰的肉不敢吃呢?魏文侯聽到後,“賞其功而疑其心”,對樂羊反而不信任了。
保兒子就對不起國君、無法建立功業,保功業就要失去兒子。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困境中,樂羊确實很難抉擇,但他終究作出了抉擇。至于何種抉擇才是對的,隻能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 2 >
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謂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
在樂羊攻克中山國後,把新占地分封給了兒子魏擊。大家都在拍領導馬屁稱贊魏文侯是仁君時,有位叫任座的大臣唱起了反調。他認為魏文侯不把中山國封給兄弟卻封給兒子,是不對的,所以他不是仁君。魏文侯聽了很生氣。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覺得很奇怪,隻要君主高興,新占領地分封給兄弟還是兒子按說都可以,這個任座發什麼神經。實際上和當時的曆史環境和魏擊的身份有關。
魏擊當時已經是太子,按理應當留守都城,坐等繼位。如果太子分封出去了,一來于禮不合;二來這意味着太子失寵會被替換,可能會引發諸公子争權,帶來朝局動蕩。
後來魏文侯又去問翟璜,翟璜非常有語言藝術,他說魏文侯肯定是仁君。因為君主是仁君,臣子才敢直言進谏,現在任座敢于直言進谏,說明魏文侯是仁君。翟璜通過巧妙的思維轉換,既保護了任座,又讓魏文侯轉怒為喜。魏文侯也就坡下驢,親自迎接任座返回,還以上客之禮對待。更進一步坐實仁君之實。
< 3 >
文侯與田子方飲,文侯曰:“鐘聲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何笑?”子方曰:“臣聞之,君明樂官,不明樂音。今君審于音,臣恐其聾于官也。”文侯曰:“善。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飲酒,有音樂伴奏。魏文侯聽着覺得音樂不對,左邊鐘聲比右邊更高一些。田子方聽後笑了,并說了一番道理。他認為君主應該懂得管理樂官,而不需要懂樂音;如果君主過于關注樂音,那麼就會疏于對樂官的管理。魏文侯對田子方的發言表示認同。
田子方的核心觀點是高級領導更重要的是懂得管人,不需要懂得具體事務,隻要各個業務闆塊知人善任就能做好全盤管理。個人認為,這個話乍聽起來有些道理,但是表述不全面,多少有些紙上談兵,不接地氣。
知人善任的前提是領導既要懂得識人,也要懂得業務的核心邏輯,對于業務和團隊規模不大的領導更是要精通業務。如果對業務一竅不通,根本做不到知人善任。不過田子方說的也對,一把手不能過度幹預一線的工作,還是要給團隊其他管理成員充分放權。
本文概要:
魏文侯手下良将樂羊攻克中山,為國家開疆拓土。文臣任座、翟璜、田子方用各自的方式積極建言獻策,魏文侯從善如流。翟璜精妙的“君仁則臣直”和田子方“君明樂官,不明樂音”的管理法則都受到魏文侯的認同。
下期預告:
魏文侯接着又面臨國相人選的确認,他主動與大臣李克商議。李克是如何答複的?如此重要的人選最終是如何定奪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