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性本善還是性惡本惡

性本善還是性惡本惡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7:56:06

#孟子說:人本善;荀子說:人本惡,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惡#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同為儒家,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同屬一家而主張各異,是自相矛盾嗎?

其實不然。

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所述者皆可歸納為道與術。道即世界觀,術即方法論。

在道的層面一種理論主張的提出,必然在術的層面衍生或推導出與其匹配的方法。


性善說:

先說孟子。

性本善還是性惡本惡(百家評說性善與性惡)1

孟子主張性善,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那麼何為性?在性善性惡之辯中,我認為荀子所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是比較精确的解釋。

那麼孟子認同的“生之所以然者”是什麼呢?

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孟子把人不通過後天學習就具備的一些能力認為是人的“善根”,把一些童心親情的表現認為是無僞的本心。

從本心論點出發,孟子進一步闡發心之本性說:“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由此孟子提出仁義禮智這人性四端。

孟子主張“盡心、知性、立命”,提出人倫五常:“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那麼孟子的主張到此為止了麼?當然不是!孟子一生,前承孔子,開學授課,與楊朱、墨翟争鳴辯論,遊說列國,推行仁政主張。

所以這樣一看就明了一些了——性善是什麼?是道的層面上基本判斷啊;仁政是什麼?是術的層面方法措施啊。

隻有人性本善,才有人心向善,才可教之學善,才應遠楊朱與墨翟之說,才應該且可能施行仁政。這應該是孟子理論體系的内在邏輯。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人性本善的說法,與佛教《華嚴經》“一切衆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的說法有相通之處。

綜上,性善說的核心在于強調向善教善行善(施行仁政)的可行性。


性惡說:

再來看荀子。

性本善還是性惡本惡(百家評說性善與性惡)2

荀子認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說“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等等這些是“禹桀之所同也”。意思就說餓了生物本能欲望所使是聖人和惡人所共通的。由此提出““聖人之所以同于衆其不異于衆者,性也;所以異而過衆者,為也”。

荀子在判定人性趨同的基礎上,認為人之賢與不肖的根本原因在于“為”。他把“性”與“為”區别開來,認為聖人之善之賢在于“為”。而與聖人卓越的“為”相比,“性”自然是惡的。

由此引發出一個新問題:如何由性緻為?荀子認為:性不可去但可化,化性入為的方法是“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我的理解大概就是身體力行和堅持不懈——得學而行之啊!

所以,道的層面做出人“性”通而惡、賢與不肖在于“為”的基本判斷,進而在術的層面提出“學”和“行”的主張。

同樣,我們再結合下荀子的生平,他雖然也曾适楚入秦,但主要的經曆還是三度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其主要成就除繼承和發展儒家學說外,還是在教學上——李斯、韓非、張蒼皆為其弟子。

我至今還記得高中時期背過的一篇古文《勸學》,這就是荀子的大作啊。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所以,荀子理論的内在邏輯是:人性想通且惡,賢與不肖在為,化性入為須學而行之。

綜上,性惡說的核心在于強調學與行的必要性。


性善還是性惡?

那麼最初的人性到底是善是惡?

首先,我認同“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可是孰善孰惡呢?

饑餐渴飲,晝作夜息,趨利避害,好逸惡勞,本性使然,無關善惡。

世本混沌,盤古開天,而後有天地、有高下、有遠近、有日月、有黑白、有寒暑。

同樣,人本懵懂,見識既長,心智即開,會判别、懂區分,知利害、識親疏。集人心之公認與共通,分名别号曰善惡。

所以,我認為人之本性,無善無惡,或者兼具善惡。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天賦、環境和取舍,三者糾纏共用,才決定了最終的底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