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他們說《哈利·波特》不是J·K·羅琳寫的?
近期,再次被外國娛樂圈的操作刷新了“三觀”。
當内娛還在聲讨“雌竟”“女權”和“死亡凝視”的時候,海外已經進一步升級讨論“跨性别群體”的權益,甚至将此上升到了“政治正确”的高度,以至于讓《哈利·波特》的原作者J·K·羅琳無法出席《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20周年的紀念活動。
或許是因為輿論壓力,制作方在《哈利·波特20周年:回到霍格沃茨》播出之前發出特别聲明,并非是故意與羅琳“切割”,而是她因為個人原因無法出演。不過羅琳的個人訪談仍然出現在了《哈利·波特20周年:回到霍格沃茨》之中,她還透露了一個當年選角的小細節,當人們第一眼看到扮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的時候,大家都感到很激動,因為丹尼爾本人就和羅琳書中的哈利波特幾乎一模一樣。
《哈利·波特20周年》的制作和上映都極為難得,20年前,很多人都還是孩子,20年後,人們已經有了各自的人生軌迹。對于影迷而言,它的每一幀都是情懷,也充滿無限回憶,然而,創造了這個魔法世界的原作者的缺席,令《哈利·波特20周年》滿含遺憾,也成了2022開年的最大鬧劇。
而羅琳本人引發巨大争議的原委是這樣的。
2001年11月6日,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登陸美國。
電影上映之後,瞬間以極快的擴散速度席卷了全球各大影城。
人們第一次透過這部影片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魔法世界”。
在這裡,擁有世界上最神奇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茨”,學生們傳遞消息用的是貓頭鷹,學院裡各個角落裡都充斥着奇怪的魔法,不管那是好的還是壞的。
也正因為這部影片,讓全世界的人認識了背負衆多秘密的神秘小子“哈利·波特”,别人家孩子的“赫敏”小妹以及吃着怪味糖的精神小夥“羅恩”。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全世界認識了創造這個“魔法宇宙”的母親J·K·羅琳。
然而,誰都未曾想過,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了二十年後的2021年,制片方準備制作一部紀念電影的特别節目的時候會“開除”了原著作者,更有大批粉絲稱《哈利·波特》并非是出自羅琳手筆,隻因為兩年前,網絡上一場關于“跨性别政策”的讨論。
01.“跨性别”大讨論
要說這場“惹禍”的“跨性别”大讨論其始作俑者是羅琳的所在國在2019年9月通過的一項政策法案。主要是針對跨性别人士身份認證程序實施簡化的調整政策,旨在規定即便沒有做過性轉手術的人士,隻要在心理層面認定了自己的性向,那麼就可以被視為是跨性别。
簡單解釋就是即便一個人從外形到生理狀态都是男性,但如果他的内心認定自己是女的,那麼他就是跨性别人士。
而這樣的認證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個被“認證”為“女性”的人,可以在社會上被視作“真正的女性”而被允許上女性衛生間,參加女性體育項目,或是其他女性可幹的事情。
J·K·羅琳“惹”出來的大禍正是源自于此。
一位名叫瑪雅·佛斯泰特的英國商業和國際發展研究員,在得知政府的這一政策後率先在自己的社交賬戶上提出了反方質疑。
在瑪雅看來,這一政策的出台存在壓縮、侵犯女性生存空間的嫌疑。
為了證明自己的看法,瑪雅在其社交賬戶上曾先後轉發了多起關于跨性别人士而引發的争議事件。
其中,包括2017年因傷人罪被判刑關進女子監獄,在兩個月之内連續侵犯4名女獄友的51歲白人男性凱倫·懷特事件。犯罪前,凱倫·懷特是已經以“女性”身份生活了2年的跨性别人士,法官念其“心理為女性”,因此将他送進了女子監獄。卻沒有想到,保留男性生理器官的凱倫會跨越心理障礙,借機滿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
其次,是2018年參加女子田徑比賽的跨性别人士伊爾·伍德。他同樣在沒有做性别手術的情況下,以男性的生理狀态參加了女子田徑項目。毫無疑問,他輕松拿下了那場比賽的冠軍寶座,并因此打破了比賽記錄。
所以,瑪雅的不滿就在于讓擁有“男性體魄”的跨性别人士參加女子體育項目有失公平,而無限制地放寬對跨性别人士的權益,也會為女性群體帶來威脅。
面對瑪雅的質疑,網絡上非但沒有出現大批響應群衆,反而很多人指責瑪雅的言論過激,并帶有歧視性質。瑪雅的所屬公司也在第一時間辭退了她。
唯獨著名作家J·K·羅琳,她在瑪雅被解雇事件發生後在網絡上公開聲援瑪雅,并附文:“要怎麼打扮、怎麼稱呼、怎麼跟别人睡覺都是你們的自由,反正大家都是在和平與安全的美好環境下生活。但是,不能因為“性别事實”就壓迫婦女事業?”
講真心話,從東方人的角度來看,羅琳的言論一點沒毛病。一個小衆群體出現不等同于将另外一個群體取而代之,而應該讓小衆融入主流大衆,從而成為其中無差别的一份子。
但是,不管是瑪雅,還是羅琳,在西方人的眼中,她們的言論顯然充滿歧視與敵意。
2020年,當人類被疫情所左右,傲嬌月(6月)如期而至。
網絡上一篇名為《疫情之後,為來月事的人創造一個更平等的世界》的文章被廣為傳播,羅琳就是轉發者之一。
身為一個有見地的作家,羅琳在轉發該文章的同時還不忘對文章的觀點進行了評論。
她對于文章中用“來月事的人”來指代“女人”一詞持有保留意見。
相較于說“我是女人”,說“我是來月事的人”更加讓人羞于出口,羅琳的質疑基本符合大衆認知。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這個表态,瞬間被視為是對“跨性别者”的無視。
自此,J·K·羅琳與網絡噴子展開了“文攻墨鬥”,卻依舊沒有平息網絡的口誅筆伐。
在網友的眼中,人生而平等,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自己的意願生活。即便是“跨性别者”,也應該享有自由生活的環境;而在羅琳眼中,“跨性别”不是什麼護身符,擋箭牌,更不是損害女性權益的托辭。讓人擔心的除了“世界的公平性”,還有女性的人身安全。畢竟在歐美國家,化妝成女裝大佬侵犯他人的案件不是沒有發生過。
一時之間,羅琳成為舌戰群儒的網絡戰士。
02.衆叛親離,孤軍奮戰就在羅琳的網絡大戰愈演愈烈,身為《哈利·波特》叢書作者的她,必然會牽連《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主演們。
然而,諷刺的是,不管是飾演哈利·波特的丹尼爾,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森,還是出演羅恩的格林特,大家似乎是統一口徑,一緻将炮口對準了捧紅他們的J·k·羅琳,一面在網上大贊“跨性别群體”,一面用激烈的言辭怒怼羅琳。
此外,被羅琳選中才得以出演電影的“小雀斑”艾迪·雷德梅恩,同樣以長文回敬羅琳的觀點。而電影合作方華納面對如此敏感的議題,也迅速站出來對羅琳進行切割。
要說,在“卸磨殺驢”這件事情上,“哈利·波特”劇組真的是把事情做絕。
僅有的兩個站在羅琳身邊的“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和馬爾福“湯姆·費爾頓”還因為此事而被網民們大量聲讨,讓羅琳身邊的人噤若寒蟬。
最搞笑的是,羅琳所屬的文學公司裡的四位作家也來湊熱鬧,公開抨擊羅琳言論,大有牆倒衆人推的意思。
站在第三者角度來看,不管是華納,還是電影的幾位主演,不過是面對強大的輿論壓力擔心受到牽連的不講義氣,至于四位作家的聯合聲讨,更有些盛名之下占便宜,蹭熱度的意思。反正到目前為止,不管羅琳的觀點是否正确,隻要跟着網絡風潮一起罵,就一定是“正義”的一方。
老實講,這已經不是羅琳第一次被網絡風向所綁架。早在互聯網興盛的2005年前後,羅琳就針對《哈利·波特》中的諸多細節進行過修改,主要的目的就是迎合大衆的“自由與包容”。比如,她說鄧布利多是斷背,就是為了迎合大衆對于平權的擁護;她聲稱霍格洛茲學院有猶太同學,以及哈利·波特的亞裔女友,都是兼容并蓄的表現。
藝術創作為了“政治正确”提供服務幾乎已經成為西方娛樂圈和藝術圈的共識。
不然,就會淪落成羅琳這般,不僅會被自己的作品“踢”出局,還會引發一系列的寒蟬效應。
這不,當大家還在讨論華納兄弟拍20周年紀念影片不找羅琳、以及《哈利·波特》兩大粉絲網站破釜酒吧和麻瓜網一起發聲明删除羅琳相關信息的時候,在家的羅琳已經收到了可以裝裱成冊的“恐吓信”和來自三名跨性别人士的示威。
當一個人成為網絡聲音的少數派,那麼就應該被大衆淩遲,這讓“羅琳事件”已經不單單是個娛樂八卦,更是一件嚴重的社會問題。
03.被裹挾的網絡言論
實際上,羅琳不是第一個因為言論而被大衆無視貢獻的創作者。
在網絡“言論自由”的保護下,歐美娛樂圈有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被這種言論價值觀裹挾,不得不作出調整。
比如,為了體現種族平權,漂亮國的電影電視劇裡必須要為白人主角配備黑人上司,有亞裔的同事,有有色人種的朋友。不管社會現實如何,這種大衆傳播産物一定要遵守這樣的“角色平等”。如若不然,就會成為下一個《老友記》劇組,連制片人都要被罵得連媽都不認識。
而放眼我們國内,從羅琳事件所呈現出的效果來看,我們的群衆顯然理性地占了大多數。
一邊對羅琳打抱不平,一邊為被道德綁架的小衆圈層而擔憂。畢竟,中國的老話說得好“過猶不及”,凡事一旦極端了,就會出現反效果。
當然,不是說内娛的群衆們在三觀上高于西方群體,而是我們的言論暴力完全是站在反方向。
從“肖戰227事件”“某大學怒怼虞書欣粉絲”以及各種水軍漫灌的影視劇,都體現了“内娛式網暴”的特色。
與西方“政治正确”不同,内娛走的是“粉絲正确”的路線。
但凡是自家偶像,“對是對,不對也對”是粉絲們根深蒂固的核心思想。
誰說我家“哥哥/姐姐”壞話,即便是疑似,也會被粉絲群起而攻之。
正如2021年八月,蔡徐坤因專輯曲目不夠被官方點名。
還沒等熱搜下來,蔡家粉絲已經憤怒至極,大舉圍攻。
在粉絲的推波助瀾下,讓粉絲網暴不再是因為專輯缺失的問題,而是上升到了粉絲監管不力的層面。
而在這件事情之後,因為某藝人在社交賬戶上傳了一個表情包,便被蔡同學的粉絲認定為“黑子”,在網絡上遭到數日“言論攻擊”,最後不得不以“退圈”了結此事。
網絡的發展給了人“言論自由”的空間,也讓很多人變得“大言不慚”。
不用付出代價所換來的就是某些人肆無忌憚地對他人的謾罵與指責。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我們斥責西方娛樂圈,站在第三者角度當吃瓜群衆的時候,也應該從對方的迷惑行為反省我們自己。
最後,翻了翻羅琳的社交賬戶,雖然有粉絲對她不能參加電影20周年紀念活動而惋惜,但這絲毫沒有影響羅琳的心情。
同時,她還在發文:“真相,是我在書中寫到的另一個主題,更好地解決問題和更好地生活比謊言和逃避要好得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