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業績有望延續占優?白酒是整個A股商業模式最好的行業之一,也是投資者重點配置對象,行業内很多公司在2019-2020年白酒行情中漲了5-10倍但有一家公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白酒行情中表現的非常拉跨,它就是洋河股份,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成長業績有望延續占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白酒是整個A股商業模式最好的行業之一,也是投資者重點配置對象,行業内很多公司在2019-2020年白酒行情中漲了5-10倍。但有一家公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白酒行情中表現的非常拉跨,它就是洋河股份。
要說洋河股份之前也不差,作為次高端龍頭,在2018年之前一直與山西汾酒并駕齊驅,一段時間内,淨資産收益率(ROE)、淨利率等關鍵性經營指标甚至強于五糧液、泸州老窖(國窖)兩家全國知名的高端白酒公司,另外一家高端白酒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貴州茅台,旗下的53度飛天茅台,大家是有錢都買不到。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洋河股份這家公司。
01
公司在前兩年白酒景氣周期受挫
洋河是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夢之藍、天之藍、海之藍被公司打造成為知名的洋河藍色經典系列,公司業績在2018年之前也是直線飙升。
2018年後,公司出現了産品更新升級換代慢、産品老化、流行性減弱的現象。同時旗下子品牌多,但卻沒有一款彰顯自身品牌價值的大單品。公司的深度分銷模式,經銷商幾乎等同于配送商,利潤率過低,銷售公司産品的積極性不高。
再加上公司在2019-2020年主動對渠道進行優化調整,清理庫存,公司2019-2020年業績不振,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下滑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下滑11%,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下滑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下滑14%,與行業内友商動不動30%、50%的業績增長,簡直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正是這種業績差距,造成公司完美錯過了2019-2020年這段波瀾壯闊的白酒行情。
02
公司重整行裝再出發
面對一系列問題,公司沒有回避,2019-2020年主動對産品、渠道進行了升級優化。
産品方面公司将夢之藍M6升級為夢之藍M6 ,迅速成為次高端核心大單品,站上了600-800元價格帶,2021年全年銷售額超百億,占公司2021全年銷售額的40%,公司終于有了體現自身品牌價值的核心大單品。
公司同時推出千元以上的夢之藍M9、夢之藍手工班。另外公司将夢之藍M3升級為夢之藍水晶夢,推出了天之藍升級版,夢之藍水晶夢将卡位400-500元價格帶,天之藍升級版将卡位300-400元價格帶,公司今年還将對海之藍進行升級,在海之藍升級版出來之前,公司停止向渠道供貨海之藍。
公司産品升級換代、高端化趨勢明顯加快,滿足了消費者喝好酒、少喝酒的消費升級趨勢。
渠道方面,公司按照“親商安商扶商富商”原則,一方面對經銷商結構和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對渠道提質增效,另一方面主動向渠道讓利,提升渠道利潤率和銷售公司産品的積極性。
03
公司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
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大幅增長2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大幅增長30%,2022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大幅增長2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大幅增長29%,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已經超過業績失速之前2018年的水準,公司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
這裡特别說明一下,公司2021年未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隻增長了0.34%,原因是去年2月以來二級市場(股市)持續回調,受此影響,公司投資的中銀證券股票價格持續回調,公司财報上的公允價值大幅回落。
但大家也知道,隻要公司不賣掉中銀證券的股票,公允價值在2021的回調就是浮虧。未來一旦二級市場(股市)漲起來,公司公允價值又會大幅上漲,将來很可能出現公司未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大幅上漲,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穩步上漲的現象。
這裡要強調一下,大家看一家企業淨利潤,重點是看它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及其增速。原因是非經常性損益是非經常、臨時性的,比如某企業為了讓财報好看,賣了幾棟樓,淨利潤馬上就上來了,但其實這種淨利潤沒有任何意義,樓總有賣完的一天,看企業淨利潤還是得看主營業務上取得的淨利潤,也就是前面說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
公司2021年毛利率75.32%,已經超出2018年的水準,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再創新高,達到77.3%,,比業績超高速增長、人見人愛的超級明星白馬股山西汾酒還要高出0.58個百分點。公司2021年淨利率29.64%,雖然比前幾年低,但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淨利率創出了38.29%的新高,已經超過2018年同期1.85個百分點,比山西汾酒還要高出2.89個百分點。
另外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 ROE(淨資産收益率)已經基本回到2018年水平。公司關鍵性經營指标已經比肩山西汾酒等友商,表明公司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是在高質量經營上取得的。
洋河股份存貨從2018年的139億,增長到現在的160億,變化不大,說明公司前幾年放緩生産步伐,主動清理庫存。公司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并沒有犧牲未來的增長。
公司流動資産是流動負債的3倍,賬上貨币資金高達175億,是2018年5倍,公司長短期借款是0。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是2020年的4倍,是2018年1.6倍。這點也可與公司100萬元應收賬款(與200、300億的營業收入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對應。表明公司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是在良好現金流回報、健康财務狀況上的增長,賣白酒掙的錢實實在在裝進了公司兜裡。
公司合同負債(對應原财報預收款)從2018年的45億增長到現在的98億,下遊經銷商提前給公司支付貨款意願十分強烈,公司品牌力依然強大,下遊渠道有一批始終忠誠于對公司的鐵杆經銷商,這也是公司快速重新崛起的基本盤。
公司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目前看是貨真價實的增長。
另外對合同負債多說一句,對于預售型企業(比如房地産)、訂單式企業(比如軍工、基建、CXO、安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合同負債是一個比營業收入、淨利潤更重要的指标,營業收入、淨利潤反映的是之前預售、訂單的情況,而合同負債反映的是現在預售、訂單的情況,是未來業績的指引。
比如萬科2018、2019年的利潤增速15-20%,但股票價格不漲反跌,原因就是代表未來業績的合同負債(已經預售并拿到,但尚未交房并結算到萬科營業收入的那部分購房款)增速明顯放緩,說明萬科未來業績肯定不好看,果不其然,萬科2021年淨利潤下跌45%。我在萬科業績很好時的2018、2019年沒抄底萬科,也是擔心萬科未來業績暴雷。
04
對于洋河股份,要注意一點
公司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重新回到增長快車道,投資機構不是不知道,主要是因為公司業績反彈時間較短,機構們目前還沒有十足把握公司是反彈還是基本面反轉,大家還有點猶豫,沒上重倉。确實也是,公司剛從2019、2020年的坑裡爬出來,2021年淨利潤也才剛剛回到2018年的水平。
對于洋河股份感興趣的朋友,公司三季報很重要,多留意。半年報肯定不指望了,畢竟今年上海疫情太過嚴重,北京也因為疫情堂食停了一個多月,半年報估計大部分消費股的業績都不會好看。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幫我來個“在看” “點贊”,也可“分享”給更多朋友。
後續我們還将對食品飲料行業的五糧液、海底撈、頤海國際、洋河股份、安琪酵母、桃李面包、絕味食品、伊利股份、中國飛鶴、雙彙發展、涪陵榨菜、金龍魚、中炬高新、千禾味業、恒順醋業,文具和辦公用品行業的晨光股份,體育健身行業的安踏體育,醫美行業的朗姿股份,寵物行業的中寵股份,家電和消費電子行業的美的集團、小米集團、海爾智家、浙江美大、科沃斯、蘇泊爾,金融行業的中國平安、香港交易所、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國太保、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家庭汽車行業的上汽集團,房地産行業的萬科A、保利發展,國内旅遊行業的宋城演藝、中國中免,芯片行業的中芯國際(港股)、景嘉微、中微公司、滬矽産業,人工智能、雲計算和智能安防行業的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用友網絡、衛甯健康、大華股份、廣聯達、恒生電子,激光、工業機器人等高端裝備行業的柏楚電子、埃斯頓、銳科激光、大族激光,清潔護理行業的中順潔柔、維達國際、恒安國際、藍月亮集團,影視娛樂行業的芒果超媒、光線傳媒、萬達電影、華策影視、中國電影,醫療服務行業的通策醫療、錦欣生殖、金域醫學、美年健康,醫療器械行業的邁瑞醫療、微創醫療、心脈醫療、南微醫學、微創機器人、樂普醫療、大博醫療、愛康醫療、健帆生物,醫藥行業的恒瑞醫藥、百濟神州、科倫藥業、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翰森制藥、我武生物、貝達藥業、信達生物、雲南白藥、甘李藥業、長春高新、安科生物,疫苗行業的康泰生物、沃森生物、萬泰生物、智飛生物、康希諾、康華生物,體外診斷行業的艾德生物、安圖生物、萬孚生物,血制品行業的天壇生物、華蘭生物,物流快遞行業的順豐控股、京東物流,生豬養殖行業的正邦科技、生物股份等進行研究。
文章僅僅記錄我自己的感悟、體會,不構成任何買入賣出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