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來源于@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起名超麻煩
北方的小夥伴們肯定都有冬天被靜電電擊的經曆,輕則酥麻一下,重則啪的一聲手指就像被針紮一樣疼半天甚至蔓延到手臂。這種情況在下車關車門、上車給手機插充電頭、在辦公室裡從椅子上起身/坐下後摸金屬桌腿或者電子産品裸露的金屬部位時,給發生得特别頻繁,以至于到了冬天摸哪裡都要先鼓起勇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多年以前我在網上買了一個靜電釋放器随身帶着,遇到可能放電的地方,就拿着釋放器去捅一下。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要麼忘了帶,要麼嫌麻煩懶得掏出來捅一下;第二個就是,當積累的電壓足夠高的時候,隔着釋放器依然會感受到電擊的酸爽。我需要一個能夠不借助工具,随時能讓自己不受靜電傷害的方法。
電擊的痛感是由于靜電快速釋放時,産生的電流刺激神經産生的,而且身體積累的電荷越多,與被接觸物的電壓差越大,則放電時電流越大,對神經的刺激也就越強,痛感自然就越強烈。防止放電刺痛有三種思路:
首先說無痛方式釋放靜電。人體上肢對疼痛最不敏感的部位就是胳膊肘,胳膊肘那塊皺巴巴的皮膚内部痛感神經分布極少,即使用力掐,也感覺不到什麼痛感,是最适合用于放電的部位。如果上衣穿得不多,例如隻有一層單衣或者薄毛衣,可以用胳膊肘觸碰桌腿、車門等金屬部位,聽見啪的一聲,靜電就釋放完畢了。但是穿羽絨服等厚衣服的時候,這個方法是無效的,可以退而求其次,使用手上神經不敏感的位置放電:手腕背面或指節背面。這兩個部位會有一些痛感,但是相比手上的其他部位要弱得多。指節背面就是我們通常屈指敲門的部位。
無痛方式釋放靜電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隻是在預料到身體已經有靜電,觸碰物品時可能被電擊的時候,為了降低痛感而采取的措施,更好的方法是讓靜電緩慢釋放,這樣就完全沒有任何痛感,而且不存在打火的風險。
緩慢釋放靜電有一定的條件要求,但做起來很簡單:在做容易産生靜電的動作時,手摸接地的導體。
容易産生靜電的動作一般是身體與其他物體會産生大面積摩擦的行為,包括落座、起身、穿衣、脫衣、在塑膠地闆上走路等。其中走路和穿衣脫衣由于不方便随時釋放靜電,更适合使用胳膊肘放電法。
以下幾種是我經常為緩慢釋放靜電而用的,已經用了差不多十年,非常有效:
導電膠布,繞過桌面從底下粘到桌腿上了。
最後,如果遞東西給别人又怕電擊的話,可以先行個撞肘禮
如果有更多疑問的話,歡迎跟帖提出,我會回帖說明。
The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