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名詞術語
明式家具的名詞術語體系首先由王世襄先生創立,這套體系也構築起了一個壁壘,是所有家具愛好者必經的一個“門檻”。
如果沒有這套術語體系,我們今天聊家具是沒有話語的,正如朱家溍先生所評,這是一套完整的家具形态、制作描述的體系。
這套體系收錄了1000多條家具名詞、術語,研習社為這些名詞術語配圖,将通過6-7次的推送,将這套體系完整地呈現給大家。
【矮火盆架】用以支承取暖炭盆的矮架子,多用一般木材制成。
【矮面盆架】腿足等高的矮形面盆架
【矮形桌案】幾種低矮桌案的總稱,包括炕桌、炕幾、炕案等
【矮桌展腿式】有束腰高桌形式之一。上部有如一張矮桌,一般有雕飾,其下圓足光素,貌若可分,實為一器。
【矮老】短柱,多用在枨子和它的上部構件之間
【案】腿足縮進安裝,并不位在四角的家具為案
【案形結體】家具造型采用腿足縮進安裝的造法
【暗抽屜】不安拉手,外表不明顯,貌似裝闆的抽屜
【暗回紋】用藤編出的一種十分精細的軟屜紋樣
【凹面】即窪面
【八寶】源于佛教,以輪、螺、傘、蓋、花、罐、魚、腸為題材的圖案
【拔步床】床前有小廊的架子床
【八步床】拔步床之異稱
【八仙桌】适宜坐八個人的方桌
【霸王枨】安在腿足上部内側的斜枨。下端用勾挂墊榫與腿足接合,上端承托面闆下的穿帶
【白銅】銅、鎳、鋅的合金,用以制造家具上的金屬飾件
【百寶嵌】用多種珍貴物料造成的花紋鑲嵌,多施之于硬木家具或漆木器
【百衲包鑲】用薄而小的木片或其他物件作為家具的裝飾貼面
【闆足】炕幾、條幾用厚闆造成的足,或雖非厚闆而貌似厚闆的足。
【半踩地】《則例》語,花紋與地子約各占一半的浮雕
【半槽地】北京工匠用語,花紋與地子約各占一半的浮雕。“槽”當為“踩”音之轉
【半桌】約相當于半張八仙桌而略寬的長方桌案
【包角】鑲釘在家具轉角處的金屬飾件
【包鑲】用一般木材造胎骨、薄片硬木造貼面的家具
【寶塔紋】蘇州工匠語,指榉木層層疊起的天然紋理
【寶座】顯示尊貴身份的特殊座具
【寶座式鏡台】台上有靠背及扶手,造型如寶座的鏡台,一般有高度雕飾
【抱鼓】在墩子上的鼓狀物,用以加強站牙,抵夾立柱
【抱鼓麻葉雲】《則例》語。墩子上的抱鼓和墩子盡端的鞋履狀,其上雕有雲紋
【抱肩榫】有束腰家具腿足上部與牙條接合的榫卯
【邊簧】在裝闆面心四周踩出的長條榫舌
【邊框】用大邊及抹頭,或用弧形彎材攢成的方形、長方形、圓形或其他形狀的外框
【邊抹】大邊與抹頭合稱邊抹,方形的及長方形的邊框由此二者構成
【邊線】沿着構件的邊緣造出高起的陽線或踩下去的平線或陰線
【鳔膠】用魚鰾制成的膠
【冰裂紋】“冰綻紋”的别稱
【冰綻紋】模仿天然冰裂的圖案,如用短而直的木條做成冰裂狀的棂格
【冰盤沿】指邊框外緣立面各種上舒下斂的線腳
【餅盤沿】冰盤沿或寫作餅盤沿
【冰箱】貯放天然冰的容具。方形撇口,錫裡,木闆作壁及蓋下有幾座,多為清代中晚期制品
【博古】以各種文玩器物為題材的裝飾圖案
【步步高趕枨】椅下分散枨子交接點的造法之一。踏腳枨最低,兩側枨子稍高,後枨最高
【踩】《則例》及北京匠師用語,可上溯到宋《營造法式》的“采”,有減低或造出之意。如“踩地”,謂将花紋之外的地子去低,使花紋突出。“踩邊簧”謂将面心闆四周去低,造出邊簧,以便裝人邊框内緣的槽口
【踩地】見上。
【草龍】程式化龍紋之一,肢尾旋轉如卷草
【草席貼面硬屜】藤編軟屜年久破損,細藤工瀕于失傳,故自20世紀以來,家具店用木闆粘貼草席來代替。是一種帶破壞性的修配方法
【側腳】古建築用語,相當于北京匠師所謂的“挓”,言家具腿足下端向外挓開
【插肩榫】案形結體的兩種基本造法之一。腿足上端出榫并開口,形成前後兩片。前片切出斜肩,插人牙條為容納斜肩而鑿剔的槽。拍合後腿足表面與牙條平齊
【插門】官皮箱、藥箱、書箱有時采用此種裝置。獨扇闆門,下邊栽榫,插入門口的榫眼内,推着可将門關好。門上一般安鎖,或由安在箱頂的金屬飾件将門扣牢
【插屏式座屏風】可裝可卸的座屏風。底座立柱内側有槽口,屏扇兩側有槽舌,可将屏扇嵌插到底座上
【插銷】闆條角接合,兩條格角相交處都開槽口,插人木銷,用以代榫
【茶幾】會客時置放茶盞的高幾,入清始流行,當從香幾演變而來。
【柴木】一般雜木,言其價賤,可作柴燒用。
【纏枝蓮紋】有卷轉枝葉的蓮紋
【禅椅】可供僧人盤足趺坐的大椅
【鏟地】用光地作地子的浮雕花紋。光地須用鏟刀鏟出,故名
【長短榫】腿足上端出兩榫,與大邊、抹頭底面的榫眼相交,因一長一短而得名
【朝衣櫃】櫃門兩旁有餘塞闆的寬大四件櫃,因朝服不用折疊便可放人而得名
【砗磲嵌】用一種名叫砗磲的大貝殼作嵌件的鑲嵌
【徹】全部用某一種貴重木材制成的家具。如全用紫檀曰“徹紫檀”,全用黃花梨曰“徹黃花梨”
【枨子】用在腿足之間的聯結構件
【螭虎靈芝】以螭虎及靈芝為題材的圖案
【螭虎龍】螭紋的俗稱
【螭虎鬧靈芝】螭虎靈芝紋的俗稱,尤指二者糾結在一起的圖案
【螭紋】從龍紋變出的動物形象。一曰龍無角為“螭”,但有的螭紋有角。
【重疊式棋桌】桌面可以展開并疊起的棋桌
【抽屜】占用家具内部空間,安裝可以推人抽出的容具
【抽屜架】設在櫃内或架格上用以支架抽屜的裝置
【抽屜臉】抽屜正面外露的部分,謂如人的臉面
【穿帶】貫穿面心背面、出榫與大邊的榫眼結合的木條
【出梢】“梢”北京匠師讀作shào,不作shāo,指面心的穿帶,一端較寬,向另一端稍稍去
【櫥】南方稱櫃曰櫥,是一種主要用以儲物的家具
【揣揣榫】闆條角接合,兩條各出一榫的為“揣揣榫”,有如兩手各揣入一袖
【穿銷】木銷貫穿構件的裡皮,出榫與另一構件的榫眼結合,常在牙條上使用
【穿枝過梗】層次多而深的透雕
【串進】《魯班經匠家鏡》語,有兩件合成一件之意。如圓桌“串進兩半邊做”,是說圓桌由兩張半圓桌拼合成一張
【窗齒】《魯班經匠家鏡》語。素衣架兩根枨子之間的直棂,近似窗棂,故曰“窗齒”。
【床】各種卧具的總稱
【床圍子】安裝在羅漢床、架子床床面上,近似短牆或欄杆的裝置
【春凳】寬大的長凳
【綽幕】《營造法式》大木構件名稱。與夾頭榫結構腿足上端嵌夾牙條的造法相似。
【撺尖入卯】《營造法式》語,将格肩的三角尖插入榫卯。即北京匠師所謂的“大格肩”
【攢】用攢接的方法造成一個構件叫“攢”,與“挖”相對
【攢框】用攢邊方法造成的邊框
【攢邊打槽裝闆】大邊及抹頭的裡口打槽,大邊上鑿裝闆眼,嵌裝面心闆的邊簧及穿帶。桌案面及硬屜的凳盤、椅盤等多用此造法
【攢邊格角】大邊與抹頭合口處,各斜切成45度角,以便攢成框,是謂攢邊格角
【攢邊做】大邊出榫,抹頭鑿眼,攢成邊框的造法
【攢邊裝闆圍子】用攢邊打槽裝闆的方法造成的床圍子。
【攢鬥】攢接與鬥簇兩種造法的合稱
【攢角牙】用攢接方法造成的角牙
【攢牙頭】用攢接的方法造成的透空牙頭
【攢牙子】用攢接的方法造成的透空牙子
【攢接】用縱橫或斜直的短材,經過榫卯攢接拍合,造成各種透空圖案
【攢接圍子】用攢接的方法造成的床圍子
【攢靠背】用攢框分段裝闆方法造成的椅子靠背
【矬書架】矮型的書架,約相當于一般架格的一半高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