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諸多煩憂,皆因一個“争”字。
有的人,喜歡争錢财,有的人,喜歡争權勢,有的人,喜歡争面子,有的人,喜歡争名望,……
人很容易被欲望驅使,被情緒掌控,内心充滿虛妄。
有些人嘴上說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必要去争”,可到關鍵時刻,依然争在最前列。
有的人選擇躺平,看似看淡人生,實則沒有機會,内心膽小。
所以,無法看透“争”的實質的人,根本無法進行取舍。
“争”的實質是貪欲、虛妄。
有的人問:争就是錯嗎?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麼對錯,發心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結論也就不同。
無論是“争”與“不争”,關鍵要看透事物背後的本質。
《易經》說:
一體為二相,二相為陰陽。
我們不能隻看到争所帶來的有利的一面,還要看到争所帶來的不利的一面。
《學經》說:
崇高、峻要、巨顯,皆為世人所喜之物。崇高易彰聲名,峻要易據方位,巨顯易生利益。是有聲名,則有損,是有方位,則有争,是有利益,則有害。
人就是這樣:
争來了錢财,輸掉了人品;争來了權勢,得罪了小人;争來了面子,斷掉了情誼;争來了名望,樹立了敵人;看似争赢了,其實人生的路變窄了。争赢了家産,手足不和了,争赢了口舌,愛情不幸了,争赢了對錯,朋友離去了,争赢了利益,貴人寒心了,看似争赢了,自己卻活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無論是争與不争,隻要能看透本質,能承擔事物陰陽兩面的結果便好,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趨之若鹜的過活。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後悔藥。
舉個例子:
2017年,我國房地産進入白熱化階段,這時的房價是有史以來的最高峰,可就算房價再高,大家仍奮不顧身地投入買房的大軍中,難道大家真的這麼急需房子嗎?
并不是,更多的人隻不過是跟着大衆追漲,買漲不買跌,生怕自己落下這波行情而已。
現在再看看房地産,一片哀嚎。難道那時候的追漲不就是“争”的表現嗎?又有多少人當時真的看清了其帶來的負面效應?這種争值得嗎?
很多人腸子都悔青了,可是,又能怎麼樣呢?還是那句話:世界沒有後悔藥。
事物的兩面性是确實存在的,我們每個人要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真正需要的可以去争,而不需要的,僅僅是群體意識導向的事情,自己就要掂量清楚了。
有人會問:我後悔了,曆盡千辛萬苦終于争到了,但是我并不開心,反而很累很辛苦,怎麼辦?
古人雲:
日知高而下,月得圓而缺,星舍其光,水居低谷,以離其方,以讓其位。以期自損而得恒久。
“高處不勝寒”,當守着你辛苦争來的東西,但感知到自己的痛苦,不如“以離其方,以讓其位,以離其害”。
大道至簡,道理很簡單,關鍵在于知道而易行,以養和美。
和美之心常在,幸福長存。
李耳言:“夫唯不争,故無尤。”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