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死亡,人們總是唯恐避之不及。我們了知生命無常的無奈,了知生老病死的規律,我們更加深知這一天總會到來。
然而,從古至今,我們卻不斷逃避着關于它的一切。古時的君王想方設法,動用一切力量尋求永生,逃避那一刻的到來,最終求而不得。
如今的人們,避而不談關于它的一切話題,一旦談起即會為之色變,就這樣成為了大家心知肚明的忌諱。
人們甚至将它的幽幽身影,視如超級病菌,釋放晦氣之毒,一旦沾染,即會影響自身命數。
活都活不明白,為何要去談論死?
有的人一輩子沒有讨論它,不也活得好好的?
該來的總要來,還沒來就不用自尋煩惱!
生命的意義在于體會生,怎能體會死?
人們不需要這樣沉重的話題!
人們不遺餘力地拒絕着,徹底切斷自身去了解死亡的一切意義。發自肺腑地發出質疑:“人,真的有必要活着去體會死亡麼?
然而,總有一些人,他們不遺餘力地去接近它,選擇在它的身影中不斷體會。
更賦予了它全新的教育意義:“也許,體會這一切,才能更好的活着。”
這更是老黃和丁銳的價值意義。他們勢必要将這一切推向每一位生者,試圖徹底喚醒世人心中的對于死亡的一無所知,通過體驗了知,從而放下恐懼,涅槃重生。
他們因此成為了全國第一批踏入死亡體驗項目的領頭羊。
更将此命名為“醒來”。一場空前宏大的内心空白就此開啟。
一切富有使命和意義。
為了籌備,全上海所有關于“死”的一切,他們毫不忌諱,竟盡數體驗。
睡墓園,躺棺材。這些都是小兒科。但,始終無法深入它的邊緣。
老黃更隔三差五地去停屍房與入殓師喝茶聊天。
即使旁邊一溜排放着50多具不同年齡的屍體。
去久了,老黃甚至能一邊喝着茶一邊感覺到不同年齡逝者的氣息差别,感覺到死者生前沒有表達完的情緒。
他說,這成了他自己的“茶道”。
然而,最接近邊緣的也許并不是逝者本身。而是焚屍爐。
每年50000多具遺體,進去是肉體,出來成了灰燼。一進一出,生命一瞬消逝。
老黃和丁銳決定體會這生命終結一刻的内心感受。為未來的體驗館提供靈感。
館長竟也破例,随即關掉了一架爐子的噴火口,在爐架上墊上墊子。
允許兩人逐一體驗。模拟逝者推入爐子的最後一刻。
一進一出,不到一分鐘,竟讓兩人五味雜陳。
戴着口罩,慢慢推入爐中,耳邊是轟鳴鼓風機,周圍是紅色保溫磚包圍的幽閉空間,風甚至吹起了不知道是哪位逝者的綿密骨灰。
一分鐘的過程,像是停滞了一樣,漫長至極!
嗓子感覺被人掐住一般,腦子高度緊張,一片空白。
“也許,這種感受,就是生命停滞後的空白。”
他們沾滿骨灰,無法平靜,想了很久,得出了這一體悟。
這一體悟就這樣成了未來體驗館的核心。
有了核心的體驗,那麼,接下來的籌劃和創辦才算正式拉開帷幕。
然而,從籌劃到最終成功開館。一切不盡人意!不僅磨光兩人所有的脾性。
原本的價值意義更被普羅大衆徹底撕得粉碎,碾為粉末。
“打造4D空間,模拟焚屍爐,體驗死亡的感覺,從而減輕參與者對死亡的恐懼。了知生命的意義,體會涅槃重生的感覺。”
“微言”“念塵”“生花”“無常”十大空間,濃縮人的生老病死,最終推入模拟的焚化爐,耳邊充斥燒火的聲音,感受熱風的真實,眼前高清屏展示熊熊火焰。”
“随後,“死者”傳送至白色柔軟通道,最終爬出通道,猶如從母親胎中鑽出,迎來重生。”
幾十頁PPT,意義非凡,兩人信誓旦旦,不遺餘力地拜訪着所有潛在的投資者。
甚至利用創業電視欄目,激情滿滿,訴說這一項目的深遠價值。
殡葬行業大佬,民間資本,各大企業老總。
可一個個“大腿”,卻得來一盆盆“冷水”。現實竟如此殘酷。
“我覺得人們不需要這種東西!”有的人義正言辭,果斷拒絕。
有的人眼神鄙夷,倍感晦氣,寥寥幾句,婉言拒絕,再無往來。即使前一天,還是最好的朋友。
有的人倍感理解,回憶往生至親,痛哭流涕,連連感謝兩人填補了人生的空白。最終拉黑不見,沒了蹤影。
“你們為什麼不造個天堂之類的?”有的人諄諄教誨,好言相勸。
總之,誰也不想和死亡搭上點關系!
錢沒了着落,那就隻能衆籌了。
網站總有同道中人,180人支持,兩人自掏腰包18萬,最終項目以41萬正式開啟。
2016年4月4日,444元“死”一次,“醒來”體驗館。
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園區迎來新生。
可一年半後,身為這一項目父母的老黃丁銳更将此項目定了死期:2019年4月4日,壽終正寝。
匆匆3年,一切令兩人無奈唏噓。
BBC,CNN相繼報道,“醒來”項目甚至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畢竟,沒有人願意這麼直白的去探讨死亡。
然而這一切,卻成了高開低走的典範。
“三觀不正,沒有任何價值!”大多數人,好奇心滿滿,全以獵奇的心态看待這一旅程。
在普羅大衆眼裡,這裡竟成了一家裝修不錯的“鬼屋”。但是,體驗卻無法滿足自己的心裡預期,惡評随之而來。
大量質疑聲四起,沒有人會在意它能帶來什麼意義,會改變自己對死亡什麼看法。
人們在意的,永遠那麼真實:444元,在裡面看個高清火焰特效屏,鑽個矽膠通道,真的值麼?
參與者價值觀參差不齊,無法對口,就這樣讓創立者和參與者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
444元一次,太貴不吉利,意義價值就這樣被揉的稀碎。
“醒來這一形式很好的,降低了對讨論死亡的門檻,讓人們能夠更好理解死亡的真實意義。”
即使丁銳在《奇葩大會》得到心理學大家李松蔚和微博大V種太陽的肯定,仍舊婉言感歎。婉推誇贊。
一席反思道盡無奈和現實。
“我們覺得死亡教育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可我們試圖讓所有人都認同這樣的意義和價值,這顯然成了大問題。”
“3年裡,7024名參與者,誰也不确定每個人帶着什麼樣的意義和目的來體驗,我現在覺得,醒來或許隻是一個棋盤,有人喜歡在上面下圍棋,有人喜歡在上面下五子棋。”
最終,老黃和丁銳毅然決然地關閉了體驗館。有人說,這是一次徹底的創業失敗。
可當我看到,代表顧晉在兩會中建議,整合社會資源,加快死亡教育立法,營造尊重生命的科學死亡文化時。
至少,老黃和丁銳的“醒來”也許為全人類最大的意義開創了先河吧。
你們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