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為三類:
①岩漿岩:地幔的岩漿在内壓力的作用下,侵入地殼的上部,冷卻凝結形成了侵入岩(例如花崗岩);如果岩漿繼續向上前進,噴出地表,則冷卻凝結形成噴出岩(例如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紋岩)。
②變質岩:岩石受地殼運動和岩漿活動的影響(高溫、高壓),岩石原來的成分和結構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新的岩石(例如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③沉積岩:地表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風化、侵蝕),被破壞成碎屑物質,并被搬運到地勢較低處沉積、固結,最終形成岩石(例如石灰岩、砂岩、頁岩)。
圖1 三大岩石示意圖
波浪式“陀螺狀”丹霞地貌(下圖)廣泛發育在我國黃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過渡地帶,該地區春秋季多寒潮霜凍,夏秋多暴雨。地質學界認為該地貌形成的物質基礎是早白垩世(距今約1.37億年)的風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該地地殼運動活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構成該地貌的基岩( )
A. 堅硬緻密
B. 裂隙較少
C. 常含化石
D. 氣孔較多
2、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質過程是( )
A. 岩漿噴出-冷卻凝固-風化侵蝕-風力堆積
B.風力堆積-固結成岩-地殼擡升-風化侵蝕
C. 岩漿侵入-冷卻凝固-地殼擡升-流水侵蝕
D. 流水堆積-固結成岩-風化作用-風力堆積
3、目前,下列地質作用中對該地區丹霞地貌改造最明顯的是( )
A. 流水溶蝕
B. 地殼擡升
C. 生物風化
D. 凍融作用
答案:C、B、D
精講精析:(1)分析丹霞地貌的基岩性質。①由題幹可知,該地貌為風成沙漠相砂岩,砂岩屬于沉積岩,因此可能含有化石,選項C正确;②由題幹可知,早白垩世形成砂岩後,晚白垩世地殼運動活躍,岩層受擠壓力和張力較大,節理裂隙發育,岩石較為破碎,選線A、B錯誤;③岩漿岩(噴出岩)的氣孔較多,而不是沉積岩,選項D錯誤。
(2)分析地貌形成的地質過程。該地貌為“風成沙漠相砂岩”,因此先形成砂岩(風力堆積、固結成岩),此後晚白垩世地殼運動活躍,砂岩露出地表(地殼擡升),在風的作用下不斷被侵蝕(風化侵蝕),逐漸形成“陀螺狀”的丹霞地貌,即風力堆積-固結成岩-地殼擡升-風化侵蝕,選項B正确。
(3)分析對當前丹霞地貌影響最大的地質作用。①由題幹可知,該地春秋季多寒潮霜凍,因此溫度的變化,會帶來強烈的凍融作用,破壞丹霞地貌,選項D正确;②石灰岩受流水溶蝕的影響較大,而不是砂岩,選項A錯誤;③地殼擡升作用較為緩慢,對當前丹霞地貌的影響較小,選項B錯誤;④由題幹可知,該地為黃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過渡地帶,因此生物量較小,生物風化較弱,選項C錯誤。
本節例題的難度适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丹霞地貌的岩石性質(砂岩),推斷是否有化石,并根據地殼運動的活躍與否,分析岩層的存在狀态(裂隙發育);②根據丹霞地貌的岩石性質(風成沙漠相砂岩),結合地殼運動,分析該地貌形成的地質過程;③根據該地的溫度變化,分析相應的地質作用(凍融作用)對丹霞地貌的破壞。
凍融作用,指的是由于溫度的冷熱變化,水的體積也會發生變化(熱脹冷縮),在溫度較低時水分結冰,體積變大(擴大岩層裂隙);在溫度升高時冰逐漸融化,使得岩石裂隙暴露。如此冷、熱交替,會使得岩石的縫隙越來越大,最終崩解。
圖2 凍融作用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