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作為夏季街頭大排檔的靈魂菜品,一直深受喜愛,尤其是那些吃貨們,一次連吃四五斤小龍蝦。
尤其是如今已進入小龍蝦上市旺季,龍蝦價格也迎來“腰斬”,更是讓很多吃貨們放開吃蝦。然而,近期有關小龍蝦的熱搜多了起來,有醫生建議一次不能吃超1斤,且“蝦黃”是肝胰髒,盡量别吃。
此消息一出,頓時引來了衆人吐槽和熱議,那麼小龍蝦真的不能多吃?“蝦黃”又怎麼成為“肝胰髒”了?
01、産地不足10元今年的小龍蝦上市期提前了大半個月,早在2月份時就已進入市場,3月下旬上市量就明顯偏多,其價格也迎來快速回落。而到了5月份,小龍蝦更是迎來大降價,其零售價也從30元每斤左右降至18元左右/斤。
就拿筆者家鄉的行情來看,中青小龍蝦為17元/斤,7-9錢大蝦為25元/斤,比起4月份跌了一半左右。而在農村,小龍蝦更便宜,其中中青蝦才不過13元/斤,大蝦也才18元一斤。
不過到了大城市,價格就明顯貴了很多。如在北京,中青蝦為25元/斤,但比起上個月35元每斤來看仍便宜了10元左右。
相比之下,批發價就便宜很多,北京豐台一海鮮行老闆稱,他所出售的小龍蝦均是批發價,5錢小龍蝦18元/斤,9錢大小也才25元/斤,比起超市要便宜很多。
不過最便宜的還要數湖北産區,據孝感一批發商表示,目前小青已跌至8-9元/斤,中青為11-12元/斤,大青為17-18元/斤。從這,大家也能感受出産地小龍蝦和零售價的價差之大。
當然,湖北小龍蝦本身就便宜,如監利一菜市場中,小青零售價才10-11元每斤,中青為17元一斤,6錢以上大青為25元每斤。
至于小龍蝦為何便宜,主要是其産量明顯偏多,近年來小龍蝦養殖規模一直居高不下,盡管每年4-8月份是小龍蝦消費旺季,可仍不耽誤小龍蝦市場價逐步走跌的趨勢。
與此同時,受口罩事件所緻,部分地區運輸不暢,且市場消費也受影響。如上海作為小龍蝦的主要消費城市,今年小龍蝦市場就直接萎靡不振。
近日,關于小龍蝦“一次别吃超1斤”的話題上了熱搜,引起網友的注意。原來,廈門有一個20多歲年輕人,吃了小龍蝦後,次日就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其主因就是吃了小龍蝦的緣故。
橫紋肌溶解症病情複雜,除了吃小龍蝦外,食用梭子魚、鳝魚、鳕魚也可能會導緻該症狀,其特征是出現嚴重的肌肉疼痛,且有咖啡色尿。
對此,武漢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許淑芳表示,表示,小龍蝦帶給人體的隐患包括寄生蟲、重金屬、緻病微生物、洗蝦粉4種,因而盡量别多食用,更不能天天吃,一周可吃上3次,一次吃上一斤即可。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小龍蝦蛋白質含量豐富,達18.9%,且其中富含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其脂肪隻有0.2%,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機體消化吸收。
小龍蝦的可食占比為46%,一斤小龍蝦可食部分200g左右,依照營養學來看,人一天攝入的魚、禽、肉蛋總量為120-200g即可,一旦超過這個含量,那身體負擔加重,反而會帶來傷害。
再加上蝦肉蛋白的過敏性比較強,吃多了人容易過敏性休克,對生命有危害。因此,對海鮮過敏的人,盡量少吃小龍蝦。
與此同時,小龍蝦的嘌呤含量多,而嘌呤代謝後就會生成尿酸,一旦其攝入過量,超過代謝能力,那就會導緻尿酸血症以至于痛風。
除了不能多吃小龍蝦外,還要注意“蝦黃”也是忌諱食用的。
衆所周知,蟹黃是大閘蟹最肥美的部位,很多人吃螃蟹的主要目的就是吃蟹黃。為此,不少人也會鐘情于“蝦黃”,認為它是難得的美味,但實際上,“蝦黃”和蟹黃是兩碼事。
從科學方面看,蝦黃其實并非蝦籽,而是蝦的肝胰髒,也就是消化器官。而肝髒作為解毒器官,是小龍蝦重金屬富集的部位,将其吃下去,那就等于吃了“重金屬”,為了個人健康考慮,小龍蝦的頭部盡量别吃。
除了“蝦黃”外,被忽視的“蝦線”也是不能食用的,它其實是消化道,裡面留有殘留排洩物、食物殘渣,清理時也需要将其去掉才行。
小龍蝦雖然美味,但也不能貪吃,更不能每天大量食用,特别是過敏體質的人,大家咋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