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居環境整治人物

人居環境整治人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5:59:13

人居環境整治人物(農村人居環境治理)1

株洲攸縣新農村建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自古以來,人們對綠水青山的人居環境之向往和對詩意般美好的生活追求從未停止過。

2018年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業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短闆。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全面推開以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既然頂層設計已定,那麼相應的資金來源和給予怎樣的項目政策支持等,都應該不是基層實施者所要操心的問題。作為實際操作者的地方政府重點要考慮的是什麼呢?我認為是要把心思放在怎樣才不會把國家有限的資金白白浪費,切實做到一分錢能收到一分錢的實效,不搞表面不做秀。

一、找到問題是前提。

根據我多年的農村生活經曆和基層工作經驗,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主要問題存在于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人畜糞便随意排放。近三年,筆者有幸參與了全國涉農資金整合優化試點工作,我們以田、土、水、路、林綜合建設為手段,以農業生産發展、農民生活改善和農村生态保護為平台,大力推進農業農村高速發展。因此,我對于農村人居環境之現狀較為熟悉。

以前,農家每戶都有糞池,糞便先入池漚制後,然後再施放到各自的田間地頭。現在,筆者所到之處農戶基本上都不設糞池,人畜糞便對房前屋後的溝渠直接排放。通常是,隔溝相望的兩條居民線後家的飯桌對着前家的糞便排放口。不僅污染水源還影響進食的胃口,着實不雅。

其二,生活垃圾随手扔放。當前,一次使用的生活用品較多,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令人奇怪的是農戶房子的前面反而看不到以前所設的垃圾坑,垃圾随意扔到溝渠和路邊。

盡管每個鎮、村都設有相對集中的垃圾箱,但是真正入箱的垃圾并不多,而且垃圾處理的方式大多是簡單焚燒,如此,既污染了生活環境,更浪費了有效資源。

其三,房前屋後雜草叢生。過去男女對象時互訪人家,都會到對方房前屋後走一圈,看看周圍的雜草是否鏟除幹淨。将此事作為評判這戶人家是否行事講究的基本标準。另外,大家都知道,污水草叢是蚊蠅主要的繁殖和藏匿場所。而蚊蠅又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日常清除房子周邊的雜草雜物是消滅蚊蠅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人體健康的重要保障方式。

二、解決問題是關鍵。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既然找到了問題之所在,看到了河中之魚,那麼結網捕魚勢在必行。如何結網、結什麼樣的網才能捕到更多更美味的魚就成為了關鍵中的關鍵。

是揚湯止沸以應付檢查,還是釜底抽薪一勞永逸呢?顯然,都會認為後者是最好的。但前者輕松簡單,後者勞神費力。

筆者目前所見到的基層工作,多數依然停留于做表面文章之階段。檢查來了,請幾個人和幾台挖掘機清理清理,以此應付檢查。之後,濤聲依舊。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所說的糞就是指每家每戶都有的農家肥料。農肥既是最好的綠色環保肥料,又是傳統的長效基肥,對于作物生長和土壤改良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筆者多年的觀察和了解,認為要解決以上問題,關鍵在于農肥必須歸田,這才是釜底抽薪的好招數。

農村不同于城市,目前城市産生的糞便和垃圾等大多是經過處理後再拉到農村去消化。而農村産生的糞便和垃圾在數量上遠大于城市,且無去處,隻能夠自身消化。

最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每戶或相鄰兩三戶間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化糞池。将人畜糞便、可分解的生活垃圾、周邊雜草等置于池内漚制後,再施放到自家的農田菜地。如能和沼氣能源的建設合二為一,那當然是最佳的選擇。

僅僅停留于清洗、清除和清掃的初級階段隻能是治表不治裡,達不到根除病根的目的。隻有将農村人居環境污染從源頭解決,方能長治久安。這樣一來,既解決了人居環境影響之困擾,又能夠吃到沒有或少施化肥的綠色健康食品,一石二鳥,一箭雙雕,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三、形成制度是保障。

《孟子·離婁上》中說:“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任何事情單憑自覺和勸導是行不通的,必須以道德範疇以外的制度和法律來規範。

要保持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能曠日持久,則需制定相應的鄉規民約或地方法規來規範和制約人們的行為。規約内容必須有五:

一是規定每戶必須将糞便、垃圾和雜草入池處理後,拉入農田菜地施用。

二是建立評比獎勵機制,将年評、季評和月評相結合,給予相應的先進者獎勵和違規者處罰。

三是成立一支巡查和違護隊伍,主要負責違護日常清潔以及查處違規的人員。

四是實行崗位責任制,鎮、村行政主官為第一責任人,其成績納入年終績效考核。

五是建立管護和獎勵基金,資金來源采用從專項治理資金中按比例提取和從社會募集相結合。

農村人居環境的整治和改善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是全世界最普遍關注的話題。政府、社會和個人都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共同攜起手來把我們的生存生活之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讓詩意和遠方不再是遙遙無期的夢想,而是時刻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文/劉懿波

作者簡介:劉懿波,男,湖南網絡作協會員、益陽市網絡作協副主席、湖南省紅網《論道湖南》品讀專欄優秀作者、《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益陽市作協會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