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秦诏版風格賞析

秦诏版風格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9 06:41:32

透過秦簡,漢簡“口賦,算賦”看半兩

原創:豫南刻畫孫華陽

秦獻公七年初行市,各國貿易結稅為錢“兩甾”,計不同國家錢币稱重結算兩甾重為一個錢。(通過變法,秦國庫充盈,開放貿易,設立稅收為一個錢标準稱重兩甾,計8.076克)各國結算以錢為單位,記重值兩甾重。

秦惠文王行錢半兩,半兩面文為秦本土鑄币,行半兩,說明此時秦國已經有很強的話語權,保護地方經濟,提高國民自信。此時各稅結算為半兩,折算依舊為十二铢,計8.076克為一個錢單位。

秦始皇統一六國至二世,複行錢,各舊國郡縣稅收依舊按秦錢收取,計8.076克,未考慮各舊國經濟發展不同,錢币折算不同,故而百姓賦重。

需要注意的是兩甾,半兩都是算錢的本位,即一錢單位重8.076克,而不是指一枚半兩重8.076克,因為戰國至秦統一六國時,各國錢币均不同,且有大小不一,需要折算為“錢”,計8.076克重為一個錢的單位。

漢承秦制,漢初百廢待興,高後行八铢,即八铢為一個錢的本位換算,因秦漢時期内耗過大,八铢折算賦依舊很重,計5.384克為錢位換算,且南有武帝威脅,各郡國各有異心,為安撫民心及修養生息,行五分為一個錢的結算重量。計3.229克為一個錢的換算位。

文帝時期為了人口發展,複耕等考慮,采用繼續修養生息的措施,并繼續減稅,行四铢,以四铢為一個錢的本位,計2.692克為一個錢的結算單位。

漢武帝時期,因需要多方民族互動原因,行五铢,增口賦三錢,計一個錢的單位換算為3.365克重。如文帝時期口稅為二十錢,記重折算二十個錢總重53.84克,漢武帝增至二十三個錢總重77.395克,僅口稅一項實際比文帝時期增加23.555克,折算文帝時期行四铢,就此一個子目給百姓增加35铢賦。其他暫不統計。

漢武帝之前口賦均為二十,武帝起為二十三,增三錢,誤傳為三铢。故三铢,四铢面文錢币當為西漢之後作。

武帝大統後,行五铢,為面文“五铢”,郡國五铢為行錢五铢,實為“半兩”面文。

秦工業水平相對漢初高很多,因此漢初年流通半兩,應多為秦大統皇帝半兩。各郡國鑄币,應該也多使用皇帝半兩錢範。至赤仄五铢半兩退出曆史舞台。

另記鄧通鑄币實際是漢打壓南越武帝經濟,南越為秦大統舊地,故而鄧通擾亂秦舊地經濟,所鑄錢必然是大統皇帝半兩。

秦诏版風格賞析(裡耶秦簡漢簡看半兩)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