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那些你不知道的老洋房裡的新故事

那些你不知道的老洋房裡的新故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1:33:12

這個僅有10名幹警、坐落在大漠沙海裡的基層“小院”,憑着紮根新疆、熱愛新疆、屯墾戍邊精神,用一年時間從“落後”跻身“先進”——

擎老兵精神鑄“沙海檢魂”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緊鄰塔克拉瑪幹沙漠,風沙肆虐,年降雨量不到40毫米,年浮塵天氣200多天。經過十幾年的改造和建設,如今的昆玉市不僅種植了萬頃良田,還打造了道路寬闊、樓房林立、綠樹成蔭的軍墾新城。第十四師和田墾區(昆玉市)檢察院就位于這座沙漠小城之中。今年初,這個僅有10名幹警的基層“小院”被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檢察院評為“先進基層檢察院”。彼時,距該院被最高檢确定為全國相對薄弱基層院僅一年時間。

一年間,這個大漠沙海裡的基層“小院”創造出一系列佳績:10項業務指标實現零的突破;辦理的一起案件被最高檢評為“土地執法查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專項活動優秀案件;5人次獲兵團級表彰,3人次獲師市級表彰,整體考核成績跻身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檢察系統基層院前列。

這裡最不應該缺少的就是精神

偏遠的地理位置、惡劣的自然環境、閉塞的交通狀況,曾讓和田墾區檢察院個别幹警存在“堅守即是奉獻”“苦勞就是功勞”“落後是常态、領先是意外”等消極思想。

“精神動力不足、奮鬥意志不強、司法理念落後是我院被确定為全國相對薄弱基層院的根本原因。然而,這裡最不應該缺少的就是精神!”和田墾區檢察院檢察長王俊召介紹說,這裡有解放軍徒步穿越“死亡之海”(指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軍和田的英雄壯舉,還有“一道命令執行一生”“紮根新疆、熱愛新疆、屯墾戍邊”的老兵精神。

“一定要把老兵精神傳承好,把檢察文化建設好!”牢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趙鐵實的殷殷囑托,和田墾區檢察院确定“用紅色基因鑄魂,靠老兵精神賦能”的脫薄争先思路,打造以老兵精神為内核的“沙海檢魂”文化品牌。

和田墾區檢察院組織幹警重走老兵路、瞻仰老兵紀念館、開展主題演講和書畫創作等,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全院幹警深刻領悟老兵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挖掘老兵精神在兵團檢察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把老兵精神轉化為檢察幹警胸懷祖國情系人民、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職業追求。該院不僅從中提煉出“懷天下、守公正”的院訓,而且将沙海老兵們“一道命令執行一生”的忠誠、堅韌,在荒漠中白手起家、戰風沙、開良田的吃苦耐勞和拼搏犧牲精神,與新時代檢察工作總體要求相結合,形成“奉獻、守正、自強”的昆玉檢察精神,讓紅色基因在幹警頭腦中聚變融合,激發幹警用奉獻诠釋生命意義,用守正見證職業追求,用自強書寫檢察人生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

那些你不知道的老洋房裡的新故事(大漠沙海裡基層)1

檢察幹警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碑前宣誓

那些你不知道的老洋房裡的新故事(大漠沙海裡基層)2

檢察幹警重走老兵路

從沒有勇氣報名參賽

到主動請纓出戰

王遠濤和杜曉靜都是和田墾區檢察院的業務新兵,他們一個是入職1年多的新幹警,一個是從綜合部門調整到業務崗位不久的辦案新手。不久前,兩人剛參加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檢察機關控申業務競賽,這也是該院首次派人參加業務競賽。盡管兩人都沒有取得名次,但是敢于報名參賽已經是開了先河,意義非凡。數月前,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檢察機關未檢業務競賽中,因該院無人敢報名參賽,使十四師檢察機關成為全兵團唯一缺席未檢業務競賽的單位。

“當時确實沒有勇氣參賽,如果時光倒流讓我再選擇一次,我一定報名參賽,至少是一次學習機會呀!”說到那次競賽,從事未檢業務的檢察官助理、維吾爾族幹警熱孜宛古麗很後悔,她希望自己像沙海老兵那樣不畏困難,在戰鬥中強大起來。如今的熱孜宛古麗不再膽怯,面對該院缺少懂維吾爾語檢察官的困難,她勇敢地擔起了這份職責。在員額檢察官帶領下,熱孜宛古麗辦理了所有涉維吾爾族犯罪案件和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從沒有勇氣報名參賽到主動請纓出戰,從膽怯退避到成為辦案主力,年輕幹警正在快速成長。

“濤哥”是和田墾區檢察院組建時招錄的首批大學生,也是該院幹警中屈指可數的全日制本科生之一。半年前,他還保持着該院唯一通過“法考”獲得A證的記錄,在十四師司法機關圈子裡,算得上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級”人物。然而,看着同批次被招錄人員中有的辭職當了律師,賺得盆滿缽滿,有的已成為副團長、副政委,而自己隻是個副科級,也時常冒出辭職的念頭,甚至有時尥蹶子、耍脾氣。

随着一次次參與老兵精神的學習研讨,一次次和大家總結檢察文化的靈魂,“濤哥”幹事創業的激情被激發出來,從那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辦刑檢案的“純粹法律人”,成長為既研究業務知識又學習政策理論的多面手。

“與沙海老兵相比,我這點付出算不上啥。提高政治站位絕不是空話,傳承弘揚老兵精神也不是喊口号,要落在檢察辦案上。”如今的“濤哥”已是和田墾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在提升素能方面,他不僅自己學習,還經常把所學所悟與大家分享,并帶出了好幾名像熱孜宛古麗一樣的後起之秀;辦案中,他依法能動履職,時刻牢記維穩戍邊的職責使命,注重法、理、情相融合,堅持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相統一。

手機裡的爸爸、女兒

和不回家的檢察長

幹警李江濤已經有5年沒見過兒子,更沒有抱過兒子了。這在交通發達的新時代讓人難以置信,也令常人難以理解。

“如果不是經常視頻通話,我不知道兒子是不是還能認識我。”李江濤笑着說,他在孩子9個月大的時候就把他送到湖南嶽父母家,随後李江濤就成了“手機裡的爸爸”。雖然每周都會和孩子視頻通話,可年幼的兒子似乎對這個“手機裡的爸爸”并不感興趣,沒說幾句就跑開了。

“等今年把他接過來再收拾他。”李江濤開着玩笑對記者說。然而,内心的無奈和失落卻難以掩飾,兒子對他與日俱增的陌生感、疏離感,讓這個陝西漢子流露出幾分苦澀。“今年一定把他接過來。”李江濤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對遠方的兒子說。

李江濤是“手機裡的爸爸”,和田墾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劉喜燕則是父母眼中“手機裡的女兒”。13年前,劉喜燕受國家“西部計劃”鼓舞來到南疆,後被招錄到檢察機關。讓她沒想到的是,母親在2017年因病癱瘓在床,飲食起居全靠年邁的父親照顧,這讓劉喜燕格外内疚。身為女兒,她除了每年給家裡彙點錢,抽時間與父母視頻說說話外,根本無法在老人身邊盡孝。5年來,她兩次被母親的病危通知書緊急召回,每次在病床前照看母親,她都盡心竭力,盡可能多地陪伴在母親的病床前,多看看母親慈愛的臉龐。可是,母親病情剛穩定,父母就會催着她返回工作崗位。

自2019年8月從内地選調到和田墾區檢察院擔任檢察長至今,王俊召沒有回過一次家。王俊召笑着說:“沒有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基層檢察院工作過的人可能想不通,一個基層‘小院’的工作會有那麼忙嗎?忙到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可是當你置身這裡,擔起該擔的擔子、扛起該扛的責任時,你就會發現,除非你對工作不管不顧,否則就真的很難抽出時間回家看看。”

那些你不知道的老洋房裡的新故事(大漠沙海裡基層)3

檢察幹警熱情接待信訪群衆

和田墾區檢察院現有10名幹警,每年都要抽出2名或3名幹警參加“訪惠聚”“邊境值班”等中心工作,在崗幹警都是身兼數職,人人都是“變形金剛”。十四師兩級檢察機關20多名幹警中,大多是來自内地省份或新疆外地市。其中,夫妻長期兩地分居的有3人,老人和孩子在工作單位百餘公裡外的還有10餘人。

“讓老兵甘願紮根新疆的,是他們心中對祖國的熱愛;讓老兵愛上新疆的,是他們對這片土地的付出和收獲;讓老兵終身屯墾戍邊的,是他們曾作為軍人的職責與使命。新時代檢察人要傳承的就是他們基于熱愛的奉獻、基于忠誠的堅守和基于職責的奮鬥。”不久前,和田墾區檢察院舉辦了“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老兵精神”主題演講比賽,參賽幹警不僅道出了他們對老兵精神的理解,更诠釋了新時代的檢察使命。(檢察日報 王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