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0:34:20

樂說古詩

一個和尚終日在外奔波,夜半時分才回到小寺廟。他關好寺門,在這寂靜的深夜,樹上傳來杜鵑的哀啼,顯得十分凄涼。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1

“一個孤僧獨自歸”。讀第一句,覺得很有詩味,有意境。

這位僧人是誰,他是法顯,是一行,是惠能,或許是一位無名的得道僧人吧,猜想他一人獨自歸來,内心應充滿着孤單寂寥,可在他臉上看不到失落,有的隻是一貫的淡然平和。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2

接下來是僧人的動作,“關門閉戶掩柴扉”,第一步是關上房門;第二步“閉戶”,我想是關閉窗戶;第三步“掩柴扉”是關上柴門的意思,難道是關上院門嗎,可是這樣先後的順序就亂了。

第三句說的是時間,“半夜三更子時分”,到此我終于看出問題了,這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同義詞進行重複的修辭,詩人到底要做什麼呢?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3

最後一句“杜鵑謝豹子規啼”,寫鳥兒在哀啼,好像是述說着僧人的孤寂心情。

謝豹和子規都是杜鵑的别名,到此,我終于明白了這是一首形式特别的詩。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4

詩歌大意

一個僧人歸來,他關上了寺門,半夜裡有杜鵑鳥在樹上叫。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5

明代馮夢龍在《古今譚概》提到詩人寫的這首羅嗦詩。

詩中每句都出現了三個意思相近的詞:

第一句:一個——孤——獨 數量

第二句:關門——閉戶——掩柴扉 動作

第三句:半夜——三更——子時 時間

第四句:杜鵑——謝豹——子規 鳥名

重複又重複,羅嗦又羅嗦,這是一種排列近義詞的文字遊戲。

既然太羅嗦了,我們不妨試着進行縮句。

将二十八字的内容縮短到十二個字:

僧自歸,掩柴扉。

子時分,子規啼。

還可以再縮短成八個字:

孤僧閉戶,夜啼子歸。

看,内容不變,但字數縮減了很多。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6

樂 說

詩歌是語言文字的精華,寫詩不能羅嗦,我們在寫作和說話時要注意語言的簡單精練。

當然,這首詩音韻和諧,文字流暢,富有意趣,詩人是在有意進行重複,羅嗦成詩,形成絕妙的表達效果,把和尚内心的孤獨和環境的靜谧刻畫得淋漓盡緻。

樂說古詩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個隐士住在山中(一個孤僧獨自歸)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